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这部名导遗作,走进英国诗人萨松的传奇人生

2024-04-14 04:07:4608:04 50
所属专辑:导筒
声音简介

《西格夫里的笔记本》

——译自《电影手册》杂志2024年3月“本月电影”专栏

英国, 2021

导演,编剧:特伦西·戴维斯

形象设计:尼古拉斯·戴利

剪辑:亚历克斯·麦基

布景:安迪·哈里斯

服装:安妮·西蒙斯

主演:杰克·劳登, 西蒙·拉塞尔·比尔,汤姆·阿什利,卡拉姆·林奇 ,凯特·菲利普斯 ,彼得·卡帕尔迪

制作团队:英国电影协会,英国广播公司,创意英格兰公司

发行公司:Condor

时长: 2小时17分

上映日期:3 月 6 日

时间之肤

作者:皮埃尔·尤金

翻译:王冰冰

如果说特伦西·戴维斯的最终辉煌有什么遗嘱色彩,那就是他的电影一直承担一种终极维度,往往带有怀旧和死亡的色彩。从他的三部曲开始,他讲述了自己的童年,想象了自己的成熟,最后将自己投射到罗伯特·塔克的临终场景中。他的电影采用回顾性的视角来看待死亡,完成了“生命的闪电般剪辑”,并在长镜头中揭示了人类在时间中的生命轨迹、亮点和韵律。

戴维斯用一种曲折的时间顺序向我们展示了西格弗里·萨松的人生,讲述了这位英国诗人的生命历程。(影片以Concert-Interpretation一诗的朗诵开场,这首诗描述了斯特拉文斯基于1914年在伦敦举行的《春之祭》的首演盛况。当我们与萨松一起进入音乐厅时,作者略带讽刺地描写了听众的情况, 然后开始了一段器乐演奏,这段乐曲给人带来各种感官体验——“无限的、高潮的和青春的感觉”。大幕拉开, 闪烁不已的模糊老电影画面缓缓升起,文本也逐渐展开, 讲述了萨松对1914年夏天的美好回忆。突然间,故事跳到了战争爆发前的征兵办公室, 表格上写着“生还者和死者姓名”。从一场上流社会的演出到战争行政机构之间的奇怪转场其实是一个纯粹的蒙太奇作用, 但它丰富了第一行诗的意义, 将音乐的感动与即将到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联系起来,通过时空的转换, 完成影片基调的变化。

萨松一直以坚守良心而拒服兵役的身份而闻名。他写给上级的一封信,被一名议员公开宣读,结果他被送进了军队精神病院。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互生好感的男性精神病医生,还遇到了年轻的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萨松开始对欧文产生了情愫,两人对当时牺牲的大批年轻人都感到哀伤并心怀敬意,但是欧文随后被派往前线并战死沙场。

萨松试图通过写作来“修复”无法愈合的创伤,但这种努力收效甚微,因为这种创伤已经深入骨髓。正如戴维斯所呈现的那样,萨松的现在是断裂的,并持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精神折磨。尽管电影在不同年龄之间来回穿梭,但基本还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电影前半部分描述了萨松作为上层人物的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他沉醉于和同时代的贵族以及同性恋者寻欢作乐,释放欲望,与他们进行妙语连珠的对话。这一部分体现着并承载着时间的虚幻。当萨松厌恶地放弃最后一位情人,远离世俗世界并结婚生子后,随后的生活就陷入了怨恨和孤独的思恋中——回忆过去。萨松在人群中朗读的《当我身处一片火光中》这首诗中,有一句令人深受触动:“我梦想着一个只有火光的房间。”

在戴维斯的上一部电影《宁静的热情》 中,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最终没有离开她的房间,她被格格不入的世界所包围,且内心充满了难以形容的忧郁。艾米莉·狄金森、萨松和戴维斯电影中的很多其他人物都表现出一种悲悯的个性,尽管他们有口才,有分寸感,也有那么美妙的谈话艺术,但他们都无法融入人类社会。戴维斯可能将自己与他们同化,事实上这些先知们的目光比同时代人更深远,但这样也有一个副作用:电影中的人物道德感过于沉重,他们也同样是自己的生活的旁观者。“我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我的精神饱受困扰”,萨松说道。这部电影把我们带到了萨松的内心深处,每一个镜头都像一间密闭房间,就像一座巨大的记忆宫殿中每个房间都贴有软木来隔绝所有外部声音一样,以更好地让朦胧又厚重的回忆重现,就像万花筒里的图像一样。

戴维斯围绕角色的运镜也采用了一些机械的、非人化的方法:缓慢而有规律的镜头移动,掠过网球网的边缘,旋转 360° 或以钟表般的精确度缓慢前进。他也用了一些相当媚俗的特效和合成图像,与将之与配音的档案纪录片并置。这部《弗兰肯斯坦》式的怪异作品混合了画面运动、鬼火列车、音乐盒和纪录片元素,如果不是戴维斯个人化的导演手法——他采用长镜头、正面镜头和对称构图方式,将人物固定在中心,制造出一种离心效果——那么整个表现就会感到令人不适。戴维斯充分信任演员们的表演,依靠他们的脸部表情和言语的音乐性,成功地将整个场景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个复员军人,萨松从未主动走向命运。相反,所有事件似乎是朝着静止的他而来,与此同时镜头审视着他婴儿般的、仿佛用橡皮泥塑造的淘气面容,稚嫩又阳刚,或愉悦,或体贴,或痴迷,或严肃,或痛苦。对于戴维斯来说,衰老并不仅仅在于时间的流逝和随之而来的疲惫和懒散,更在于人物的面部变化。最深刻的部分是电影中对皮肤的表现:电影中用了惊人的转场画面,在短暂的推拉镜头或360度全景中突出时间流逝的厚重,让人物瞬间衰老,脸部皱缩,失去光泽,展现其接近死亡前的逐渐石化过程,只强调人物的衰老。

萨松,这位年轻的和平主义者曾说过:“我的所思所想不能自我保留”。随着岁月流逝,他变得沉默寡言,淹没在“无言之死的声音”中,他最终闭门不出,他的感受不需言说。然而,电影以一场震撼人心的长镜头结束,彰显出戴维斯作为伟大电影导演的才华。依然年轻的萨松坐在长椅上,注视着一位参与一战的残疾士兵,与此同时,他的画外音朗读着威尔弗雷德·欧文所写的诗歌《残疾》,这首诗曾出现在萨松身边。一个持续很久的镜头聚焦于杰克·劳登,他的脸庞逐渐扭曲,表情中闪现出千万种苦痛,他痛苦着,嘴角仿佛脱臼,在一阵狰狞的苦笑中面部继续扭曲变形,不停变化。这个特写在暗中呼应着电影无法言说的变化,人物颤抖着的一丝庄严捕捉住了历史的特点,就像在捕捉不可捉摸、难以理解的流沙一样。

《电影手册》2024年3月刊

特伦西·戴维斯作品年表

1976《少年》Children

1980《圣母和孩童》Madonna and Child

1983《死亡与变形》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

1984《特伦西·戴维斯三部曲》 The Terence Davies Trilogy

1988《远方的声音》 Distant Voices, Still Lives

1992《漫长的一天结束了》 The Long Day Closes

1995《霓虹宝典 》The Neon Bible

2000《欢乐之家》 The House of Mirth

2008《时间与城市》Of Time and the City

2011《蔚蓝深海 》The Deep Blue Sea

2015《日暮之歌》 Sunset Song

2016《宁静的热情》 A Quiet Passion

2021《祝祷》 Benediction

2024戛纳电影节片单 | 四部华语片入选,贾樟柯第六次入围主竞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父亲的遗作

内容提要这是一部描写空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写的是一支英雄部队,她是怎样诞生的?一批"土"气甚浓的官兵是怎样掌握了这世界上最尖端的武器、最先进的技术的?面对强敌...

by:衣单有声

beyond黄家驹遗作

黄家驹遗作,大部分歌曲都在里面,还有几个审核失败,被下架了,都是家驹的遗作,有的还没有来得及唱

by:Beyond世荣

贾载明讲《姓谱新话》这部书

这个新包括哪些方面?首先是立场新。现在有很多人,在社会主义时代编修家谱或族谱,依然站在旧时代的立场,从用语到文字的使用,印制排版的方式依然照搬旧时代的模式。人到...

by:贾载明

正红旗下(老舍遗作)名著经典

【内容简介】《正红旗下》是老舍未完自传体长篇小说遗作,手稿共十一章,一百六十四页。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这部作品与他的人生,戛然而止。老...

by:音澈有声

老舍遗作: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作者:老舍演播:猫书房《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的自传体小说,写于1961-1962年,后因文革的原因,不得不停笔,成为了老舍先生的最后一部小说作品。正红旗...

by:猫书房

入夜(悬疑大师遗作)

劳伦斯布洛克续写悬疑大师康奈尔伍尔里奇遗作。一上来就能抓住你的悬疑小说!

by:BenBen读书

聊聊我心中的这部《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的原著是我在金庸老爷子14本书里面最喜欢的一部,第一回看的时候是初中,但是过一段时间还是会拿出来再看一遍,可能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吧。我这回想把这本书...

by:阿吉德米

《生死十二年》文昕遗作

《生死十二年》,记录了作者与癌症从对抗到和解的心态和感悟,包含一位酷爱美、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癌症与生活关系的审视、对医患关系和社会道德法制的追...

by:_七月未央

张爱玲遗作《小团圆》

2012年,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中,背负着是否遵从张爱玲生前遗愿的争议,《小团圆》终于出版了。这本早已名声在外的自传体小说凭借着万千读者强烈的好奇受到了无与伦比的热...

by:麦离离

唐史通俗演义(听唐史这部就够了)

李氏先祖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

by:亭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