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歌集:阿炳的心迹

2024-04-08 20:47:2907:59 28
声音简介

原文: 北京的童心合唱团要开纪念建团十五周年的中国作品音乐会,曲目选择颇有斟酌,最后选定的歌中,有一首合唱版的《二泉映月》。填词的王健和编合唱的萧白都是名家(此萧白既作曲也指挥,但不写流行歌曲)。剧院同事、青年指挥王燕是这台音乐会的策划,她无意中跟我叨唠了一句“歌词不是太理想”。我不知深浅,说那就让我来写一稿试试。她点头,我着手,时间只有三五天。

    我认真看了王健老师的词,很下工夫,也很见功力,与曲的搭配几近严丝合缝。

    上网查询,又了解到一些情况:彭丽媛在怀旧金曲专辑中唱过,但那肯定不是合唱。

    说老实话,王健老师的词有点“满”,几乎每个音符下都有词;还有点“大”,五湖四海都唱进来了。谱子发下去,“童心”的团员中有人就说“背不下来”。

我给自己定了个前提:字数要少些,与阿炳要靠近些,重点在“秋”上做文章。

阿炳感受着的自然之秋,也是他的人生之秋,该有满足中的感慨,更有遗憾中的愤懑。这是乐曲传递给听众的。不应拔高,不必夸大,只做国画技法的白描和点染,即足矣。

我依循了王健老师用的韵,有些意境与王健老师的词接近,或许应该说是与阿炳的心境接近。如:王健老师的第一句是“听琴声悠悠”,我写的是“悠悠琴声”,纯粹的白描起笔。

一稿写出,交王燕验收。她给我分析了合唱版的结构,按此结构,提了点意见。我又做了一次较大的修改。个别地方未改,一是改不动了,二是我觉得可以解释得通,姑为一家之词吧。

这样的写作,应当说是感受的成分多于创作,而想象的思维又不能逾越阿炳的这首乐曲。其过程,其实就是对阿炳心迹的探寻。所以,我在填词和自己哼唱时,眼前总会晃动出阿炳的身影:破礼帽,旧长衫,黑眼镜遮着三十五岁时因病失明的双眼,遮不住的愁绪和倔强充溢乐曲其间……

据说阿炳演奏这首乐曲时尚无此名,是杨荫浏先生为阿炳录音时添加了曲名,也算是创作上再加工的一个痕迹。作为童心合唱团这台音乐会的策划人之一,我顾虑有一些观众未必能接受在拙作基础上演出的《二泉映月》合唱版,特意邀请了八十七岁高龄的二胡演奏家张锐先生参加音乐会,在合唱之后演奏二胡版的《二泉映月》。此前和张老聊天时,才知道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来北京演奏的《二泉映月》,已是他整理过的一个删节版了。他曾为这个曲子写了一首《浪淘沙》:


小巷更漏残,步履蹒跚。

破衣不耐风雨寒。

乐音颤抖心凄切,沦落江南。


二泉新月弯,魂系惠山。

人生旅途多艰难。

琴弦已断路未绝,风送孤帆。

我为《二泉映月》所填的歌词,是我理解的阿炳的心迹。歌词是这样的:

悠悠琴声,对冷泉,秋意稠,水中月影映寒楼。

秋月当头,秋风萧瑟吹得长衫透。

月光下,鸟儿无语花不秀,泉水无声鱼不游。


孤独人,心绪茫茫随那琴声走,

唱着人生风雨几度秋,人到黄昏万事休。

月如钩,敢问月儿可知人间几多愁?


叶知秋,经历了春到秋,往事堪回首?

月在水中留,阴晴圆缺都是美梦,人生曾似激流。


琴声悠悠,情最长久。

琴是心声,琴是醉心的美酒。

情是红叶,情是月儿水中留,情是离人心上秋。

离人心上秋,不怕人说为情愁,愿那水中月儿羞羞长此共相守。

琴声悠悠,情最长久,水在长流。


秋风萧瑟,秋叶寒透,秋月水中游,水中走,水中留?

二泉映月,唱着天凉好个秋,唱得忘了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瞎子阿炳(3)

内容重点:瞎子阿炳名华彦钓(1893.8-1950.12),1918年父去世,继为雷尊殿当家大道士,交友不慎堕落,双目失明,遂以街头卖艺为生,创作了名曲《二泉映...

by:佛牛路明

晴雨心迹

晴雨,新疆沙湾县中学音乐教师,文笔清新淡雅、自然率真。

by:声桥品诵

《心迹》贾平凹

《心迹》是贾平凹的记录初心、描绘故乡的一部散文集,记叙了贾平凹少年时期生活中遇到的喜怒哀乐,从一个少年的视角记述当时社会的状貌、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有很多精妙的...

by:RUC青协社区服务部

阿炳和他的名曲-二泉映月 全3讲

阿炳和他的名曲《二泉映月》【3集】英语教学(刘红:上海音乐学院)

by:弹贝斯的老高

中國民樂 | 二胡名家-阿炳

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致中文化,回復「中医、国学、佛学」,即可获取中医、国学、佛学资料各一套。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

by:精品相声大全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精选纪念专集

民间音乐家华彦均纪念专辑民间音乐家阿炳,本名华彦钧,阿炳是他的小名。生于1893年7月,卒于1950年12月。江苏无锡人。自幼随父亲华清和道士习音乐。15...

by:缠中易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