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原书及白话康熙序 彖辞,卦辞,爻辞内涵 第三段

2024-04-29 01:17:1166:47 53
声音简介
1.3 原书序 彖词,卦辞,爻词内涵 第三段
原文:
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喻弥甚。纵复或值,义无所取。
白话文翻译:
“象”是从意义中产生而保存下来的,但所保存的“象”其实已经不再是原本的那个“象”了。同样,“言”是从“象”中产生而保留下来的,但所保存的“言”也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含义。然而,那些能够忘记“象”的人,才是真正理解了其意义的人;那些能够忘记“言”的人,才是真正得到了“象”的人。如果一个爻的含义与顺从相符合,为什么一定要将坤卦与牛联系在一起呢?如果某个意义与刚健相呼应,为什么一定要将乾卦与马联系在一起?然而有些人却坚持将马与乾卦相联系,按照文字来解释卦象,如果在某个卦中有马但没有乾卦的元素,那么虚假的解释就会泛滥,这种情况就很难记录了。
当使用互卦进行解释显得不足时,人们就会引用卦变来解释。当卦变也不足以解释时,就会推导出五行来解释。一旦偏离了原本的解释原则,各种巧妙的比喻就会越来越多。即使偶尔能够碰对,但这样的解释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意义。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互体:易经中的一种解释方法,通过二爻、三爻、四爻组成一个新的三爻卦,再与上卦或下卦组合,形成新的六爻卦来进行解释。
卦变:易经中的一种解释方法,当一个卦不能完全解释时,会考虑其变化为另一个卦来进行解释。卦变可能涉及两爻互换位置,例如雷风恒卦是由地天泰卦的初爻和四爻互换变来的。
另一种情况是动爻变化,即一个或多个爻的阴阳性质发生变化,如阳爻变阴爻或阴爻变阳爻,从而产生新的卦象,这种变化得出的新卦被称为变卦。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强调了在对易经进行解释时,不能拘泥于表面的“象”和“言”,而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真正意义。同时,也批评了那些过于机械、刻板的解释方法,指出这样的解释只会使真正的意义被掩盖,导致虚假的解释泛滥。
原文:
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按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系辞》但论三五、二四同功异位,亦不及初上,何乎?唯《乾》上九《文言》云“贵而五位”,《需》上六云“虽不当位”。若以上为阴位邪?则《需》上六不得云“不当位”也。若以上为阳位邪?则乾上九不得云“贵而无位”也。阴阳处之,皆云非位,而初亦不说当位失位也。然则初上者,是事之终始,无阴阳定位也。故乾初谓之“潜”,过五谓之“无位”,未有处其位而云“潜”,有位而云“无”者也。历观众卦,尽亦如之。初上无阴阳定位,亦以明矣。位者,列贵贱之地,待才用之宅也。爻者,守位分之任,应贵贱之序者也。位有尊卑,爻有阴阳。尊者阳之所处,卑者阴之所履也。故以尊为阳位,卑为阴位。去初上而论位分,则三五各在一卦之上,亦何得不谓之阳位?二四各在一卦之下,亦何得不谓之阴位?初上者,体之终始,事之先后也。故位无常分,事无常所,非可以阴阳定也。尊卑有常序,终始无常主,故《系辞》但论四爻功位之通例,而不及初上之定位也。然事不可无终始,卦不可无六爻,初上虽无阴阳本位,是终始之地也。统而论之,爻之所处则谓之位。卦以六爻为成,则不得不谓之六位时成也。
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按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系辞》但论三五、二四同功异位,亦不及初上,何乎?唯《乾》上九《文言》云“贵而五位”,《需》上六云“虽不当位”。若以上为阴位邪?则《需》上六不得云“不当位”也。若以上为阳位邪?则乾上九不得云“贵而无位”也。阴阳处之,皆云非位,而初亦不说当位失位也。然则初上者,是事之终始,无阴阳定位也。故乾初谓之“潜”,过五谓之“无位”,未有处其位而云“潜”,有位而云“无”者也。历观众卦,尽亦如之。初上无阴阳定位,亦以明矣。位者,列贵贱之地,待才用之宅也。爻者,守位分之任,应贵贱之序者也。位有尊卑,爻有阴阳。尊者阳之所处,卑者阴之所履也。故以尊为阳位,卑为阴位。去初上而论位分,则三五各在一卦之上,亦何得不谓之阳位?二四各在一卦之下,亦何得不谓之阴位?初上者,体之终始,事之先后也。故位无常分,事无常所,非可以阴阳定也。尊卑有常序,终始无常主,故《系辞》但论四爻功位之通例,而不及初上之定位也。然事不可无终始,卦不可无六爻,初上虽无阴阳本位,是终始之地也。统而论之,爻之所处则谓之位。卦以六爻为成,则不得不谓之六位时成也。
白话文翻译:
这大概是保存“象”而忘记其本意的缘故吧。我们应该忘记“象”去探求其本意,这样意义就显现了。
考察易经中的“象”,我们并没有发现关于初爻和上爻有得到或失去位置的明确描述。同时,《系辞》中也只是讨论了第三、五爻与第二、四爻虽然功能相同但位置不同,而没有涉及到初爻和上爻。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乾》卦的上九爻在《文言》中被称为“贵而无位”,《需》卦的上六爻则说“虽不当位”。如果我们认为上爻是阴位,那么《需》的上六爻就不应该说“不当位”。反之,如果我们认为上爻是阳位,那么《乾》的上九爻就不应该说“贵而无位”。无论阴阳处在这个位置,都似乎不太合适,同时初爻也没有明确说明是当位还是失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初爻和上爻代表的是事情的开始和结束,它们并没有固定的阴阳属性。例如,《乾》卦的初爻被称为“潜”,过了第五爻则被称为“无位”。我们从未听说过处在某个位置上还被称为“潜”,或者有位置还被称为“无”。观察其他的卦,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因此,初爻和上爻没有固定的阴阳属性,这一点已经很明确了。
“位”是用来区分贵贱的,是等待有才能的人发挥其作用的场所。而“爻”则是守护其位置、承担其责任,并响应贵贱的顺序。位置有尊卑之分,爻有阴阳之别。尊贵的位置是阳爻所处的,而卑贱的位置则是阴爻所占据的。所以,我们称尊贵的位置为阳位,卑贱的位置为阴位。
如果我们不考虑初爻和上爻,只根据位置来区分,那么第三和第五爻都在卦的上半部分,为什么不称它们为阳位呢?同样,第二和第四爻都在卦的下半部分,为什么不称它们为阴位呢?初爻和上爻代表了一个整体的开始和结束,是事情的先后顺序。因此,它们的位置并没有固定的属性,事情也没有固定的场所,不能简单地用阴阳来界定。
尊卑有固定的顺序,但开始和结束并没有固定的主宰。所以,《系辞》只讨论了四个爻的功能和位置的通用规律,而没有涉及到初爻和上爻的固定属性。然而,事情不可能没有开始和结束,卦也不可能没有六个爻。虽然初爻和上爻没有固定的阴阳属性,但它们代表了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总的来说,爻所处的位置我们就称之为“位”。一个完整的卦由六个爻组成,所以我们不得不称之为“六位时成”。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位:在易经中,位指的是爻所处的位置,有尊卑、阴阳之分。
核心内涵:
该段文字深入探讨了易经中“位”与“爻”的关系,以及初爻和上爻的特殊性质。它强调了初爻和上爻并不代表固定的阴阳位置,而是代表事情的开始和结束。同时,文章也解释了为什么《系辞》在讨论位的功能和规律时,没有涉及到初爻和上爻的固定属性。整体而言,这是对易经中“位”与“爻”关系的深入解读,展现了易经哲学的深刻内涵。
原文:
凡《彖》者,统论一卦之体者也。《象》者,各辩一爻之义者也。故《履》卦六三为兑之主,以应于乾;成卦之体,在斯一爻。故《彖》叙其应,虽危而亨也。《象》则各言六爻之义,明其吉凶之行。去六三成卦之体,而指说一爻之德,故危不获亨而见咥也。《讼》之九二,亦同斯义。一卦之体,必由一爻为主,则指明一爻之美,以统一卦之义,《大有》之类是也。卦体不由乎一爻,则全以二体之义明之,《丰》卦之类是也。
薛收问一卦六爻之义,王氏通曰:卦也者,著天下之时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
白话文翻译:
《彖辞》是统论一卦之整体意义的。《象辞》则是分别阐述每一爻的具体含义。以《履》卦为例,其六三爻是兑卦的主爻,与乾卦相应;这一爻对整个卦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彖辞》在描述这一对应关系时,表示虽然有危险但最终会亨通。《象辞》则分别解释每一爻的含义,明确其吉凶的表现。它抛开六三爻对卦体的决定性作用,而只是指出每一爻的德性,所以表示即使有危险也不能获得亨通,反而可能遭受伤害。《讼》卦的九二爻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卦的整体意义,通常由某一爻来主导。这种情况下,会特别强调这一爻的美好之处,从而概括整个卦的意义,例如《大有》卦就是这样。但如果一个卦的整体意义不是由某一爻来决定的,那么就需要综合考虑两个经卦(即上下卦)的意义来解释,比如《丰》卦。
薛收曾问起一卦中六爻的意义,王弼回答说:“卦,是用来表现天下之时机的;而爻,则是用来效仿天下之动态的。”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彖辞》:易经中对每一卦的总体解释和概述。
《象辞》:易经中对每一爻的具体解释。
卦体:一个卦的整体意义或结构。
主爻:在一个卦中起主导作用的爻。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彖辞》和《象辞》在解释易经卦象时的不同侧重点和功能。《彖辞》更注重整体意义和结构,而《象辞》则深入到每一爻的具体含义。同时,也强调了某些爻在决定整个卦意义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情况来解读卦的整体意义。最后,通过王弼的回答,揭示了卦和爻在表现天下时机和动态方面的作用。
原文:
趋时有六动焉,吉凶悔吝所以不同也。收曰:敢问六爻之义。曰: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谁能过乎?孔氏颖达曰:《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 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咸》、《恒》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人道之兴,必由夫妇,所以奉承祖宗,为天地之主,故为下篇之始而贵之也,《既济》《未济》为最终者,所以明戒慎而全王道也。以此言之,则上下二篇,文王所定。
白话文翻译:
把握时机有六种行动方式,而每种方式带来的吉凶悔吝(指四种占卜结果:吉是顺利,凶是祸殃,悔是困难,吝指遗憾)各不相同。薛收问:“请问六爻的含义是什么呢?”回答说:“所谓六,并非其他,而是指天、地、人三才之道。这三才之道谁能超越呢?”
孔颖达解释说:“《易经》是变化的总体名称,是事物改变、替换的特殊称谓。自从天地开辟以来,阴阳二气就在运行,形成了寒暑交替。乾坤两卦,代表阴阳的根源和开始,是万物的祖先和宗师,所以被尊为《易经》上篇的开始。离卦代表太阳,坎卦代表月亮。日月运行的规律,体现了阴阳的法则,这是万物始终的法则,所以坎卦和离卦被作为上篇的结尾。《咸卦》和《恒卦》代表男女的开始,是夫妻相处之道。人类的兴盛,必然从夫妻开始,因为夫妻可以繁衍后代,奉承祖宗,成为天地之间的主宰,所以《咸卦》和《恒卦》被作为下篇的开始而受到重视。《既济卦》和《未济卦》作为结尾,是为了阐明要时刻保持谨慎警惕,以此来完善王道。从这个角度来看,上下两篇应该是周文王所确定的。”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三才之道: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三才之道即天、地、人三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乾坤:乾卦和坤卦,分别代表天和地,阴和阳。
坎离:坎卦和离卦,分别代表水和火,月亮和太阳。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易经》中六爻的含义以及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关系。同时,通过孔颖达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易经》上下两篇的结构和意义,以及各卦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整体而言,这段文字展示了《易经》的深奥哲理和宇宙万物的相互关系。
原文:
周子曰: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卦不画,圣人之精不可得而见;微卦,圣人之蕴殆不可悉得而闻。《易》何止五经之原,其天地鬼神之奥乎!
邵子曰:天变而人效之,故“元亨利贞”。《易》之变也,人行而天应之,故“吉凶悔吝”。《易》之应也,以“元亨”为变,则“利贞”为应。以“吉凶”为应,则“悔吝”为变。元则吉,吉则利应之。亨则凶,凶则应之以贞。悔则古,吝则凶,是以变中有应,应中有变也。变中之应,天道也,故元为变,则亨应之;利为变,则应之以贞。应中之变,人事也,故变则凶,应则吉,变则吝,应则悔也。悔者吉之先,而吝者凶之本,是以君子从天不从人。
易有意象,立意皆所以明象。统下三者,有言象,不拟物而直言以明事;有像象,拟一物以明意;有数象,“七日”“八月”“三年”“十年”之类是也。
张子曰: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
白话文翻译:
周敦颐说:圣人的精髓,通过画出卦象来展示;圣人的内涵,通过解释卦象来阐发。如果不画卦,那么圣人的精髓就无法被看见;没有卦象,圣人的深刻内涵恐怕也难以完全被人听闻。《易经》不仅仅是五经的源头,它还蕴含着天地鬼神的深奥秘密!
邵雍说:天的变化会影响人,所以《易经》中有“元亨利贞”的说法,表示着顺利和吉祥。人按照《易经》的指引行事,天会给予相应的回应,因此《易经》中也有“吉凶悔吝”的表述。在《易经》中,“元亨”代表变化,“利贞”则代表回应。同样,“吉凶”代表回应,“悔吝”代表变化。元代表吉利,吉利之后通常会有利的结果作为回应;亨通则可能带来凶险,凶险之后应该坚守正道来应对。悔意味着过往的错误,吝则预示着凶险,所以在变化中会有回应,回应中也蕴含着新的变化。变化中的回应,体现的是天道规律,例如元是变化,亨则是其回应;利是变化,贞是其回应。回应中的变化,则与人事相关,例如变则凶,应则吉;变则吝,应则悔。悔是吉的先兆,吝是凶的根源,因此君子应该顺应天道而非人事。
《易经》包含意象,而其立意都是为了阐明这些象。总的来说,有三种方式来解释这些象:一是言象,即不模拟具体事物而直接用言语来阐明事理;二是像象,即通过模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意义;三是数象,例如“七日”“八月”“三年”“十年”等时间表述方式。
张载说:《易经》中并不直接谈论有无的问题,谈论有无是诸子百家的陋习。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元亨利贞:是《易经》中的四种德行,分别代表开始、通达、有利和坚守。
吉凶悔吝:《易经》中的四种占卜结果,分别代表吉利、凶险、悔恨和困难。
言象、像象、数象:是《易经》中解释卦象的三种方式。
言象、像象、数象是《易经》中解释卦象的三种主要方式,它们在易经的解读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是对这三种方式的详细解释:
言象:
定义:不模拟具体事物而直接用言语来阐明事理的方式。
应用:通过文字直接描述卦象所代表的含义和预测,帮助人们理解宇宙和人生的道理。
像象:
定义:通过模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卦象意义的方式。
应用:借助具体事物的形象,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卦象所蕴含的意义,使得抽象的易经理论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
数象:
定义:使用时间或数量等具体数值来表达卦象意义的方式,如“七日”“八月”“三年”“十年”等。
应用:数象在易经中常常用来表示时间周期、事物发展的阶段或者数量关系等,为预测和决策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这三种方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易经中丰富而深刻的解释体系。它们不仅帮助人们理解易经的卦象和预测,还为人们提供了指导行为和决策的工具。通过对言象、像象和数象的综合运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
核心内涵:
该段文字深入探讨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和解释方法。通过周敦颐、邵雍和张载的观点,阐述了《易经》如何揭示圣人的智慧和宇宙的奥秘,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解读卦象来预测未来和指导行为。同时强调了《易经》不仅关注天道规律也关注人事变化,并提出了三种解释卦象的方式。最后通过张载的观点指出了《易经》与诸子百家的区别。
原文: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故撰德于卦,虽爻有小大,及系辞其爻,必告以君子之义。
程子曰: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隐微,尽数之毫忽,乃寻流逐末,术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也,管辂、郭璞之学是也。
理无形也,故因象以明理。理见乎辞矣,则可由辞以观象。故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
看《易》且要知时,凡六爻人人有用,圣人自有圣人用,贤人自有贤人用,众人自有众人用,学者自有学者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通。
作《易》者,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之微,无一而不合。
阴之道,非必小人也,其害阳则小人,其助阳成物则君子也。利非不善也,其害义则不善也,其和义则非不善也。
《传序》云:《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
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昧。自秦而下,盖无传矣。
《易经》是为君子谋划的,而不是为小人出谋划策。所以在卦中注入了道德的含义,尽管爻辞有大有小,但每次解释爻辞时,都会告知君子的道义。
程子(程颐)说:先有理,然后才有象;有了象,然后才有数。如果理解了《易经》中的道义,那么象和数自然都包含在其中了。如果非要去深入探究象的隐秘微妙,详尽地研究数的细微差别,那就是在追寻细枝末节,这是术士们所崇尚的,不是儒家学者所应该追求的。管辂、郭璞的学问就是这样。
理是无形的,所以通过象来阐明理。当理在卦辞中显现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卦辞来观察象。所以说,如果理解了道义,那么象和数就自然包含在其中了。
研读《易经》时,需要知道时代背景。六爻对每个人都有用,圣人、贤人、普通人、学者、君主、臣子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用途,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创作《易经》的人,从天地的明暗变化到微小的昆虫和草木,无一不与其相契合。
阴的道理,并非一定代表小人。当它妨害阳的时候,它就代表小人;但当它帮助阳成就事物时,它就代表君子。利益并非都是不好的,如果它损害了道义,那就是不好的;但如果它与道义相和谐,那就不是不好的。
《传序》中说:《易经》是关于变化的书籍,它随时间而变化,以遵循道义。这本书内容广泛而详尽,旨在顺应生命的规律,通达明与暗的缘由,详尽描述事物的本质,并展示了开启事物、成就事务的方法。圣人对于后世的忧患考虑得非常周到。
虽然我们距离古代已经很远,但经典的遗留仍然存在。然而,前代的儒家学者可能误解了经文的原意并传播了这些误解,而后来的学者则只是口头传授而忘记了经文的深意。从秦朝开始,这样的真传几乎就断绝了。
原文:
予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得其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
白话文翻译:
我生活在千年之后,悲叹《易经》文化的沉沦和晦暗,为了让后人能够沿着历史的河流寻找到文化的源头,我写下了这部注解(传)。“《易经》包含了圣人的四条道理:用来说话的崇尚它的文辞,用来行动的崇尚它的变化,用来制造器物的崇尚它的形象,用来卜筮的崇尚它的占卜。”吉凶增减的规律,进退存亡的道理都在文辞中得以完备。通过推敲文辞、考察卦象,可以了解变化,而象与占都蕴含在其中。“君子在静居时观察卦象并玩味它的文辞,在行动时则观察它的变化并玩味占筮的结果。”有些人能得到文辞的含义,但不能通达其深层的意蕴。然而,没有人能在不理解文辞的情况下,能通晓其意蕴。最微妙的是理,最显著的是象,理和象同出一源,微观和宏观紧密相连。通过观察和理解这种贯通,然后按其规律行事,那么文辞就无所不备了。所以善于学习的人探求言辞必定会从浅近处着手,那些轻视浅近之处的知识的人,不是真正理解言辞的人。我所要传授的是文辞,从文辞中得到它的意蕴,那就取决于每个人自己了。
《易经》作为一部书,卦爻彖象的含义完备,展现了天地万物的情态,圣人对于天下后世的忧虑可说是极其深远的。
原文:
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所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絪緼交感,变化不穷,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情伪出焉,万绪起焉,《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业。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偶。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是以六十四卦为其体,三百八十四爻互为其用。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暂于瞬息,微于动静。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义焉。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时固未始有一,而卦亦未始有定象。事固未始有穷,而爻亦未始有定位。以一时而索卦,则拘于无变,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则窒而不通,非易也。知所谓卦爻彖象之义,而不知有卦爻彖象之用,亦非易也。故得之于精神之运,心术之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可以谓之知《易》也。虽然,《易》之有卦,易之已形者也。卦之有爻,卦之已见者也。已形已见者,可以言知。未形未见者,不可以名求。则所谓《易》者果何如哉?此学者所当知也。
白话文翻译:
《易经》是先于天下万物而揭示其本质,后于天下万物而完成其功用的书籍。因此,它详尽地运用数字来确定天下万物的象征;它显著地描绘出这些象征,以确定天下万物的吉凶。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都是为了顺应生命的规律,详尽地展现变化的道理。分散在万物之理中,则有万般差异;但统一在“道”之中,则没有两种道理。所以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就是“道”,“两仪”就是阴阳。阴阳同属于一条道理,“太极”则是无形无相的。世间万物的产生,都是“背负着阴而怀抱着阳”,没有不包含太极的,也没有不包含阴阳两仪的。它们像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一样交感,变化无穷。形体一旦接受生命,精神一旦发出智慧,真伪情感就出现了,万千头绪就产生了。《易经》就是用来确定吉凶并创造伟大事业的。所以,《易经》讲述的就是阴阳的道理;卦,就是阴阳所代表的物品;爻,就是阴阳的动态。卦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相同的地方都是在于奇偶的组合。爻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相同的地方都是在于九和六的变化。因此,六十四卦构成了《易经》的体系,而三百八十四爻则互为作用。这种作用范围非常广泛,远到宇宙之外,近到身体之中。短暂到瞬息之间,微妙到一举一动。每一处都有卦的象征,每一动都有爻的含义。多么深奥啊,《易经》!它的道理极其广大,无所不包;它的作用极其神妙,无所不在。时间本来没有开始,卦象也没有固定的形象。事物本来没有穷尽,爻位也没有固定的位置。如果只用一个时刻去探索卦象,就会受限于没有变化,这不是《易经》的真谛。如果只用一件事情去解释爻辞,就会窒息而不通达,这也不是《易经》的真谛。只知道卦爻彖象的含义,而不知道卦爻彖象的应用,这同样不是真正理解了《易经》。所以,要真正理解《易经》,必须得到精神上的运筹,心灵的感动,与天地合其德行,与日月合其光明,与四季合其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才可以说自己真正了解了《易经》。尽管如此,《易经》中的卦,是易经已经表现出来的部分。卦中的爻,是卦已经显现出来的部分。已经表现出来的部分,我们可以说对其有所了解。还未表现出来的部分,我们不能用名字去探求。那么,所谓的《易经》究竟是怎样的呢?这是学习《易经》的人应该知道的。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六合:指天地及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絪緼(yīn yūn):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这里形容阴阳二气交融的状态。
原文:
朱子曰:《汉书》“易本隐以之显,《春秋》推见至隐”。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
《易》以形而上者,说出在那形而下者上。《春秋》以形而下者,说上那形而上者去。
问:《易》有“交易”,“变易”之义如何?曰:“交易”是阳交于阴,阴交于阳,是卦图上底,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云云者是也。“变易”是阳变阴,阴变阳,老阳变为少阴,老阴变为少阳,此是占筮之法,如昼夜寒暑屈伸往来者是也。
朱熹说:《汉书》中提到“易本隐以之显,《春秋》推见至隐”。这里的《易》和《春秋》都是探讨天道与人道的经典。《易》是通过形而上的原理来阐述形而下的事物。《春秋》则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反映形而上的道理。
有人问:《易经》中的“交易”和“变易”是什么意思?
朱熹回答:“交易”是指阳与阴相交,阴与阳相交,这主要体现在卦图和卦象上,比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等描述的就是这种交易的关系。“变易”则是指阳变为阴,阴变为阳,老阳变为少阴,老阴变为少阳,这是占筮的方法,就像昼夜更替、寒暑变化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屈伸往来。
原文:
圣人作《易》之初,盖是仰观俯察,见得盈乎天地之间,无非一阴一阳之理。有是理,则有是象。有是象,则其数便自在这里。非特河图、洛书为然,而图书为特巧而著耳。于是圣人因之而画卦。卦画既立,便有吉凶在里。盖是阴阳往来交错于其间,其时则有消长之不同。长者便为主,消者便为客。事则有当否之或异,当者便为善,否者便为恶。即其主客、善恶之辨,而吉凶见矣。故曰“八卦定吉凶”。吉凶既决定而不差,则以之立事,而大业自此生矣。此圣人作《易》,教民占筮,而以开天下之愚,以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事者如此。自伏牺而下,但有此六画,而未有文字可传。到得文王、周公,乃系之以辞。故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大率天下之道,只是善恶而已,但所居之位不同,所处之时既异,而其几甚微,只为天下之人不能晓会,所以圣人因占筮之法以晓人,使人居则观象玩辞,动则观变玩占,不迷于是非得失之途。所以是书夏商周皆用之,其所言虽不同,其辞虽不可尽见,然皆太卜之官掌之,以为占筮之用。自伏牺而文王周公,虽自略而详,所谓占筮之用则一。盖即占筮之中,而所以处置是事之理,便在里了。故其法若粗浅,而随人贤愚皆得其用。虽是有定象,有定辞,皆是虚说此个地头,合是如此处置,初不黏著物上。故一卦一爻,足以包无穷之事,此所以见《易》之为用,无所不该,无所不遍,但看人如何用之耳。易如镜相似,看甚物来。
白话文翻译:
圣人创作《易经》的初衷,大概是他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天地间充盈的无非是一阴一阳的道理。有这样的道理,就有相应的象征。有这样的象征,那么其数理便自然蕴含其中。不仅河图、洛书是这样,而且图书特别精巧且显著。于是圣人根据这些画出了卦象。卦象一旦画成,里面就蕴含了吉凶。大概是因为阴阳在其中往来交错,时间上有消长的不同。增长的部分就成为主导,消退的部分就成为辅助。事物有适当与否的差异,适当的就是善,不适当的就是恶。通过主导与辅助、善与恶的辨别,吉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说“八卦定吉凶”。吉凶既然已经确定无误,那么依据它来行事,伟大的事业就从此产生了。这就是圣人作《易经》,教民众占筮,用以开启天下人的智慧,坚定天下人的志向,成就天下大事的原因。从伏羲开始,虽然只有这六个爻画,但还没有文字可以流传。到了文王、周公的时代,才开始系上辞句。所以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大体上,天下的道理只是善恶而已,但所处的位置和时代不同,其中的微妙差别很小,只是天下人不能明白,所以圣人借助占筮的方法来启示人们,使人们在静居时观察卦象并玩味其辞句,在行动时观察变化并玩味占筮的结果,不迷失在是非得失的道路上。因此,《易经》在夏商周三代都被使用,虽然他们所说的内容不同,其辞句也不能完全看到,但都被太卜的官员掌管,作为占筮的用途。从伏羲到文王、周公,虽然内容从简略到详尽,但占筮的用途是一致的。在占筮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事情的道理就蕴含在其中了。所以这个方法看似粗浅,但随着人的才智不同都能得到它的用处。虽然卦象和辞句是固定的,但都是抽象地说明这个道理,应该这样处理,并不是黏附在具体的事物上。所以一卦一爻,足以包含无穷无尽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易经》的用途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只是看人们如何使用它罢了。《易经》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什么就是什么。
原文:
都能照得。如所谓“潜龙”,只是有个“潜龙”之象,自天子至于庶人,看甚人来都使得。孔子说作龙德而隐,便是就事上指杀说来。然会看底,虽孔子说也活,也无不通。
不会看底,虽文王周公说底也死了。须知得他是假托说,是包含说。假托,谓不惹著那事。包含,是说个影像在这里,无所不包。
易之有象,其取之有所从,其推之有所用,非苟为寓言也。然两汉诸儒,必欲究其所从,则既滞泥而不通。王弼以来,直欲推其所用,则又疏略而无据。二者皆失之一偏,而不能阙其所疑之过也。且以一端论之,乾之为马,坤之为牛,《说卦》有明文矣。马之为健,牛之为顺,在物有常理矣。至于案文责卦,若《屯》之有马而无乾,《离》之有牛而无坤,《乾》之六龙,则或疑于震,坤之“牝马”,则当反为乾,是皆有不可晓者。
白话文翻译:
《易经》的卦象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和事物。比如说“潜龙”这个卦象,它并不仅仅代表一个具体的龙潜藏在水下的形象,而是可以广泛应用到从天子到普通人的各种情境中。孔子所说的“龙德而隐”,就是在具体事情上给出了一个解释。然而,对于能够理解《易经》的人来说,即使孔子的解释也是灵活多变的,可以通用。对于不能理解的人来说,即使文王和周公的解释也会显得死板。需要知道的是,《易经》中的象征和寓言都是假托和包含性的说法。假托是说它不直接涉及到具体的事物,而包含则是说它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影像,可以包含各种意义。
《易经》中的象征有其来源和用途,并非随意编造的寓言。然而,两汉时期的儒家学者过于拘泥于探究这些象征的来源,导致理解变得僵化不通。自王弼以来,学者们又偏向于直接推断其用途,但这种做法又过于简略而没有依据。这两种方法都偏向于一个极端,不能解决他们的疑惑。以其中一个例子来说,乾卦象征马,坤卦象征牛,这在《说卦》中有明确的记载。马代表健壮,牛代表温顺,这是事物中的常理。但是,如果按照文字去严格对应卦象,例如在《屯》卦中有马的象征但没有乾卦的象征,在《离》卦中有牛的象征但没有坤卦的象征,在乾卦中有六条龙的象征但可能与震卦有关,坤卦中的“牝马”反而可能与乾卦有关,这些都存在难以理解的地方。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牝马:母马。
原文:
是以汉儒求之《说卦》而不得,则遂相与创为互体、变卦、五行、纳甲、飞伏之法。参互以求,而幸其偶合。其说虽详,然其不可通者,终不可通。其可通者,又皆傅会穿凿,而非有自然之势。唯其一二之适然而无待于巧说者,为若可信,然上无所关于义理之本原,下无所资于人事之训戒,则又何必苦心极力以求于此,而欲必得之哉!故王弼曰: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而程子亦曰: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此其所以破先儒胶固支离之失,而开后学玩辞玩占之方,则至矣。然观其意,又似直以《易》之取象,无复有所自来,但如《诗》之比兴,孟子之譬喻而已。如此则是《说卦》之作,为无所与于易。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者,亦剩语矣。故疑其说亦若有未尽者,因窃论之,以为《易》之取象,固必有所自来,而其为说,必已具于太卜之官,顾今不可复考,则姑阙之。而直据辞中之象,以求象中之意,使足以为训戒,而 《易》之象似有三样:有本画自有之象,如奇画象阳、偶画象阴是也;有实取诺物之象,如乾坤六子,以天地雷风之类象之是也;有只是圣人自取象来明是义者,如“白马翰如”、“载鬼一车”之类是也。
白话文翻译:
因此,汉代儒家学者在《说卦》中找不到答案,于是共同创造了互体、变卦、五行、纳甲、飞伏等方法,通过相互参考来寻求答案,并希望能偶然找到符合的解释。他们的解释虽然详细,但那些不能解释通的地方始终无法解释通,而那些能解释通的地方又都是牵强附会,穿凿附会,并非自然而然的解释。只有一两个偶然符合而无需巧妙解释的地方,似乎可信,但这些解释既与义理的本原无关,也对人事的训诫没有帮助,那么又何必费尽心思去寻找这样的解释呢?
所以王弼说:如果意义符合刚健,为什么一定是乾卦代表马;如果爻辞符合顺从,为什么一定是坤卦代表牛?程子也说:理是无形的,所以借助象征来显现意义。这正是他们打破先前儒家学者僵硬支离的错误,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研究辞句和占筮的方法,这是非常高明的。然而,看他们的意思,又似乎认为《易经》的象征没有来源,只是像《诗经》的比兴,孟子的比喻一样。如果这样,《说卦》的创作就与《易经》无关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句话也就成了多余的话。所以,我怀疑他们的说法可能还不完全,因此我私下讨论,认为《易经》的象征必然有其来源,而其解释必然已经存在于太卜官员的记载中,只是现在无法再考证,那么就暂且放下这个问题。我们直接根据辞句中的象征来寻求象征中的意义,以便能够作为训诫。
《易经》的象征似乎有三种:一是本画自有之象,比如奇画象征阳,偶画象征阴;二是实际取自某些事物的象征,比如乾坤六子,用天、地、雷、风等来象征;三是圣人自己创造的象征来阐明意义,比如“白马翰如”、“载鬼一车”等。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互体:指一卦中间四爻互连成一个卦。
变卦:指爻变后所得的新卦。
纳甲:古代占卜术数之一,以月相为纲,以八卦为目配属天干地支进行的占卜方法。
飞伏:指隐伏的未出现的爻和显现的爻之间的关系。
核心内涵:
该段文字对汉代儒家学者解读《易经》的方式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对《易经》象征来源的看法。强调了不应拘泥于字面和形式,而应直接从《易经》的辞句中寻求象征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易经》象征的三种类型,并强调了《易经》的实用性和对人事的训诫作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商君书》原典及白话文

《商君书》也称《商子》,过去一直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读到。现存24篇,是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书》...

by:白泽入世

史记原文及白话文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一直想通读一遍,终于下了决心,可能会有很多错漏之处,还请轻拍

by:诺谊读书

《荀子》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前340年-前245年),名况,字卿,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by:白泽入世

《冰鉴》原典及白话文

晚清名臣曾国藩写了一本识人鉴人的书,名曰《冰鉴》,是他谋略中的重要部分,共七篇,原文只有2269字。“冰鉴”一词,取其以冰为镜,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提出鉴别...

by:白泽入世

《中庸》原典及白话文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至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正式和《大学》、《论语》、...

by:白泽入世

《易经》原典及白话文

《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周易相传为周文王姬昌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所作,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由卦辞和爻辞组成...

by:白泽入世

《孟子》原典及白话文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by:白泽入世

鬼谷子原典及白话文

鬼谷子,姓王名诩,名王,人称“王老祖”,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兵家、道家、谋略家代表人物,还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长于持身...

by:白泽入世

《道德经》原典及白话文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名著之一,主要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文化名著中《道德经》的发布量只次于《圣经》。...

by:白泽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