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族制 2-1 过去的事情

2024-04-18 19:03:5703:06 29
声音简介
第二章 族制
人是非团结不能生存的。当用何法团结呢?过去的事情,已非我们所能尽知;将来的事情,又非我们所能预料。我们现在只能就我们所知道的,略加说述而已。

在有史时期,血缘是人类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恒狃于其所见闻,遂以此为人类团结惟一的因素,在过去都是如此,在将来也非如此不可了。其实人类的团结,并非是专恃血缘的。极远之事且勿论,即上章所说的以年龄分阶层之世,亦大率是分为老、壮、幼三辈,间有分为四辈的,但以分做三辈为最普通。《礼记·礼运》说:“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论语·雍也篇》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亦都是分为三辈。而不再问其人与人间的关系的。当此之时,哪有所谓夫妇、父子、兄弟之伦呢?《礼记·礼运》说:大同之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左氏载富辰的话,也说“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僖公二十四年。可见亲族关系,是后起的情形了。人类愈进步,则其分化愈甚,而其组织的方法亦愈多。于是有所谓血族团体。血族团体,其初必以女子为中心。因为夫妇之伦未立,父不可知;即使可知,而父子的关系,亦不如母子之密之故。如上章所述,人类实在是社群动物,而非家庭动物。所以其聚居,并不限于两代。母及同母之人以外,又有母的母,母的同母等。自己而下推,亦是如此。逐渐成为母系氏族。每一个母系氏族,都有一个名称,是即所谓姓。一姓总有一个始祖母的,如殷之简狄,周之姜嫄即是。简狄之子契,姜嫄之子稷,都是无父而生的。因为在传说中,此等始祖母,本来无夫之故。记载上又说她俩都是帝喾之妃,一定是后来附会的。契、稷皆无父而生,见《诗玄鸟》,《生民》。《史记·殷周本纪》所载,即是诗说。据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所考证,太史公是用鲁诗说的。姜嫄,简狄,皆帝喾之妃,见《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亦用其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第二轮 365家族实修

生命唤醒生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y:浩然知音

第二章正道

不偏其中,谓之正;人行之履,谓之道中华民族的道德史中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人要成大事,就必须讲求方正,即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

by:妙巴

第二篇章:金钱的筛选机制

人的思想指导自己行动。改变思想,就是改变人生。人生如果过得不如意,就有必要学习新的思想,特别是先进的互联网赚钱思想。

by:妙巴

周族的氏族制与拓跋族的前封建制

平常说的讲礼、有礼,那礼是什么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社会的基本架构,婚姻制度、土地制度、军事制度,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些都是这专辑有趣的地方~~~

by:qingdy琴笛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

by:有声小杨

《汉史》第二卷/第二章 朝廷内外

自高祖刘邦被围困白登山之后,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摆出友好的姿态。到了武帝的时候,国家富强,海内安定,有了与匈奴较量的资本,况且武帝本是个不甘心雌伏的铁血...

by:妙巴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第二部)

每个上班族心中都有一部不能忘却的世界史

by:看书的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