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二)

2024-05-29 16:35:4414:58 39
声音简介

                         致邓寒香

                               一

        (一九二五年闰四月廿二日,温州庆福寺

       前承询已得菩萨戒之人,转变余生,忘失本念而破重戒者,为失戒否?今检羯磨文,释云:无作戒体,一发之后(无作释义,见《梵网经玄义》第三十五六页),永为佛种,纵令转生忘失,然既无退心犯重二缘,当知戒体仍在。文准此义而推之,应失戒也。(或退菩提心,或犯重,有一即失戒。)宋已前律宗诸宗诸师之著述,未有只字言及持咒者,后世律学衰灭,而《毗尼日用》之书乃出。时人不察,竟以是为律学之纲维,何异执瓦砾为珠玉也!逮及我灵峰大师,穷研律学,深谙时弊,力斥用偈咒者为非律学,并谓正法渐衰,末运不振,实基于此。其说甚当。无如当时学者,皆昧于律学,固守旧见,仍复以讹传讹。迄于今日,此风不息,是至可为痛心者也!灵峰之文,前呈奉仁者,乞为因弘略言其义。今值讲授《毗尼日用》之时,再检奉览。希与因弘详言之,俾他日不至随波逐流,为世俗知见所淆惑也。又沙弥戒法中一则,亦同此义,并以奉览。

                                   演音

             乙丑闰四月廿二日

                         二

       前日获手书,回环披诵,至为欣慰。承询我执之义,略述如下……

       所谓我执者,即《圆觉》所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也。《识论》卷一,言之甚详。请披寻《唯识心要》卷一第十七页至廿八页止。廿八页中灵峰述辞,至为精确,幸详味之。又依《大乘止观》中所云:“若断我执,须分别性中,止行成就。”请检“大乘心观释要”卷五第五、六、七页阅之。而‘占察义疏’卷六第十七、十八页灵峰疏文,即依《大乘止观》会合。希彼此互参研寻,最易了解。此外,如《灵峰宗论》第二册中,亦常常言之。并望披览。

       窃谓吾人办道,能伏我执,已甚不易,何况断除。故莲池大师云:“当今之世,未有能证初果者。夫初果,仅能断见惑,已不可得,遑论其他。”彻悟禅师云:“但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故竖出三界,甚难甚难。若持名念佛,横出三界,校之竖出者,不亦省力乎?藕益大师亦云“无始妄认有己,何尝实有己哉。或未顿悟,亦不必作意求悟。但专持净戒,求生净土,功深力到,现前当来,必悟无己之体。悟无己,即见佛,即成佛矣。”又云:“倘不能真心信入,亦不必别起疑情。更不必错了承当。只深信持戒念佛,自然蓦地信去。”由是观之,吾人专修净业者,不必如彼禅教中人,专恃己力,作意求破我执。若一心念佛,获证三昧,我执自尔消除。较彼禅教中人专恃己力竖出三界者,其难易,奚啻天渊耶!(若现身三昧未成,生品不高,当来见佛闻法时,见惑即断。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有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诚言如此,所宜深信。)但众生根器不一,有宜一门深入者,有应兼修他行者,所宜各自量度,未可妄效他人。随分随力,因病下药,庶乎其不差耳。余比来久疏教典,未暇一一检寻详委奉答。姑即所见,略述如是。

                          三

       数日前得本月初五书,即复一片,邮寄西门,想不得达。顷乃获诵六月杪书,欣悉一一。所论甚是,至可感佩!大乘之人,须发菩提心(心众生三无差别)。依是自利利他直至成佛,圆满菩提,乃可谓大乘人。至发心之后,处众处独,皆无不可。《天目中峰和尚语录》中,曾详言之,录其文如下:

       “或问古人得旨之后,或孤峰独宿,或垂手入,或兼擅化权,或单提正令,或子筹盈室,或不遇一人,或泯绝无闻,或声喧宇宙,或亲婴世难,或身染疴,虽同少室之门,而各蹈世间之路者,何也?幻曰言乎同者,同悟达磨,直指之真实自心也。言乎异者,异于各禀三世之幻缘业也。以报观之,非乐寂而孤峰独宿也,非爱闹而入垂手也。擅化权而非涉异也,提正令而非专门也。虽弟子满门,非苟合也。虽形影相吊,非绝物也。其毕世无闻,非尚隐也。其声喧宇宙,非构显也。至若荣枯祸福,一本乎报缘。以金刚正眼视之,特不翅飞埃过目耳,安能动其爱憎取舍之念哉?所以龙门谓报缘虚幻,岂可强为?演祖谓‘万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缘’,苟不有至理鉴之,则不能无惑于世相之浮也。《华严普贤行愿品》卷二十二载,善财童子,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童子童女乃广赞亲近善知识之利益。善财童子又问,云何能于诸善知识法之中,速得圆满,速得清净,得不退失?答:须场鲂萨戒(此书中所写,疑是“须持菩萨戒”。)及别解脱戒。若圆满头陀功德,能使二戒悉得清净,不失善法。继乃广赞十二头陀之行。”

       其圆满阿兰若一段,请仁者检阅之。夫位近等觉,尚须乐于独处,住阿兰若。何可谓山居办道者为小乘人?近来屡闻世人有此谬论,可痛慨也。至语小乘之人,决不说法利他者,亦非通论。小乘律本关(别之说)法有十条(栋别如法不如法。)又佛称弟子声闻众中,能教化有情令得圣果者,推留陀夷第一。律中具载彼度生之事有十三事,此外关于说法度生之事,小乘律中,屡屡见之(比丘每日须入城市乞食。施者如请说法,随缘教化。)兹不具引。小乘所以异于大乘者,在发心趣偏真之涅耳,岂有他哉!永嘉禅师谓上乘之人,行上而修中下,二乘何咎而欲不修,宁知见爱尚存,去上乘而甚远。三受之状固然,称位乃俦菩萨。大乘之所不修,而复于小学。以上摘录原文。在《永嘉集》第七章。又《万善同归集》亦引此文。)吾人既归信佛法,皆应发大乘心,而随分随力,专学大乘。或兼学三乘,皆无不可。不必执定己之所修为是,而强人必从。以根器各异,缘业不同,万难强令一致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长篇小说《高山厚土》作者海江霖-演播君子之交

《高山厚土》是作家海江霖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成立为背景,以陈石匠一家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开情节,记述了当时共产党所领导...

by:君子之交_kz

两汉之交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时期,但却很少有人关注东汉开国的历史。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皇帝,但却很少有人关注王莽和刘秀这两位,其实他们的人生经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by:本上將軍

夜之交响

在《夜之交响》这部小说中,柯德和林忆是来自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一个是吸血鬼,一个是普通人类。在一个充满冲突与不信任的世界中,他们勇敢地跨越了种族的界限,发现了彼...

by:三生的书

莫逆之交

将军俞云泽因违抗圣令,抗旨调兵而被押天牢,亟待处斩。昔日好友,如今已为当今天子的穆子垣前至牢中,言语激烈间,与其割袍断义,并转身离去。天牢外,穆羽卿苦心策谋多年...

by:未来之音工作室

爱之交响曲

全新音乐专辑《爱之交响曲》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张专辑以爱为主题,用音乐诠释了爱的多样面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深情而动人的音乐盛宴。《爱之交响曲》每一首歌曲都充满了...

by:酥琪儿_素未谋面

重生世纪之交

【内容简介】赵宋总是幻想新闻里拥有十八套京都房产的业主是他的话,日子该怎么美滋滋的过。然而现实中他仍然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废物。作为一个小人物,重生后的赵宋并没有金...

by:听潮阁有声

君子梦

日更一集【内容简介】讲述发生在山东沭河岸边一个村庄里的几代优秀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老族长及他的嗣子想把全族人都调教为“君子”,并身体力行,结果历尽了曲折...

by:安徽文艺出版社

管鲍之交的故事

管仲又名管夷吾,颍上(今属安徽)人。齐庄公五十六年,管仲出生,管仲的祖先为周穆王的后裔,与周王室同宗,他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管仲出生后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by:仁和国学堂

亮剑之交易系统

陈真:李团长,收购坂田信哲,死活不论,三十吨武器弹药。…...虽然故事梗概基于亮剑主线,但故事却衍生了大量生动情节,情节设计曲折但不离奇,悬念迭出,时而令人揪...

by:秋阳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