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Insider】曾经互联网行业以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和开放的工作环境吸引了无数富有创造力的头脑。然而,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狂奔了二十年后,我们逐渐发现,这个以创新和平等著称的领域,一个古老的词汇被唤起,传统的嫡系文化也开始生根发芽。


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互联网行业中的嫡系文化,嫡系文化究竟是怎么在互联网行业内形成的?它是不是一种东亚文化的必然。


主播 / 珂珂 王妈妈 嘉宾 / 茄子同学

音频剪辑 / 珂珂 Shownotes / 王妈妈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 什么是嫡系


嫡系定义


⭕️ 如何成为嫡系以及为什么要成为嫡系

天然就是嫡系:有相似经历,比如同乡、校友;元老/职场初期一起共事



后天成为嫡系:「站对队」:高管个人培养起来;有特殊资源:可以成为进入嫡系敲门砖;创建情感链接




⭕️ 为什么领导需要嫡系?

组织稳定性强

能够高效地贯彻领导意图:信任&沟通成本低

在一个新环境,更容易自己站稳脚跟




⭕️ 嫡系文化如何形成的?

君臣父子的儒家传统到现代职场上下级关系的演变


东亚文化中嫡系出现的必然性

西方世界(比如美国)有没有类似的「嫡系文化」?

系文化是保证组织运营效率最优解吗?


欢迎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同名小红书、微博

如何加入听友群?

微信公众号搜索「无时差研究所」,后台回复「入群」,扫描小助手二维码就可以啦!


“每一次准备播客的过程,都带我们走到了某一个小小议题的门口,而每个嘉宾都是一把钥匙,ta 领着我们看到了全新的、更大的世界,ta 让我对世界多了一些了解,即便每次都有一点点,它都成为了我们生命里的一个小小刻度,也希望它也能帮助到你~”

如果你喜欢我们,欢迎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同名公众号给我们送来你的心意哦!同时欢迎在全平台搜索并订阅无时差研究所。

无时差研究所

是滴 高速发展的时候非常扁平

回复@无时差研究所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邹周_6y

🍆同学的不解 可以接受。 但是王妈妈和珂珂还在茫然不解地笑……资深粉就很不理解了。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单位都是需要组合资源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组建有力的队伍,跟兄弟部门搞好关系是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了……

无时差研究所 回复 @邹周_6y

是没错,所以我们特地强调了是互联网的大厂文化,因为就像我们shownotes里写的一样“曾经互联网行业以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和开放的工作环境吸引了无数富有创造力的头脑。然而,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狂奔了二十年后,我们逐渐发现,这个以创新和平等著称的领域,一个古老的词汇被唤起,传统的嫡系文化也开始生根发芽。”

邹周_6y 回复 @邹周_6y

对了 王妈妈看网文小说不。要不 聊一起现在的“大神作家”和神作

邹周_6y 回复 @无时差研究所

一点都不古老。协作,不管哪种机制下都得是基本的。哪怕是写网文的作者,还得跟编辑和平台协作呢~

Cindy_kgi

感觉几个主播都很悬浮,和没上过班一样,太端着了,这有啥好大惊小怪,上班不都是这样吗?一杯咖啡跨部门社交,剪个视频认识点人,单位派系关系太正常了,这些都是隐藏的规则,敷衍糊弄一下就好

王妈妈2333 回复 @Cindy_kgi

对,我们仨有个共性,干啥都不会糊弄

龙哉要努力奔跑

岂止互联网公司,哪个单位不是这样啊

爱碧思语

整体聊得很有洞见,但不能同意说嫡系是东亚文化独有…“office politics”办公室政治这词不是东亚人发明的啊,北美互联网公司以前主要是钱太容易赚了,形式不好的时候是不是嫡系就比较明显了,19年的字节和早期的阿里也都曾有令人向往的文化

无时差研究所 回复 @爱碧思语

是滴 高速发展的时候非常扁平

原苹果

男嘉宾有趣有才有意思。嫡系文化很正常啊,也很重要。培养嫡系、成为嫡系,必须辩证看待。分析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