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生前,叮嘱侄女去看望两位大将,他们都是林彪部下

2024-04-08 18:35:0104:00 681
声音简介

1974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彭德怀在北京西郊的一间特殊的病房里去世。在他生前,曾经特别叮嘱侄女彭梅魁,如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望两位大将。

彭德怀没有子女,侄子和侄女就是他的亲人。彭梅魁是彭德怀二弟的女儿,二弟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彭梅魁失去了父亲,视伯父彭德怀为父亲。彭德怀也把彭梅魁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在彭德怀晚年,处境并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彭梅魁依然坚持来看望他,给他送一些日常用品和书籍。彭德怀写了很多手稿,那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东西,比生命都重要。

彭德怀把这些手稿都交给了彭梅魁。他还对彭梅魁说,将来可以去找两个人,他们都是可以信任的人。是哪两个人呢?一位是黄克诚大将。

1978年的一天,彭梅魁夫妇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黄克诚的报道,她想起了伯父生前的叮嘱,决定去找黄克诚。可是她并不认识黄克诚,也没有见过黄克诚,到哪里去找呢?

彭梅魁通过黄克诚的亲属,打听到他正在解放军301医院里治疗眼疾。黄克诚人称黄瞎子,眼睛高度近视,到了晚年双目几乎失明。他在山西给华国锋写信,华国锋亲自批准,让黄克诚到北京治疗眼疾。

彭梅魁就来到了301医院,找到了黄克诚。他们之前从未谋面,互不认识。彭梅魁做了自我介绍。黄克诚紧紧握着她的手,很关心地问道,你伯伯生前都说什么了?

黄克诚不愧是担任过军委秘书长的大将,嗅觉非常灵敏,他知道彭梅魁这个时候来,绝不是为了看望他,肯定是彭德怀让她来的,彭德怀肯定留下了什么话。

彭梅魁看黄克诚态度和蔼可亲,一看就是志诚的君子,可以信任,伯伯不会看错人,就对黄克诚说,伯伯要求了结他的案子,还要我代表他去看望萧胡子。

所谓的萧胡子又是谁?彭德怀喜欢给人起外号,比如称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为诸葛亮,称洪学智和高岗为麻子,称贺龙为贺胡子,他所说的萧胡子,指的是萧劲光大将。

在大家的印象中,萧劲光似乎并没有留胡子,只是在某个阶段蓄了很短的胡须。所以彭德怀称他萧胡子。给人起外号,是不是不尊重对方呢?非也,能叫外号,正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好,不见外,显得亲切。

巧的是,黄克诚和萧劲光都是第四野战军的将领,都是林彪的副手。建国后,黄克诚担任军委秘书长,萧劲光是海军司令员,他们都是十分正直的人,和彭德怀比较对脾气,关系很好。

黄克诚告诉彭梅魁,萧劲光也在301医院里,就住在6病房,他也很关心彭老总的事情和彭老总所经历的磨难。一边说,黄克诚一边下床,亲自带着彭梅魁从4楼上了6楼,找到了萧劲光。

彭德怀生前叮嘱彭梅魁要找的两个人,如今都在彭梅魁的面前。彭梅魁很激动,她说了很多关于彭德怀的事情,还说手里保存着彭德怀生前写的手稿。

听了彭梅魁的话,黄克诚和萧劲光安慰她说,彭老总的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一定会平反的,很多人都这样想。他们要求彭梅魁将彭德怀生前的要求写出来,然后他们让秘书归纳几条,上交中央。

在两位大将的努力下,彭梅魁保存的彭德怀手稿,最终上交给了中央,大家前后接力,共同完成了彭德怀的遗愿。有这样的好侄女,有这样的好战友,彭大将军可以含笑九泉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彭德怀

彭德怀元帅,一代猛将,开国立国,威布八方

by:赵天胜

彭德怀自传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by:小雅天保

在彭德怀身边

一个伟大的人物和一段遗憾的历史每周同步更新《我的伯父彭德怀》,请点击主播主页收听

by:徐徐开始学着当主播

毛泽东与彭德怀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朋友之间,有紧密的配合,也有意见的分岐。这里选择了毛泽东与彭德怀的故事,欢迎收听。

by:余音vv

毛泽东与彭德怀

统领群伦的毛大帅,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他们是相距不到百里的湖南老乡,都是以石命名的硬汉子。浏阳水,湘潭米,桑梓风,故国情,使他们在性格、脾味上具有神奇的相似,又...

by:采薇薇呀

彭德怀元帅自传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男,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by:acering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彭德怀的警卫参谋景希珍口述

景希珍陪伴彭总16年,后无奈分别,彭总落泪:我谢谢你,谢谢你

by:热爱朗读的晓晓

横刀立马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974年),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

by:3024之声

彭德怀的西北雄狮

数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带我们走进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尽管硝烟早已散尽,但那些血与火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在字里行间寻觅先辈们走过的足迹,隐约中仿佛又听见了熟悉的冲锋号...

by:山东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