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叛国前后:蒋3次苦劝,汪为何还投日?真相:日本套路太深

2024-04-07 13:50:2920:09 361
声音简介

汪精卫叛国前后:蒋3次苦劝,汪为何还投日?真相:日本套路太深

作者:棠棣之华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常棣tandy

日本方面确知汪精卫已经出逃到达河内后,立即于1938年12月22日发表了日本政府的第三次对华声明,即第三次近卫声明。

1、近卫为汪精卫量身打造的“声明”

声明说日本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与中国“同感忧虑”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日本与“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是:日、满、华三国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

为此,中国必须放弃抗日,同“满洲国”建立完全正常的外交关系。

其次,根据日、德、意“防共”协定精神,签订日华“防共”协定,要求中国承认在“防共”协定继续有效期间,在特定地点驻扎日本军队进行“防共”,并以内蒙地方为特殊“防共”地区。

中国承认日本人在中国内地有居住、营业的自由,促进日华两国国民的经济利益。特别在华北和内蒙地区的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积极地向日本提供便利。日本无意在中国实行经济垄断。不仅尊重中国主权,而且对治外法权的废除和租界的归还,进一步予以考虑。

近卫内阁的第三次声明,基本是日汪重光堂谈判协议的内容,即日本与汪精卫叛国集团事先秘密约定的。不过,关于日本撤兵的条文被删掉。

1938年11月20日重光堂《协议纪要》签字的第二天,影佐和今井回日本,向五相(总理大臣、外务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大藏大臣)会议报告重光堂会谈结果,决定以该《协议纪要》的内容作为近卫内阁第三次声明,予以发表。

之后,今井回上海等候汪精卫的答复。梅思平回重庆向汪精卫汇报之后,于12月1日回到香港,将汪精卫的答复通知今井:

汪精卫承认上海崇光堂会谈的《协议纪要》,近卫声明中应明白有示不进行经济垄断和不干涉“新生”中国的内政,预定12月8日从重庆出发,经成都,12月10日到昆明,希望12月12日左右发表近卫声明,汪在昆明、河内或香港中任何一地宣布下野。

日本也通知汪精卫方面,表示对重光堂协议无异议。

近卫首相原准备于11日在大阪大礼堂发表演说,向全国广播第三次声明,9日到了京都。由于汪精卫预定出逃之日,蒋介石由外地返回重庆,汪以为行动计划暴露,暂不行动,拖了几天。近卫取消大阪之行,以患病为由,把演说和广播延期到14日;因仍不见汪精卫的行动,近卫停止了全部工作,回到东京。

由于这些变故,直到1938年12月22日才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

2、汪精卫“艳电”发表前后

蒋介石痛斥近卫声明,对其诱降之词做了坚决的、毫不含糊的批驳。

他在12月26日发表的演说中揭露:

日本帝国主义的所谓“新生中国”,就是要消灭独立的中国,另产生一个奴隶的中国,世世受其支配;以“防共”名义,控制中国的军事;以拥护东亚文明的名义,消灭中国的民族文化;以撤除经济壁垒的名义,排斥欧美的势力,独霸太平洋。

再以“日、支、满”经济单元,或“经济集团”的工具,扼制中国经济命脉。“建设东亚新秩序”七个字,包藏着祸心。

汪精卫则于12月29日发表响应近卫声明的声明,这天电报代号是“艳”字,故称之为“艳电”。

这个“艳电”不是宣布汪精卫与日本“合作”的声明,而是以公开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向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向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提出建议的形式发表的。

在此以后一段时间,汪精卫对外讲话都说自己不是与蒋介石决裂,而是为了争得一个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和机会,而离开重庆。

但“艳电”完全站在卖国立场上解释近卫第三次声明中的所谓“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为日本侵略者涂脂抹粉,胡说什么日本对中国无领土要求,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公开要求重庆政府以近卫第三次对华声明为根据,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不可失此“良机”。

并叫嚣共产党应彻底抛弃组织及宣传,取消边区政府及军队,否则“吾人必自动的积极的加以裁制”。

汪精卫还把近卫声明中没有的内容——日本从中国撤兵,一厢情愿地鼓吹一番:

“其尤要者,日本军队全部由中国撤去必须普遍而迅速,所谓在防共协定期内、在特定地点允许驻兵,至多以内蒙附近之地点为限。”

汪精卫叛国集团错误地估计形势。

原以为,此电一发会得到热烈呼应,蒋介石不打自倒,汪精卫就可以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造成一个和日本“合作”的政权。事实恰恰相反。

3、日汪如何错估形势?

如果说,汪精卫出逃,人们不了解其内幕,还可能相信他因病转地治疗的话,看到“艳电”,就完全识破其汉奸卖国贼真面目了。

于是一个声势浩大的愤怒声讨叛逆汪精卫卖国集团的浪潮席卷全国。

陈嘉庚通电怒斥汪精卫是“先总理之叛徒”、“中华民族之国贼”,要求国民政府“宣布其罪,通组归案,以正国法,而定人心”。

国民党中央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销其一切职务。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对汪精卫的声讨之激烈,自不需多加介绍,《新华日报》把汪精卫同中国最声名狼藉的卖国贼划等号。

值得注意的是被汪精卫视为知己,寄以希望的人们,不仅不跟着汪精卫“跳火坑”,而且和中国抗日的人们站在一条阵线上。

人所共知的改组派顾孟余,追随汪精卫多年,是汪很信任并经常依靠的骨干。

“艳电”由周佛海、陈公博带到香港发表时,顾孟余见电文大吃一惊,说:

“万万不能发表,这是既害国家又毁自己的蠢事,我马上去电力争,未得他(汪精卫)复电之前,千万不要发表,如怕迟误,一切由我负责。”

顾孟余无力回天,国民党中宣部特派员、《南华日报》社社长林柏生,顽固地坚持照汪精卫命令办事,“艳电”如期在《南华日报》上发表。

顾孟余从此与汪精卫分手。龙云亦如此。

龙云帮助汪精卫出逃后,与汪精卫、蒋介石都有联系,蒋介石派李宗仁、唐生智等先后赴滇,晤谈忠奸不两立。

汪精卫欲以西南为基地,另起炉灶,与重庆对立,实现与日本密谋之计划,指望云南、四川、广东等拥有军队的实力派能跟他走,曾派人拉张发奎、薛岳、邓龙光等国民党将领,但未得到响应。

1939年3月30日,汪精卫亲笔致函龙云,告以他与日本谋和情况,说他希望日本与蒋介石议和,他愿以在野资格从旁协助。“艳电”主张,如中国政府同意,则日本可以接受。

但其中撤兵问题,日本主要是考虑:日本撤兵后,中国军队、尤其共产党的军队,将以收复失地为名,卷土重来,故须视中国政府“诚意”,日本方可还渐撤兵。

还有,日本只同有诚意的国民政府谋和,不再信任蒋介石。言外之意,只有他汪精卫才可得到日本的信任,为日本所接受,暗示龙云反蒋附汪。

他要求龙云公开表示同意“艳电”主张,然后,他到昆明,声明以在野资格,贡其所见,以供政府及国人参考。

这样,便于取信国人,各方趋附有其目标,国际视听亦有所集,和日本交涉容易有效。

毕竟邪不压正,在龙云的天平上,国家、民族自有份量。

5月2日,他给汪精卫复信说:

汪的信是欲使他破坏统一,断送国家民族之前途,使无数将士与民众陷于万劫不复地步。这哪是和平救国之本,简直是自取灭亡,以挽救敌人的命运!龙云劝汪精卫与敌人断绝往来,命驾远游,暂资休息,斩除一切葛藤,免为敌人摆弄。

这封信无疑宣告龙云与汪精卫在政治上一刀两断。

日汪预料能追随汪精卫投降日本的中国军政要人,都不支持汪精卫,使他在西南不能插足,只得放弃了在中国境内日本未占领地区建立伪政权的计划,改去上海。

4、蒋介石的态度

汪精卫紧锣密鼓地谋划出逃的时候,蒋介石正在湖南,他于1938年11月25日,也就是梅思平带密约回重庆的前一天,去湖南主持南岳军事会议。正好给汪精卫一个活动的空隙。汪精卫打算利用这个时机出逃,预定的时间是12月8日。

不巧,12月7日,即周佛海离开重庆的第三天,有消息说蒋介石回重庆,实际这天回重庆的是陈布雷,蒋介石8日才回重庆,正好是汪精卫预计动身的那天。

作贼心虚,在昆明的周佛海,在重庆的汪精卫,都以为事情暴露,惊恐不安。周佛海叹息“万事休矣”,“午睡不能成寐,苦心焦思为平生所未有。”

汪精卫取消8日飞成都计划,通知周佛海,一切慎重行事,并将不能如期成行事转告日方。

因为汪精卫行期改变,日本近卫声明也随之延期发表。

12月9日,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研究今后抗日问题,汪精卫仍持“和平救国”论调,极力主和,谓:

“现在中国之困难在如何支持战局,日本之困难是如何结束战局,两者皆有困难,两者皆自知之及互知之,故和平非无可望。”

他的主和建议又没有被采纳。

蒋介石因为身体不适,在重庆休息几日,即将在西安武功召开的军事会议还等着他,他决定12月18日飞西安。

汪精卫获悉,订购了同日飞昆明的机票,然后就同他的第三次合作者不辞而别了。

19日,汪精卫在昆明临动身去河内时:

给蒋介石打了一个电报,说是在赴昆明途中,因“飞行过高,身体不适,且脉搏时有间歇现象,决多留一日,再行返渝”。

20日,即汪精卫到河内的第二天,电告对日主和的行政院副院长张群,说“拟对和平及防共问题以去就争。”

蒋介石于12月21日从张群那里得知,汪精卫离昆明去河内,急忙向龙云询问详情。

龙云回电说:

汪精卫到滇之日,身体不适,临行时说与日本有约会,须到香港商洽中日和平事,若能成功,则国家之福;万一不成,暂不返渝,亦不离开蒋介石。

龙云没说出全部实情。

当时外国广播说,汪精卫外出是代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与日本谈判和平问题。由于汪精卫在国民党的身份,此种舆论很容易被接受,且造成严重影响。

12月24日,蒋介石飞回重庆的当天晚上,就让顾问端纳转告美、英驻华大使,声明:

“汪兆铭无权和任何人谈判和平。中国不但没有意思和日本谈和,而且现在正准备作大规模的抵抗。”

在一次演说中,蒋介石又对汪精卫河内之行做了说明。

他说:

汪精卫去昆明途中,忽然心脏病复发,脉搏不良,遂赴河内治疗。其离渝转赴河内,“实为转地疗养,纯系个人行动,毫无政治意味。此行不仅与军事委员会无关,即与中央与国民政府亦皆毫无关涉”。

故外间一切猜测与谣言,都不可信。

蒋介石还说:

汪精卫“爱党爱国”,与他个人之间有着久共患难的“深切关系”,如果对国策有意见,无不可明言,必在中央公开讨论或私下商量。以如此关系国家存亡大事,决不致中央同仁与中正个人事前未毫知闻。

5、蒋介石的劝阻

与此同时,蒋介石多方对汪精卫做工作,争取其回心转意,或不要走得太远。

12月27日,他给在河内的汪精卫发电,劝其从速回重庆。蒋介石还电告驻英大使郭泰祺,要他恳劝汪精卫。

郭于27日电劝汪精卫“勿公开主和,表示与中央异致,免予敌人以可乘之机。并早日来欧,暂事休养。”

他将“辞职随侍”。蒋介石还让外交部长王宠惠及陈布雷去劝汪精卫,使之悬崖勒马。

宋子文得悉汪精卫将发表响应近卫声明电,按蒋介石的意思让香港各方劝阻,并电请汪将此举取消。

总之,蒋介石在努力争取汪精卫,力图阻止汪精卫与日本勾结,给汪精卫留有退路,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没有办法阻挡。

1938年12月28日,汪精卫发出《致中央常务委员会国防最高会议书》,要求接受日本政府的“和平”条件,剿共降日。

并告“有上中央一电”拍发。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了“艳电”,响应近卫声明,问题明朗化,事已无可挽回。

12月31日,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开会,讨论汪精卫叛逃一事,与会者愤怒至极,纷纷痛斥汪精卫叛国罪行。

1939年元旦,国民党中常会决议永远开除汪精卫的党籍,撤销其一切职务。全国一致声讨汪精卫叛国集团的罪行。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奉命去香港除奸。他亲自前往,决定拿陈璧君、林柏生开刀,给汪精卫汉奸集团以警告。由于港英当局对华人带枪限制很严,军统有人无枪,决定用斧头砍杀。

1939年1月17日,林柏生漫步于皇后大道,突然被人用斧头在头上砍了两下,受伤倒地。但因林头戴软质薄绒帽,伤口不深,未危及生命。林以此更受汪精卫器重。

与此同时,蒋介石仍拟阻止汪精卫进一步走向深渊。他考虑若劝汪回重庆,汪不会接受,而且“必以恶意推测”;如让他回国在某地居住,日本会借此造谣或引诱,致国际怀疑,全国军民惶惑。

6、最后的努力——出国赴欧

龙云从陈璧君的弟弟陈昌祖(在昆明任飞机制造厂副经理)处获悉,国民党中央开除汪精卫党籍后,汪精卫、陈璧君情绪不好,正密商去欧洲。

他把这个消息电告蒋介石,蒋以为汪精卫“当以赴欧为唯一上策。”

1939年1月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曾讨论汪精卫叛逃一事的善后处理问题。

会议决定派谷正鼎去河内劝汪精卫赴欧洲,不要同日本进一步勾结。

谷正鼎是谷正纲的弟弟,他俩原都是改组派成员,1932年蒋汪合作后,同进南京,均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2月15日,谷到河内会见了汪氏夫妇,说明来意,并带去汪、陈及曾仲鸣三人的出国护照及旅费。

谷转达蒋介石的意思说:

汪如对国事发表主张,写文章,发电报,任何时候都欢迎;如果有病需要赴法国等地疗养,可先送旅费50万元,以后随时筹寄,但不要去上海、南京,不要另搞组织,免得为敌人利用,造成严重后果。

汪精卫不听劝告,反而骂蒋介石,他对谷说:

“以前我因蒋介石的凶残暴虐自私,我反对他,他用尽各种方式来危害我,中伤我,下流到要绑我及璧君的票。我被他苦迫出国,去来何尝要过他什么护照?!”

汪精卫还要谷转告蒋介石:

“他如把党国搞得好,我便终身不回国亦得,如搞得不好,我去了,还是要回来。”

7、不得不进行的诛杀

谷正鼎规劝无效,蒋介石决定动用军统特务刺杀汪精卫。

戴笠事先已派人在河内监视汪精卫,侦察他的住处。

汪精卫住在河内高朗街27号一幢西式三层花园洋楼。其三楼临街的一间卧室比较整齐,汪精卫常在此室与人交谈,军统特务陈恭澍经过侦察,已经瞄准了这间房。

3月19日,戴笠电令陈恭澍“酌即

对汪逆精卫予以严厉制裁。”

21日凌晨,陈恭澍组织几名特务执行计划,特务们越墙攀上三楼走廊,在黑暗中对着预定目标卧室里一个穿白睡衣的人射弹数十发,以为汪精卫必死无疑,哪知被杀的是曾仲鸣。

三楼四个房间,汪精卫夫妇、汪的女儿文惺与女婿何文杰、朱执信的女儿各住一个房间,把最好的一间让给了曾仲鸣夫妇。结果,曾仲鸣当了替死鬼,其妻方君璧受了伤。

曾仲鸣早年留学法国,1925年回国,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同年7月1日成立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曾仲鸣任秘书,从此一直相随左右。

抗战开始后任中政会副秘书长,国防最高会议成立,任秘书主任。1938年12月18日与汪精卫一起叛逃。其死亦属罪有应得。

曾仲鸣死后,汪精卫于1939年3月27日发表《举一个例》,披露了1937年12月6日国防最高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记录。

这次会议听取外交部次长徐谟报告:

陶德曼在南京会见蒋介石,蒋接见陶德曼之前,曾与顾祝同、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等将领讨论日本提出的和谈条件,同意以日本的条件为和谈基础。

汪精卫用这个实例说明,与日本谋和,并非自他开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国民政府领导集团早已秘密进行了。

汪精卫用这个报复性行动回答蒋介石的刺杀。

(正文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常棣tandy,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赌国汪精卫

汪精卫,中国现代史上色彩反差最大,性格最复杂的人物。他是孙中山的大弟子,为推翻清王朝不惜以性命相拼,他是国民党左派领袖,曾与陈独秀发表联合宣言,他是政治投机家,...

by:京腔京韵的胡同儿青年

《汪精卫传》

从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到人人喊打的卖国贼,任何人包括汪精卫自己都不可能预想到他后来的变化。本已继任孙中山,为何输给蒋介石。汪精卫是如何一步步从有志青年变成汉奸国贼...

by:老猴爷

半人半鬼汪精卫

至今,全网没有一部完整讲述汪精卫的故事!2017年的五月四日,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而在1883年的这一天,汪精卫来到了这个世界!因为种种原因,汪精卫一直以来都是...

by:江湖叨客

诱降汪精卫秘录 (日)犬养健著

作者是诱降汪精卫集团叛国的当事人,其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y:根植沃土

汪精卫汉奸大野心|蒋介石汪精卫斗法内幕|民国绝密档案|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汪精卫卖国贼排行榜TOP.1抗战时期臭名昭著的中国头号大汉奸!革命英雄、民国美男万人迷的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为何要当汉奸?如果刨去汪精卫生命里的最后七年,...

by:涵莫

追杀汪精卫 | 粤语 | 梁皓明

汪精卫是如何从国民党副总裁堕落成“国人皆曰可杀”的卖国贼的?本书以汪精卫夫妇为男女主角,艺术地再现了1938年冬至1939年春,汪精卫集团秘密潜逃河内,无耻发表...

by:爱学习的林sir

汪精卫传|民国美男的不归路|民国 蒋介石

从昆明到河内,乘飞机大约需两个半小时,下午5时,汪精卫一伙已飞抵河内,他们没有进城,而是换车到距河内100公里的海滨,商讨今后的步骤。汪精卫做的第一件事...

by:华振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