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十六号线(4) 马连洼,农大南路,西苑

2024-05-20 07:30:0006:22 881
声音简介

本集:北京地铁十六号线 马连洼站,农大南路站,西苑站。

马连洼

马连洼站位于马连洼北路与圆明园西路、永丰路交会处。

马连洼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明代这里是京城西北部的远郊地带,多为荒丘野地,地势低洼,水草丰沛,每至初夏,遍地生长着马莲,郁郁葱葱,一派郊野田园景色。

“马连洼”之得名大约在明末清初,此前史籍中没有提及过。此地因地势低洼且马兰草繁盛,初称“马兰洼”,形成聚落后称“兰洼庄”,后复称“马莲洼”“马连湾儿”。清代此地多为贝子坟地,后开辟为农田,1953年《北京市街巷名称录》称“马连洼村”。

另传,旧时此地村东建有一座村庙,看庙的和尚名叫马连,故俗称“马连寺”,后成聚落,以此为名。早年间村民大多以农事为业。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在南片占地建校,部分村民迁居东北旺村,为海淀区东北旺人民公社所辖村,1984年改设西北旺乡,今为西北旺镇。90年代中后期,这一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一些村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处小区,今属马连洼街道。

农大南路

农大南路站位于天秀路、农大南路与圆明园西路交会处。初设地铁站时,因紧邻肖家河村而称“肖家河站”,后因地处农大南路西段而称“农大南路站”。

早年间这一带多是岗丘,人烟稀少。大约在明代才出现聚落,据传是从山西移民而来的开荒者,最初只是一个无名小村,村中有八户人家,其中五家为萧姓。

当时西山一带泉水众多,顺地势自西向东而流,形成一条小河,尤其是雨季,河水大涨,过青龙桥后向东北而流,形成较宽的河道。因河旁有一村落,且以萧姓人家最早定居,故称“萧家河”,清代被谐音为“肖家河”,该河向东至朱房村入清河。《日下旧闻考》称:“萧家河旧有桥闸,今乃其制,其水由青龙桥来。”

农大,即中国农业大学,其历史起自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21年清华学校(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大学)开办农科学校,30年代筹建农学院,国民政府将圆明园故址的一块土地拨归清华创办农事试验场。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又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农大南侧道路原为土路,后改成柏油路,称“农大南路”,东起信息路,西接天秀路再向南延伸。

西苑

北京叫西苑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指皇家的三海,即北海、中海和南海,因其是北京宫城西面的皇家园林,故名西苑。据清《日下旧闻考》卷21中述:“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

另一个是指区片名。在北京市海淀区中部、昆明湖东。具体位置在颐和园以东、挂甲屯以西、颐和园路以南、宫门路以北地区。这块区域清代称西苑,原是圆明园护军八旗的教军场,所谓教军场,是清代军队日常训练之地,也是校阅军队的地方。北京共有三个大型的教军场,分别是西苑、南苑和北苑。三苑的地理位置相对。其中,南苑和北苑主要是皇家猎场。三苑属南苑面积最大,明朝称做“南海子”,因苑内有永定河故道穿过,形成大片湖泊沼泽,草木繁茂,禽兽、麋鹿聚集,所以也是皇家的狩猎场。

昔日的教军场不见,但西苑作为地名保留至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十六号线

这里是G僧东的个人播客频道,不定时输出他的思想废料,通常是每天。适合大家在吃饭、拉屎、坐车、开车、睡前聆听。

by:G僧东

地铁0号线

地铁0号线:在这座繁华喧嚣都市的深夜里,一杯咖啡,一个故事,一首歌曲,一段旅程,一列每周日晚准时开出的地铁0号线,欢迎你如约来搭乘。

by:酸酸甜甜的李子

坐上北京地铁去打卡(地铁4号线)

在我的这门课程里,我会通过对北京围绕在老城,也就是二环这个范围内的100个点位进行展开,依托历史和POI点,多维度,多视角地向你揭示北京城的过往,并试图用轻松与...

by:金桔果课堂

坐上北京地铁去打卡(地铁2号线)

在我的这门课程里,我会通过对北京围绕在老城,也就是二环这个范围内的100个点位进行展开,依托历史和POI点,多维度,多视角地向你揭示北京城的过往,并试图用轻松与...

by:金桔果课堂

坐上北京地铁去打卡(地铁1号线)

在我的这门课程里,我会通过对北京围绕在老城,也就是二环这个范围内的100个点位进行展开,依托历史和POI点,多维度,多视角地向你揭示北京城的过往,并试图用轻松与...

by:金桔果课堂

坐上北京地铁去打卡(地铁5号线)

在我的这门课程里,我会通过对北京围绕在老城,也就是二环这个范围内的100个点位进行展开,依托历史和POI点,多维度,多视角地向你揭示北京城的过往,并试图用轻松与...

by:金桔果课堂

地铁2034

从2033到2034,地铁依然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核战让世界变成一片废墟,新生物获得了地球的掌控权。最后的人类躲进地铁,为了生存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国家,又...

by:妞妞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