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 青楼春晚 吕谓老

2024-04-05 20:56:4513:15 28
所属专辑:轻读唐诗宋词
声音简介
薄幸·青楼春晚》是南宋词人吕谓老的词作。这首词委婉细腻地抒写了别后相思之情。眼前的景色,勾起往事的回忆。上片写当时相会的情景。春心偷掷,花前相见,赏酒题诗,深院共醉。往事历历,萦绕心头。下片写别后的相思相忆。当时廊下携手,花明月满。如今小窗闷坐,无言泪满。“心与杨花共远”,写出了无限相思与眷恋。余味绵绵,耐人寻思。全词着意描绘暮春景色,实抒离别相思之情。从眼前写到过去,又从以往回到眼前。含蓄蕴藉,婉丽多姿。
薄幸1
青楼2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3听得、鸦啼莺哢4,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5、偷掷春心6,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7题诗,宝钗贳酒8,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9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10。尽无言、闲品秦筝11,泪满参差雁12。腰支13渐小,心与杨花共远。[1] [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薄幸: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仄韵。[3]
青楼:泛指女子所居之楼。此指闺房。
乍:突然。
哢:鸟叫。左思《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年时:那年。
偷掷春心:指暗暗爱恋一个人,以心相许。
角枕:用兽角做装饰的枕头。《诗·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宝钗贳(shì)酒:用钗钿换酒喝。贳酒,赊酒,《史记·高祖本纪》:“常从王媪武负(妇)贳酒。”此处指换酒。
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却谁拘管:有什么办法管束住摇荡的情思。谁,怎样,什么。
秦筝:古筝。
参差雁:指筝上的弦柱斜列如飞雁。
腰支:腰身;身段;体态。[4][2]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我居在高楼的深闺中,春光已经迟晚。长日里百无聊赖,连梳头匀面也很慵懒。忽然听到外面鸦啼莺啭,立刻引起我新愁无限。记得那一年,我和他花前隔雾遥遥相见,一见倾心而把情意暗传。他更是情意绵绵,在我的角枕上题写诗篇,我拔下金钗去换回美酒,我们对斟对饮,寻乐追欢,陶醉在这长满青苔的深院。
怎么能忘记那时,我们两情缱绻,双双携手在回廊里流连。那时百花争艳,月亮明又圆。如今只见暮雨连绵,蜜蜂感到忧愁,蝴蝶感到恨怨。芭蕉对着我的小窗,蕉心正在悠闲地伸展。却又有谁来拘管?我久久地沉默无言,无聊地摆弄着筝弦,弦柱斜行排列如同飞行的大雁都被我的泪水湿遍。我的腰肢一天天瘦削细小,我的心随同那些柳絮,飘飘悠悠飞向很远很远。[4] [5]
作品题解
一对恋人,热恋时如胶如漆,时过境迁,男的走了,抛下女的不管,被遗弃者怨愁不已。此词写的就是弃女的怨恨,选用《薄幸》词牌,亦有兼做词题之意。[4]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恋情词,叙述一个“偷掷春心”的少女对远在他乡的恋人的怀念与忧思。这位少女的身分,词中虽有“青楼”字样,但据曹植《美女篇》“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她应是府第中的闺阁,由词意可见,她不是妓女,而是良家女儿。她对恋人的感情是纯洁无瑕的。写恋爱男女双方分开而引起忧愁的情感,是唐宋词中常见的主题。但吕渭老的这首词,却鲜明地表现出疏秀明丽、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
这首词的中心写的是愁。作者在起调处就开始刻画这位少女的“愁”的形象。以“春晚”点出时节,暗寓伤感。在古典诗词中,晚春常常出现百花零落的“残红”景象,象征着“愁”。“昼寂寂、梳匀又懒”,承“春晚”而来。寂寞与“懒”,都是晚春季节给人的感受,这里同时又是这位少女孤单无伴、百无聊赖的心理表露。她虽然梳头、匀面,但却只能独坐“青楼”,独消永昼。“乍听得”两句,转写动景,亦承“春晚”而来。鸦啼莺弄,本当赏心悦耳,可在她,却引起了相反的效果:“惹起新愁无限”!用反跌之笔,更为深刻地写出了这位少女心灵深处的“愁”。至此,始露“愁”字,又借莺声引出,是作者用笔婉转生姿处。这是全词的第一个层次,写少女的忧愁的情态,一片愁云,笼罩全词。“记年时”以至上片结句,是全词的第二个层次,以回忆的笔调,从刻画形象、剪裁画面入手,写这位由初恋至热恋的全过程。
插入叙事。“记年时”的“记”,是个“领字”,领起下文五句,在语法结构上,这五句都是“记”的宾语,是少女所“记”的内容。这五句,层次分明,连珠而下,气脉一贯,从中似乎可以觉察到这位少女在恋爱过程中紧张而愉快的心情。这五句所叙述的内容层次是:先写初恋的时间:“年时”,即那年。“偷掷”两句,则是写与恋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态。作者在“相见”前连用“花间”、“隔雾”、“遥”三个修饰语,把这次相见写得温馨浪漫、极富情致。且写出见面时相距较远,而且在花丛中由花枝掩面。尤其是还隔着那轻纱般的雾。这就活画出这位少女在恋情(“春心”)萌动、勇跃欲试时的羞涩与紧张,与“偷掷”的“偷”字配的搭极当。自然,作者把这次相见置于如此美妙的环境之中,不无象征爱情美好。然后写恋情的发展:“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这里的“便”,也是“领字”,有“于是,就……”的意思。在“记”字领辖范围中,再用一领字,意在加强下三句的句间联系,层层递进,不容稍懈,表现了双方恋情的迅速发展。同时,用“便”字把“记”字所领起的五句,在节奏上分开,使下三句成为上二句的自然发展,上二下三之间,“便”字成了联系的纽带。领字之中有领字,使结构疏密有致,节奏鲜明,足见作者驾驭语言功力。
下片换头处以“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紧接上片,并为上片的美好的回忆作总结。紧接着,用“如今但……”作有力地转折,开拓这首词的第三个层次,展现出凄凉的画面。这一层,与上片所写对爱情的美好回忆,正好互为反衬,从而表现这位少女心灵深处的凄凉,同时也揭示了这位少女“愁”的根源所在。这正是作者的曲折用笔,巧妙安排。“但”是个“领字”,领起“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三句。这三句,一句一个画面,景中寓情。
“暮雨”纷纷萧萧,如丝如麻,景象暗淡凄清而纷乱,从而进一步表现了少女心情的纷烦与凄苦:“蜂愁蝶恨”一景,承“暮雨”而来,明写蜂蝶,暗写少女,“小窗”云云,则是明写少女了。三句内容的排列,由物而入,由晦而显,然后再以“却谁拘管”直抒幽怨,同时也暗示出她那美好的爱恋,已如流水落花,不堪回首,为最后一层意思预作安排。最后一个层次,是词的歇拍:“尽无言、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这是全词抒情达意的脉穴,写尽少女愁极而悲、悲极转忧恨的复杂情态。筝,《隋书·乐志》说始于秦,故称秦筝;筝声哀,故称哀筝。
李峤咏筝诗有“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岑参《秦筝歌》有“汝不闻秦筝声最苦”、“闻之酒醒泪如雨”等句。筝十三弦,承弦的柱参差列阵如雁行,故刘禹锡称其“玫瑰宝柱秋雁行”(《伤秦姝行》)。这位少女“闲品秦筝”以写其哀,声情相应,不禁悲从中出,以致“泪满参差雁”。意深而语新,一句写尽少女相思之苦。“腰支渐小”,说人消瘦,是长期愁苦悲痛的明证。“心与杨花共远”,借杨花飘逝以写少女愁绪的悠远、渺茫,心犹杨花,杨花似心,寸心千里,情深而句秀,深得词家结句之法。且杨花变晚春之物,用以结句,遂使全词首尾照应,回环往复,浑然一体,亦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这首词叙事抒情,层次分明,从刻画形象入手,由画面组织成文,构思巧妙,情致婉转。前人称吕渭老的词婉媚深窈,与美成、耆卿相伯仲。从这首《薄幸》词看来,并非过誉。[4] [1]
名家点评
南宋张炎《词源》评词最后一句有“有馀不尽之意”。
南宋赵师秀《圣求词序》:“圣求词婉媚深窈,视美成、耆卿伯仲。”[4] [2]
作者简介
吕谓老,一作吕滨老,生平未详。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宋嘉定五年,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有《圣求词》一卷,存词133首。集中词题干支者,一为壬寅,当是宣和四年:一为甲子,当是绍兴十四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你与时光皆薄幸

【内容简介】婆婆把小三请进门待产,丈夫骗我说那是远房表妹。好一个远房表妹,登堂入室夜夜给我老公种草莓。“我最后一次问你,里面那个男婴是不是你儿子?”“妃妃,我爱...

by:逐浪小说网

笔邻春晚

笔邻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笔芯们秉承“真诚、坚韧、利他”的价值观,努力发光发热,用笔连接世界,用文字治愈心灵、打动你我。2023年底兔兔为首组织了笔邻第一届春晚节...

by:笔邻慢读

越剧·春晚

绍演越剧春晚一年一荟萃一年一更新

by:朝花共夕拾

2018科幻春晚

21天,每晚睡前一个科幻故事,陪你度过春节。本节目由多位科幻作家写出的科幻故事组成,其中有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地铁》作者韩...

by:未来事务管理局

记忆中的春晚

每当这些声音在你的耳边响起,是不是会勾起你对春晚的些许记忆?动听的旋律熟悉的声音不同的记忆记忆中的春晚,我们一起来听。

by:真知不道呀

历年越剧春晚

集各大剧团的梅花奖和优秀演员的一台晚会

by:鱼子酱Allen

青楼梦

《青楼梦》又名《绮红小史》,是清朝俞达所著的一部狭邪小说,共64回。成书于光绪四年(1878年),作者对《红楼梦》推崇备至,书名是借着当时较有名声的《红楼梦》命...

by:虹雨书库

冯巩春晚小品

冯巩历年春晚经典小品

by:阿鑫调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