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意识的认歌者蒲松龄

2024-04-05 07:17:4804:36 27
声音简介

民本意识的放歌者蒲松龄

每天三分钟了解一位古今名人的故事,今天我为大家介绍蒲松龄。

提起蒲松龄,大家都会想到《聊斋志异》,在中学期间我们也学过《狼》《促织》等,背文学常识时知道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年画世家,自小聪明,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他自己也热衷科举考试。19岁参加童子考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成为风靡一时的人物。随此之后,一直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岁贡生。但是却创作出了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我们后世人带来了几多欢乐。根据他的故事还拍了很多剧视作品,如《蒲松龄》《画皮》《倩女幽魂》等。

蒲松龄自己一生穷困潦倒,却“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心关注民间疾苦,积极为淄川一带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奔走疾呼。

蒲松龄常年生活在农村,亲眼目睹了社会底层民众艰辛不易的生活,对他们抱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之心,并付诸笔端。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描写田园风光,反映农村生活的诗人、作家是不乏其人的,但能象蒲松龄那样广泛、深刻、全面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喜怒哀乐的极为罕见。

在《聊斋志异》中有近三十篇作品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为主人公进行创作的。《张氏妇》热情歌颂了一位大智大勇的农村妇女;《于江》塑造了一位坚定老练,勇敢机智,为父复仇,为民除害的农村少年英雄;《孝子》赞颂了“事母至孝”的周顺亭;《野狗》《宅妖》《公孙九娘》《续黄梁》《伍秋月》等一个个态度鲜明、个性突出的形象跃然纸上。

清代山东地区几乎无年不灾、无灾不烈,蒲松龄写下了《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秋灾记略后篇》《救荒急策上布政司》等文,记录了灾情的发展过程和人民抗灾的努力,并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上书山东布政司赵宏燮,力陈救荒政策,显示了他的莫大勇气和系苍生、忧天下的民生情怀。

其中最令我这个吃货牢记的是一篇《煎饼赋》,在《煎饼赋》序言中,蒲松龄写到“煎饼之裨于民生非浅鲜也,因为之赋”“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澎,乃随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四百余字的短文中介绍了煎饼的基本制作方法。

“采绿叶于椒榆,渍浓液以杂治”“带藜烟而携来,色柔华而苍翠”“朵双颐,据墙次,咤咤枨枨,鲸吞任意”等语则写出了生存于底层的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中创制出了煎饼新的制作与食用方法,这是古代人民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顽强毅力的体现。《煎饼赋》一文所传达的核心思想,正是作者蒲松龄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蒲松龄的作品面向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纯真感人,这份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个自媒体人学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货币、权力与人: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构造、特点及其缺陷,并对与之伴随的美式全球化的兴衰,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此外,本书分别从政治和人...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潜意识确认语言

潜意识是沉睡在我们心灵角落的精灵,一旦被唤醒,就会放射出超过显意识数百万倍的能量和光芒,潜意识能够把无数鲜活的梦想照进现实,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教育培训领域...

by:小军老师666

《潜意识确认带》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然而大部分的人,都被埋藏在潜意识里,没有被开发和利用人的潜意识的力量,是意识到2万多倍,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你想彻底的学会运用潜意识,让...

by:慧美潜意识

《聊斋志异》作者 蒲松龄

鬼、狐、灵、异,人世间到底有沒有鬼狐仙怪?谁也说不清!蒲松龄的不朽著作巜聊斋志异》里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都说鬼狐恐怖,但人世间比鬼狐更恐怖的却是人心!正所谓...

by:秋实Rose

意识与潜意识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丛书《意识与潜意识》作者(英)雅各布斯(南非)爱德华斯边看边读,因为有学习上的需要,时间紧迫,许多地方不甚完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欢迎...

by:不只是多听少言

能量潜意识确认文

潜意识帮你找回本自具足的自己,让你无所不能,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by:喜玥儿

超觉意识流放松音乐

“超觉意识流放松音乐”不仅只单单被应用于心身症与精神官能症的防范和治疗上,也在欧美国家及日本更被广泛运用于提高免疫力、快速消除疲劳、增进读书、学习效率等,同时,...

by:宇宙的幸福订单

神探蒲松龄.红玉

内容简介:本书脱胎于《聊斋志异》中《红玉》一文。传说中的红玉并非“狐妖”,而是一代美人;狐妖与穷酸书生的爱情故事竟是连环复仇毒计中的一环。案中有案,一计紧接一计...

by:鸿达以太

神探蒲松龄.成仙

内容简介:文登县有一老少皆知的成仙传说。相传有一位大户人家,周姓。遭歹人诬陷下狱,历经磨难终被挚友救出。后挚友出家修仙,力邀周氏同去,劝说不成,竟施法术,与周氏...

by:鸿达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