杨朔:朝鲜的天空

2024-04-02 23:00:5209:21 41
声音简介

有一天,我去一处设在山头大洞子里的高射炮指挥所。傍晚,我出指挥所下山时,张眼一望,可真吃了一惊。山下闪闪烁烁的,好几处露着灯火,也不防空,我心里想:这不是开玩笑吗?
一位指挥员笑笑说:“是有点大意。不过不要紧,敌人的飞机不敢来,来了准揍掉它。”
这使我想起许多事情。我想起一九五零年冬天志愿军刚过鸭绿江时敌机那个猖狂样子,它们贴着山头飞,像走平道一样,翅膀有时碰到电线杆子;从头顶一飞,忽地带起一阵暴风,地面积雪被拓起来,把人都埋上一层雪。可是现在呢?


现在你瞧瞧吧,夜晚只要强盗一露鬼脸,地面便喷起一溜一溜的红火球,像焰火,也像喷泉,密密罩住北朝鲜的天空,鸟儿也突不过这张火网去。要是在白天,你可以看见被高射炮火击中的敌机尾巴上冒着股黑烟,醉咕隆咚乱翻筋头,一路从半天空摔下来。驾驶员要是用降落伞跳下来,地面部队就该忙着捉俘虏了。
有一回,我们的高射炮兵捉到敌人一个空军军官。那个军官很懂得投降的仪式,先举手缴枪,老老实实戴上他的破帽子让你照像,然后考虑着字眼问道:“有几件事我不明白。你们部队也不挣钱,怎么士气这样高?中国人和朝鲜人怎么那样好?我也料不到你们会打得这样准。”
要不准,就能一下子揍掉你啦。我们高射炮手的技术能练的这样精,也确实叫人意想不到。都是农民出身的战士,乍一掌握现代化武器,是不容易。刚开始瞄准时,常常瞄不好,有时正跟敌人打到热闹头上,那炮也怪,不声不响便卡了壳,要不就压不进炮弹去。真把人急出一头冷汗!可是,世界上还有什么事能难倒中国人民么?大家便整天练,见到远处出现一只黑老鸹,也要转动方向盘,紧忙着抓目标。每次作战发生故障,饭也没心思吃了,都留在大雪地里,冻僵手,冻僵脚,也不换地方,非找出毛病不可。


我见到个炮手,叫阎书魁,说话时是哑嗓子,很不出奇,但是他的事迹可怪出奇的。有一次敌人袭击我们的炮阵地,阵地上打得被灰土罩严了,什么都看不清。阎书魁听见炸弹唰地落下,也不管,照样抓他的目标。炸弹掀起的暴风把阎书魁等几个炮手吹下炮来,整个叫土埋住了。卫生员赶着去救他,阎书魁却说:“我不要紧,你们先去救别人吧。阎书魁自己扒着土挣扎起来,光觉两手发软,头发懵,说话声音也小了,在迷迷糊糊当中,还问:“炮怎么样?坏了没有?”走几步便跌倒了。他的头,他的后背,都被弹片打进去了,不得不到医院去。
但是谁能在医院里躺得住呢?他想念那门炮,想念连里的同志。伤刚一好,他立刻跑回来,又上了炮。只是胳膊不灵,转起炮来很不方便。没法打仗。阎书魁想起指导员的话。指导员常说:“共产党员面前没有任何困难。”胳膊不灵就练呀。他坐在炮上,把方向盘转得呜呜转,练得胳臂发酸,忘了吃饭。连长怕他累坏了,不叫他练。他就偷着练。天天比别人早起床几十分钟,练上一气。晌午睡午觉,他要求值班,又练上两个钟头。练了半个多月,行了,炮打的又灵活,又准确。谁知有一回,指挥员忽然发现他是个聋子。聋子怎么能听作战口令呢?说来他也真乖,他和背后的炮手约好记号,口令要是喊打得偏左,背后就用膝盖顶他的左背,偏右就顶他的右背。口令执行得这样正确,炮打得又那么漂亮,谁能看出他是个聋子呢?
我见到阎书魁时,实在不能不佩服他那种顽强的战斗精神。坚忍,顽强,正是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伟大品格之一。我们的人民有思想,有信仰,再加上这种锐不可当的战斗精神,什么力量能阻止我们前进呢?
敌人偏偏不明白这点。有一阵,敌人又耍另外的花招,专在夜间用“B-二九”型飞机来炸。“B-二九”型飞机飞得特别高,方向,航速,时间,都计算好,只要一飞到地方,不用盘旋,立刻投弹,哇哇像狂风暴雨一样,一架投完又来一架,轰炸的时间一夜有时延长到四、五小时。高射炮打吧,敌机飞得太高,也打不准。敌人可得了意,在高空嗡嗡响着,好像是说:看你还有什么办法?

这天晚间,大轰炸又开始了。我忽然听见外边有人嚷:“快出来看哪!”我便穿上鞋跑到院子里。
只见地面射出几道交叉的探照灯光,照着了一架笨重得要命的“B-二九”型飞机。敌机慢慢飞着,我们的探照灯便慢慢“护送”着它。突然有一串小小的红火球从漆黑的高空穿出来,直穿进敌机的背上去。这是高射炮火吗?不是。高射炮怎么没有声?再说子弹也不该从上面出现。大家正怀疑,又一串红火球从底下斜着飞上去,直穿进敌机肚子去。敌机哗地碎了,碎得四分五裂,燃烧成几团大火。慢慢往下落,探照灯就照着这片奇景,让地面的同志看了个饱。
地面的同志都拍手叫起好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我们的夜航机出动了,和探照灯部队配合起来,露了这一手。志愿军战士乐得直叫:“给它一串糖葫芦吃!”这一晚间,就在我们头顶上,我们的夜航机也真大方,奉送了敌人一串又一串糖葫芦,接连打下三架“B-二九”型飞机。从此敌人不敢来了。志愿军像害相思病似的,常常叨念着说:“来呀!怎么不来了?”可是敌人不敢来了。
在北朝鲜,就是由许许多多像阎书魁那样顽强坚忍的高射炮手,由许许多多像这架夜航机那样勇敢灵巧的“小燕子”,和朝鲜人民军结成一条战线,警卫着朝鲜北部的和平的天空。那个空军军官把中朝人民的力量估计错了,自然要被打掉。杜鲁门没长眼睛,活该也被打掉。艾森豪威尔还不醒悟,你等着瞧吧,早晚也要被打掉的。

《人民日报》1953年2月5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98022无求

杨朔,前线写作的优秀作家!👍👍💐💐

叶梳晨 回复 @1398022无求

是的,跟随作者走入抗美援朝的场景,感受中朝人民的不屈和友谊

猜你喜欢
《杨朔文集》

公益专辑:了凡积善之家FM读播:《杨朔文集》公益主播:了凡积善之家王昊宸义工介绍:大家好!我是王昊宸,一名在校大三学生。从高中起,我就多次参加...

by:了凡积善之家FM

杨朔散文集

杨朔(1913年4月28日-1968年8月3日),山东省蓬莱县(今蓬莱区)人,原名杨毓瑨,字莹叔。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全国政协委员,与刘白羽、秦牧并称...

by:李小谨

杨朔散文集

杨朔散文集,收录了杨朔颇具代表性的几十余篇散文,包括《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等名篇。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

by:肖铭vinson

望南山 杨朔

《望南山》是著名作家杨朔的中篇小说,它在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生动描写了蔚县察南护地队在西大云町村一带的斗争经历。从侧面描写了西大云疃惨案的成因和经过。故事感人,语...

by:冰晶1a

杨朔散文集|散文

【内容简介】杨朔的散文,充满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为建国后人们的第流散文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祖国山水的眷恋、热爱之情。【作者介绍】作...

by:北方文艺_电子书

杨朔散文选读

杨朔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作品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浓厚的时代特色,有当时时代的特殊的表达方式,部分章节的人名、地名、纪年、语言表述,都与今天略有不同...

by:米酒纯

朝鲜-朝鲜西海水闸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如果您想要感受到震撼的场面,那么朝鲜的西海水闸就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朝鲜西海水闸是世界上著名的拦海...

by:恋景旅行APP

朝鲜-朝鲜美术博物馆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朝鲜美术博物馆。朝鲜美术博物馆,亦称“国立中央美术博物馆”,坐落在平壤市中心金日成广场的南...

by:恋景旅行APP

朝鲜-朝鲜建党纪念塔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现在出现在您眼前的是“朝鲜建党纪念塔”。朝鲜建党纪念塔在平壤大同江区纹绣大街上,是1995年1...

by:恋景旅行APP

朝鲜史

朝鲜历史的一些名词解释

by:his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