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夜读|常说这几句话,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

2024-04-16 20:00:0004:08 204
所属专辑:新华社 夜读
声音简介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向阳生长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家庭明明不缺少爱,可偏偏孩子却感知不到爱。


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想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爱围绕,父母不妨试着从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开始。


“没关系的”


我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庭,应该是让人放松的、治愈的地方,而不是让人紧绷的地方。


孩子犯错时,往往是忐忑、沮丧或彷徨的,这时候他们需要的绝不是你的火上浇油或嘲讽否定。


不妨给他一个拥抱,及时安抚他,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的,有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好。


你的一句“没关系”,不是纵容,而是理解、是关怀,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爱。


“我理解你”


看过一本书中写道:

“孩子的忧患对成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本身却是了不起的大事呀。”


比起扬起的巴掌,被忽视、被否定的情绪更伤人。


每个孩子情绪和感受都很重要,父母不可忽视。


所以,当孩子被批评时,可以暖心地说一句:“我理解你,被批评了,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当孩子牙疼看医生时,告诉他:“我懂你的恐惧,你可以哭一会儿,但是你不能因为害怕而发脾气,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来看牙齿。”


要知道,孩子需要的,从来都不是父母的有求必应,而是情感上的陪伴、接纳和理解。


“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优秀不应该是孩子被爱的原因,而是被爱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坚定地告诉孩子:“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这会让孩子知道,我们爱的是他这个人,与他优秀与否无关,不会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就不爱他,也不会因为成绩好而更爱他。


当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他才会有自信和勇气,去面对复杂的未来。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这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和动力,更是他们遭遇挫折,能爬起来继续前进的底气。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向阳生长、一生富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新华社 夜读

夜读是一种境界,一种情境,一种情调,是寻求自己跟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式。在这喧嚣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留给自己一点时间吧,让自...

by:新华出版社

新华社评论员

权威解读治国理政,共同思考时代进程

by:美好相随2023

人民日报·新华社|夜读精选

精选有思想的文章,聆听主旋律,聚集正能量,每日精进,终身成长。甄选人民日报等权威平台高质量精品文章,和乐于精进的您共勉。

by:战士_RZ

和新华社一起聆听长江

她,从雪山走来。她,向东海奔去。她,哺育各族儿女。她,挽起高山大海。她,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卜算子·共饮长江水》、《念奴娇·赤壁怀古》《早...

by:新华社

和我一起读课文里的新华社名篇

《焦裕禄》《刘胡兰》《黄继光》《登上地球之巅》……这些课文你是否还记得?这些选自新华社名篇中的课文,穿越时空,把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和...

by:新华社

2022 | 新华社带您听两会现场声

新起点,新使命。这场春天的盛会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共识,传递更加强大的信心与力量。2022,全国两会新华社带你去听现场声。听懂两会,读懂中国!

by:新华社

夜读|成长|人民日报·新华社|每天6分钟哄睡

正当万籁俱寂,夜深人静之时当你抖落一身疲惫,伴随着室内一抹灯光此时此刻,一起品味温暖的文字,愿你如文字般自由,晚安好梦~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官方公众号(此...

by:米可儿_Q

半月谈 新华社 人民网|申论范文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每天更新,助您上岸!朗读者:阿甘:平平无奇申论最低分79.5。皮克斯:绝对不要看眼睛里的郁金香。猫哆哩与玫瑰糖:一生所求,爱与自由。

by:阿甘伴读

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政治

【内容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面对着许多新的挑战。新华社记者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

by:电子工业_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