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圣迹-孔子周游列国

2024-04-07 09:22:1809:25 24
所属专辑:孔子圣迹图
声音简介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五十岁前后从政,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主管建筑与道路等事务)、司寇(管理司法兼外交事务)、司寇摄相事(代理鲁相),期间政绩卓著。后辞官周游列国14年,历经艰险,足迹遍布卫、曹、宋、陈、蔡、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求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但处处碰壁,他的政治主张始终没有被各国执政者采纳。晚年返回鲁国后潜心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赞周易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离鲁首先到了卫国,住在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按照他在鲁国的待遇,给予“奉粟六万”。后卫灵公听信谗言,派人监视孔子。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去陈国。

在经过匡地(今河南长垣县境)时,孔子被误认为是曾侵犯匡地的阳货,遭到匡人的围困。经过蒲地(亦在长垣县境)时,又正值卫国的公叔氏在蒲叛乱。公叔氏扣留孔子,要求他不要回到卫国帮助卫灵公。孔子答应蒲人要求,并举行了盟誓。但离开蒲地后,又返回了卫国。子贡问:“盟可负邪?”孔子回答说:“要盟(强迫订的盟约)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回到卫国后,在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孔子受召,引起子路的不满。孔子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其后,卫灵公与南子同车出游,让宦官雍渠参乘,让孔子乘车随后,招摇过市。孔子深感受辱,谴责卫君好德不如好色。

这一年,晋国佛肸在中牟反叛赵国执政者赵简子,佛肸使人召请孔子,孔子欲往,子路认为不该去。孔子感慨地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表现了不能施展抱负的苦恼。但终未应请。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卫灵公衰老,怠于政事,始终不能重用孔子。孔子叹惜:“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因在卫无所作为,孔子便去赵国见赵简子,行至黄河边,听说晋国的贤人窦鸣犊、舜华被杀,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又回到了卫国。

不久,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到了宋国。正当孔子与弟子们在树下习礼时,宋国司马桓魋欲加害孔子。孔子只好离开宋国去郑国。途中与弟子失散,子贡向郑人询问孔子去向,郑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则如实承认:“然哉!然哉!”师生一行路经郑国,最后到达陈国。

孔子在陈期间,鲁国主政者季桓子卒,其子季康子执政,欲请孔子回鲁,但受到公之鱼等的劝阻,改先召冉求回鲁。孔子六十三岁(鲁哀公六年,前489),吴国伐陈,楚救陈,陈政局混乱。孔子离开陈国,前往负函(蔡国),在陈蔡之间,经历了绝粮的危难。随行的弟子饥馁不堪,而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有弟子不满,孔子教导他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并且勉励他们,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能因为受到挫折而动摇(《史记·孔子世家》)。在周游途中,师生一行先后遇到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隐者,他们讽劝孔子放弃自己的追求,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而孔子则表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明知道之不行,仍坚持自己从政治国的主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到了负函以后,负函已属楚国。楚国的叶公(沈诸梁)曾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在来远附迩”(《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听说楚昭王生病时仍坚持祭祀不违背礼制,便称赞楚昭王“知大道矣”。这时,因孔子许多弟子在卫国从政,卫君也愿意孔子返卫,于是孔子离开楚地,再次回到卫国。孔子回到卫国后,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已六十八岁。季康子听从冉求的建议,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结束了周游列国的活动。

孔子在外共14年,前后到过卫、宋、曹、郑、陈、蔡、楚7个诸侯国,其中在卫近10年,在陈4年多,收获较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子路任卫国“蒲大夫”,高柴任卫国“士师”,子夏任卫灵公“行人”,孔子藉此部分地达到了“求仕行道”的目的。他南下陈楚,了解淮夷官风民俗,改变了“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的看法,产生了“南人”可亲的观念:南人也,“通人情,知礼节”(《韩诗外传》卷一),进而充实了他的“仁”的思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孔子圣迹图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在人性论上,孔子还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

by:威海民俗文化邨

孔子圣迹传

本专辑详细叙述了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生。他创立儒家学说...

by:洛川413

孔子为何成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孔子

当今世界,乱象丛生,圣人之魂,丧失殆尽。孔子之志,启迪智慧,兴我中华。

by:飞鸿惊雷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

by:冰瑶_2s

孔子

本书讲述古代伟人—孔子的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

by:肥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