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祭祖奉上新式供品:“给祖宗尝点鲜”

2024-04-04 04:44:1911:49 5587
所属专辑:放牛班
声音简介

每年一到清明,网络上关于年轻人是否该回家祭祖的讨论热度便会攀升。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一部分年轻人还在纠结要不要回家的时候,另一部分年轻人已经开始以新颖的方式,带着祖先体验起年轻的人生。

无论是奶茶、炸鸡、巧克力,还是各种网红美食,统统奉上供桌,让祖先尝尝鲜。

01

网红美食,摆上供桌

今年过年祭祖,丸子将奶茶摆上了自家祖先的供桌。事后,她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就拍了照片发布到网络平台上,没想到一下子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

摆上供桌的奶茶

网友纷纷表示,在供桌上看到了奶茶的身影。不知不觉中,年轻人们给神仙或祖先的供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香烛、糕点,香烟、美酒以及各种美食也都入了他们的眼。

潘潘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为祖先准备的肯德基全家桶。她表示,选择这样的供品,理由很简单:因为按照习俗,撤下的供品家人可以享用。

回想起每年撤下后放到长毛都没人吃的糕点,潘潘今年决定一定要将味蕾“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她主动订购了自己最爱吃的炸鸡,并期待着供奉结束后,与祖先“共享”这份美食。

潘潘准备与祖先“共享”的炸鸡

评论区中,晓昱也晒出了自己给已故奶奶供奉的奶茶。相比之下,晓昱的想法透露着与家人的感情,“我妈说供品要准备的好一点。那我就想,这个奶茶是我平时最喜欢喝的,我也想让奶奶尝一尝,我觉得她肯定会喜欢。”

因为是想给奶奶的,考虑到奶奶生前有点高血糖,晓昱在选购奶茶时还专门选择了“不另外加糖”的选项。

在晓昱看来,人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像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所描绘的那样,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只要还有人记得、有人供奉,他们就不会消亡。

所以,上供成了晓昱和奶奶“交流”的一种方式。她总会在上供时和奶奶说说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变化。

在晓昱眼里,家里上供的流程像电影中演的一样,有些特殊色彩。“那个过程是很神圣的。”点上蜡烛后,一家人轮流跪拜,嘴里念叨着感谢祖先一年的庇佑,还要“承上启下”说些对来年的期许。

随后,就是把准备好的银子纸钱一把火点着,火越燃越旺。晓昱觉得,借着盈盈火光,仪式这边的人和离世的家人似乎能够“牵手”,聊一聊最温馨的家常话。

每次火光将灭,晓昱仿佛都能听到奶奶在耳边叮咛“要好好吃饭”。“奶奶让我好好吃饭,我也想让奶奶吃到点好东西”。

第一次做这种“创新实验”,晓昱不敢太大胆,只是买了一杯奶茶摆在供桌的一角上,好在父母没有阻拦,甚至很肯定晓昱的这种“孝心”。

不过,这也让晓昱觉得有点可惜,“如果早知道他们这么赞成,我就再买一份麻辣烫放在这里了。”

网友对新式贡品的讨论

然而,并非所有长辈都像晓昱父母一样新式。网友欣晴也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的新式供品,但配文却带着些低落的情绪。

欣晴家的情况和潘潘家一样,家里供桌上撤下来的供品也是可以吃掉的,所以欣晴选择了她钟爱的一家蛋糕店的小甜品上供。

但欣晴的父亲却因此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很不尊重祖先的行为,“你这不是糊弄人吗?祖先你都糊弄。”

欣晴对此有些委屈,一方面她认为既然是自己可以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另一方面她还有些抱怨,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不像别人家的那么开明,可以接受新式供品。

网友晒自家的新式供品

02

新式供品,早有存在

几年前,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霍去病的墓一度火爆网络,原因是有人在他的墓前放了一块巧克力。

网友千里迢迢来到西北,瞻仰完霍去病墓,听完他的英勇故事,没有称颂他的战功显赫,只是放下了一块巧克力,还说:“想来你也只是个二十岁的少年,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你也一定很喜欢这份甜蜜吧。”

这一举动当年被网友推举为“中国浪漫的代表”,同样能让人感受到中式浪漫的还有李白的墓碑。

每年,李白的墓前都不似别人花团锦簇,反而会摆满来自五湖四海的酒:有的是在市面上少见的家乡浓香,也有在酒吧见怪不怪的洋酒精酿。

李白墓前摆满了酒瓶

有祭拜的人怕李白孤单,还会特地带来两罐酒,一罐写上“给李白”,一罐写上“给杜甫”。

大家从五湖四海背酒到李白的墓前,似乎希望通过墓前的一杯酒与诗仙来一场穿越千古的碰杯。

袁隆平先生离世时,几位农民从一个蛇皮袋里拿出准备好的三束水稻,放在了湘雅医院的正门前,随后不舍地哭着离去。

事后,有媒体评论“那三束水稻还带着泥土的味道。这是他留给人民的馈赠,也是人民为他饯行的礼物。”

袁隆平去世时医院门口放的三束水稻

这些放在名人墓前的物品,或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供品,但它们却蕴含着现代人对历史人物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供奉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些英雄、才子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让他们的故事与情怀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传承与延续。

对于故去家人的供品选择,也许没有那么多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但每一份供品都承载着深深的思念与怀念。就像晓昱一样,因为“我尝到了好吃的,也想给奶奶尝一尝”而选择了奶茶的淳朴挂念。

晓昱知道,这些供品或许并不能真正传达她的思念之情,但它们却是她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她希望通过这些新式供品,让奶奶在另一个世界依旧能感受到孙女的爱与怀念。而她也会继续用这种新方式,与奶奶保持着跨越时空的联系。

03

有新供品,有新传承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节,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节日,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历经两千多年的沉淀与传承。

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内涵,更在民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老辈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传统佳节。扫墓祭祖作为其核心主题,更是中华民族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精神的集中体现。

对于传统的祭祖形式,年轻人有新的“演绎”。他们将各种新式供品,包括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美食都端上了供桌,以新颖的方式带着祖先们“尝鲜”。

对此,有网友批评年轻人漠视文化传承,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更多的网友则认为,这样的做法反而是在更好地传承文化,将清明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正如欣晴所言:“如果让我单独准备很多复杂的东西,我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就会不太想过这个节。但如果让我准备些日常的东西,摆一摆,节也过了,亲人也怀念了,岂不皆大欢喜?”

网友晒出的新式供品

近年来,“清明是否回家祭祖”这一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媒体的关注。诸多报道纷纷强调,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尊重至关重要,同时亦应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年轻人的创新尝试。

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的快速节奏,部分年轻人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回家祭祖,这引发了关于是否应坚守传统习俗,或是否可通过其他方式表达祭祖之情的讨论。

这些报道普遍认为,尽管形式有所变化,但祭祖的核心意义——对先人的怀念与尊重,绝不应被忽视。

另一方面,媒体也关注到了年轻人在祭祖方式上的创新实践。例如,一些年轻人选择通过线上平台祭祖,或采用更为环保、低碳的祭扫方式。这些创新尝试也得到了一些媒体的积极评价,认为它们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奶茶做供品引发网友热议

对于“旧节新过”的现象,大多数网友持开放态度,认为只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尊重,便可接纳年轻人的创新尝试。这既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能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也给出了答案,萧放教授在《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写道:“现代技术为传统节日活动提供了新的选择,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表达需要,这当然值得肯定。”

萧放教授认为,这一“创新”说明传统与现代并没有天然阻隔,二者可以互通互联,关键是要养护我们心中所具有的因这血缘而产生的亲密情感。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

END

撰文 | 实习生 徐汉娆

统筹 | 林艳 张彬

编辑 | 张彬

校对|方立

图片 | 网络截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祭祖文

亲爱的祖先末学至诚念文祭祀始祖黄帝末学至诚祭祀始祖炎帝末学至诚祭祀中华万姓祖先鞠躬,在深深的爱里!因为我知道纪念你们是不忘祖德,纪念你们是连根养根,因为根深才能...

by:秦东魁智慧之光

祭祖孝亲专题

祭祖孝亲是万福之源!

by:炫辰老师_承禅居士

中元祭祖 慎终追远

孝是中华文化根,敬是中华文化本,千万年来中华文化依此二字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海纳百川,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此乃自...

by:慈光文化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讲解

“洪洞大槐树”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是所有移民后裔共同的老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by:大槐树景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