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是中国的14倍,却成为世界最奇葩国家,打仗竟能增加人口

2024-04-18 15:31:3115:08 53
声音简介

前言

一个国家可以搞笑到什么程度?看看列支敦士登公国就知道了。

你叫它打个仗,它能给你凑一个仅有80人的军队,战争结束时不仅没有一个伤亡,竟还多了一个人。

你叫他发展个经济,他能把整个国家拿来出租,甚至还是按天出租。

但就是这样一个面积仅有上海1/39的国家,却拥有高达18万美元的人均GDP,是我国的14倍之多,美国的两倍之多。

这样的经济实力,可以说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了。

一个把打仗变成段子的国家

从地图上看,列支敦士登就像一个弹丸小国,位于欧洲中部,夹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总面积仅16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的39分之一。

作为一个地小人稀的国家,要在群雄环伺的欧洲版图上立足以至于不被吞并可以说非常难。

而列支敦士登选择了中立和佛系作为自身生存之道,这才让它在动荡的历史洪流中安全渡过。

这一中立立场一直延续至今,使得它成功避开了诸如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军事冲突的牵连。

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国,如果被卷入战争肯定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因此,中立立场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不过在1866年,欧洲两大德意志强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了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而爆发了著名的"普奥战争"。

作为奥地利的忠实盟友,地处两国中间的微型国家列支敦士登也不得不卷入这场决定欧洲未来的大战。

面对强大的普鲁士军队,奥地利将军们清楚列支敦士登的军事实力微不足道,但为了表明立场,还是强迫这个弹丸小国派出一支军队参战。

于是,这个只有3万多人口的小国,匆匆组建了一支80人队伍,被派往了南线战场。

按理说,这支小小的队伍在列支敦士登和意大利军队对垒的战场上,注定要遭受苦战和重创。

但现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他们竟然与对手意大利军队相安无事,度过了一个"最轻松"的战争。

原因是,意大利部队同样没有多少战斗欲望。

在南线战场遭遇失利后,他们选择了单纯的防守,与守卫同一地段的列支敦士登军队形成了一种无形中的"默契合作"。

两支军队的日常活动简直就是在打发无聊的时光。

白天,双方都懒洋洋地趴在各自的战壕里,时不时朝天散射几枪当做打了个招呼。

到了晚上,就在战壕里开始自娱自乐,每天都过得无所事事。

就这样,在其他地方都在“火拼”的时候,列支敦士登和意大利军队连面子工作都不想做,最后和和气气地散伙回家。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等战争结束,列支敦士登人不仅一个伤亡都没有,反而还多了一名意外的新成员—— 一名奥地利军官。

原来这名奥地利军官在与自己部队失去联系后碰上了列支敦士登的军队,所幸就直接跟他们一起走了。

起初大家都很惊诧,但很快就发现这位军官也是被列支敦士登人独特的"佛系"作风所吸引,才会主动留下的。

这一离奇插曲很快就传遍了欧洲各地。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将领们无不对列支敦士登这种"搞笑"的作风感到哭笑不得。

但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制止这种"邻家"式的战争方式,毕竟列支敦士登实在是太过渺小,连这种"摸鱼"都算是对它最温和的容忍了。

虽然在这场关乎欧洲前途的重大战役中自己所支持的盟友失败了。

但列支敦士登人并没有感到丢脸,反而洋洋得意、兴高采烈地回到国内,在首都沃杜兹市欢庆了一番。

毕竟在他们看来,能毫发无损、还多出一人就已经是意外的"胜利"了。

也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的没多长时间,列支敦士登就废除了自己国家的军队。

如果真的遇到紧急情况的话需要用人的时候,他们国内60岁以下的公民都必须站出来为国家安全而战。

列支敦士登的政府和治理

小到连一场战争都打不好的列支敦士登,在政府建设和治理上也颇有特色。

这个国家的政府只有5名成员,他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就比如他们的首相同时还身兼财政部长;副首相还身兼环境、内政和经济部长。

列支敦士登政府大楼

更有趣的是,这个国家的政府、法院和监狱居然都建在同一栋3层小楼里。

这栋楼的最上面一层是首相、副首相和其他几位官员的办公室。

中间一层则是列支敦士登的法院,承担着该国所有的司法职能。

最下面一层是这个国家仅有的一座监狱。

如此一间小楼就集中了列支敦士登全部的政治、司法和惩戒职能,将从立法、执法到审判、监管等一系列环节全部融于一体。

政府高层与囚犯间随时可以直接"零距离"互动,这无疑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特色。

由于规模如此之小,列支敦士登就显得相当"高效集中"。

政客们互相熟识,手下工作人员也都是老相识,整个政府运作就像是一个大家族企业。

除了首脑机构以外,全国仅有120多名警察,无需再设置太多繁冗的政府机构和中间环节。

不过,如此"迷你"的国家机器运转是否真有它的可取之处,这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列支敦士登的政府、法院和监狱虽然三位一体,但其实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以监狱为例,它虽然是国内唯一的一座监狱,但里面只布置了10间单人牢房,最多关押能力也就20人,其中往往还空着一大半。

这是由于整个国家的犯罪率极其之低,长期不足以让监狱满员。

如此小规模的监狱,很难将囚犯彻底隔离,也难以全力惩戒。

相反,监狱里的工作人员往往把犯人当成是来"小住"几日的朋友,毫无"囚徒"概念。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如果列支敦士登的居民觉得自己犯罪了,比较轻的话他们自己都会自觉的来监狱住上几天。

而对于那些犯了大罪的罪犯,列支敦士登的警察将他们带到这里后,也不过是关押几个月。

列支敦士登的富国之路

虽然列支敦士登的体量和实力都无法与大国相提并论,但它的人均GDP却位居世界前列。

这个弹丸小国是如何走上富裕之路的呢?

其实,很早以前列支敦士登家族就一直与欧洲最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保持着密切关系。

1608年,该家族的卡尔一世被罗马帝国封为"亲王",奠定了日后列支敦士登独立的基础。

此后虽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德意志统一战争等诸多动荡,但列支敦士登始终保持着与哈布斯堡、奥匈帝国的隶属关系,避免了被牵涉进战争的命运。

二战期间,列支敦士登更是与邻国瑞士签订了联盟协议,成为"永久中立国",巧妙地躲过了战火。

同时,瑞士作为欧洲金融中心,也成为纳粹德国兑换军用资源的重要窗口,而与之相连的列支敦士登,则自然成为了这些资本的避难所。

加之本国实行的超低税率政策,很多企业和富人都选择将资产转移到这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避税天堂"。

除了依附于哈布斯堡王朝以及后来与瑞士的联盟关系,列支敦士登还发展了两大支柱产业,使其得以弯道超车,实现了强劲发展。

一是邮票业,从19世纪开始,该国便以精美的设计和创新的主题成为了全球著名的"邮票王国"。

据悉,邮票业曾一度占到其国民经济总收入的10%左右,成为列支敦士登经济最重要的支柱。

列支敦士登邮票小全

另一大支柱则是假牙制造业,这个国家独特的地质环境,为假牙材料的生产创造了天然优势。

当地土壤富含有利于假牙制造的稀有矿物质,据说可以满足全球三分之一的假牙需求。

依托于这片"造假牙的沃土",列支敦士登在该细分领域也成为了全球领先者。

只要需要假牙的国人,很可能就是在使用列支敦士登制造的假牙。

综合这三大支柱产业的强大支撑,列支敦士登打造了一个高度富裕的经济体系。

不过,单纯依靠邮票、金融和假牙这三大固有产业,也难以完全支撑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

所以列支敦士登政府后来又提出了一个更为"疯狂"的创意 —— 直接把整个国家拿来出租。

列支敦士登的"出租国家"计划

相比较于其他富有的小国,列支敦士登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都非常有限。

其全境只有16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上海市区面积的40分之一,在地图上可能也就仅是一个点。

再加上其不太发达的旅游资源,很难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所以为了实现再次弯道超车,列支敦士登政府在2011年推出了一个堪称世界顶级的旅游计划 —— 将整个国家对外出租。

只要支付4万英镑,任何人都能成为这个国家的"国王",在这片微型领土上尽情为所欲为。

作为"国王"的一天,游客可以乘坐由16匹马拉的皇家马车游览全国,还有列支敦士登的军乐队和仪仗队为他们护卫。

傍晚时分,他们还可以入住该国的皇宫,领略让人垂涎的宫廷御膳和珍藏美酒。

这种"一日国王"的奢华体验,令这个项目广受全球富人的青睐。

之所以列支敦士登敢如此大胆地把国家拿来出租,一方面得益于其作为微型国家的特点。

毕竟整个国家面积不过160平方公里,再加上没有常备军,仅有100多名警察负责维持治安,短时间内是难以引发混乱的。

列支敦士登花园宫殿

另一方面,列支敦士登自身也已经富可流油,根本不需要靠这些租金来支撑国计民生。

恰恰相反,这种独特的旅游创意,更是成为了他们维护国家地位和提高知名度的一种方式。

列支敦士登公主奢华婚礼!

可以说,这种搞笑而富有的特质,正是列支敦士登"出租国家"计划成功的关键所在。

预订通常需要提前半年,而前来的富人们,也都兴致勃勃,纷纷前往这个迷你国度体验当国王的惬意生活。

与其说这是一个"商业计划",不如说更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国家营销"手段。

毕竟在这个时代,要维护一个小国的影响力和地位并非易事,但列支敦士登却以这种颇具创意的方式,巧妙地借助了这项"出租国家"计划,成功在全球掀起了一阵波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瓷器中国与中国瓷器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烧造陶瓷器的国家。中国瓷器突破地域、时空和种族的限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我们共同从瓷器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来了解中国瓷...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

电影是什么?自电影问世以来众说纷纭,如认为“电影是艺术”“电影是工业”“电影是意识形态”等。1930年代,中国电影人就曾围绕“电影明显地成为艺术的一部门”“电影...

by:夏霏霏霏霏oo

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张维为

这三部曲是对中国模式强有力的理论总结,张教授亲历百国现实,以中国话语解读世界中的中国。这三本书贯穿了一个主题,就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思考和话语来评述中国的事情和天...

by:读书狼_既然

中国香文化|文化中的中国

中国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

by:CoCo爱学习

词解中国:中国抗疫热词

中国有力的抗疫措施频频在网络上刷屏。“对口支援”、“举国之力”、“联防联控”、“不惜一切代价”、“应收尽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热词,戳视频,看英国小哥眼...

by:中国日报

中国刑诉与中国社会

中国刑事诉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领域

by:龙元富律师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人的尚武精神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消失的?历朝历代,都是些什么人在当兵?雷海宗先生的这本书,带我们换个视角看历史。然后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做什么,很受历史大背...

by:桃子老师的未名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