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侵略时不说话,志愿军胜利时跳出来,为何尼赫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如此双标?

2024-05-13 00:20:4420:54 9132
声音简介

印度,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国家。

虽然贵为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但印度作为所谓英属印度的继承者,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就和英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殊关系。

比如,虽然印度在政治上挣脱了英国殖民者的枷锁,但英国长达200多年的殖民统治,英国文明已经无孔不入地影响到了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英语一直以来都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虽然一出口就是浓浓的咖喱味,但却难以掩盖伦敦音带来的贵族气质,这也是时至今日印度常年保持迷之自信,对周边国家不屑一顾的重要原因。

而除了继承了英国的语言和所谓的绅士做派,印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得搅屎棍的精髓。

作为举世闻名的搅屎棍,英国虽然在殖民扩张时期四面出击,在五大洲建立了国土面积高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殖民地,成为比西班牙帝国更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但在欧洲大陆的一亩三分地,为了避免欧洲大陆大陆帝国跨越浅浅的英吉利海峡辣手摧花,英国本着“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挑事精神,为避免欧洲大陆帝国坐大进而威胁英国安全而前赴后继。在英国的努力下,欧洲大陆常年四分五裂,广大欧洲国家对英国的痛恨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而作为青出于蓝的“后浪”,印度早已不满足于在南亚或亚洲的小天地里大展宏图,它要的是整个世界。而关于怎么整,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提出了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不接受二流角色”的目标,于是印度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定位,长期混迹于国际社会的最顶层。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英法两大殖民帝国则彻底泯然众人矣。为了避免英法殖民帝国的死灰复燃,美苏两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争相推动第三世界民族挣脱殖民枷锁自立门户,于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于开花结果,广大亚非拉地区更是掀起了第三世界民族独立的浪潮。

相比于其他国家,因为印度体量较大,更重要的是印度所在的南亚正好是苏联走向印度洋的窗口以及美国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缺口,所以印度从建国的那一刻开始就受到了美苏两国的争相拉拢,国际地位始终高山仰止。

于是被众星捧月的印度也开始了在国际社会上蹿下跳的进程。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突然炮声隆隆,随着数十万朝鲜大军越过三八线,朝鲜内战全面爆发。

自二战结束以来,三八线就成为美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分界线,而美苏的南北对立也让朝鲜从此一分为二。旨在统一朝鲜半岛的内战,无疑破坏了美苏的平衡,尤其是美国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好局面,所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随即操纵联合国通过了谴责朝鲜侵略的决议,并随后组建联合国军登陆南朝鲜。

随着9月15日仁川登陆战的出其不意,朝鲜战争局面瞬间逆转,随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联合国军全面北上。

面对朝鲜江山陆沉,东北岌岌可危的危险局面,新中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毕竟从本质上说,虽然美国表面上针对的是朝鲜,但成立还不足一年的新中国却首当其冲。

1950年9月30日,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活动上,紧随贺词之后的,是周总理异常严厉的警告:“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麦克阿瑟对此置若罔闻,并命令联合国军在1950年10月1日越过三八线北上,并在10月19日占领平壤。

面对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毛主席等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争论。毕竟对面的敌人是武装到牙齿的17国联合国军,而我们一穷二白,根本就没有以少胜多的资本。更重要的是,联合国军的入侵不仅威胁中国,更威胁苏联,那么既然如此苏联为何不仗义出手?

所以大多数领导人不同意出兵,但毛主席不仅早已洞穿了美国想要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入侵东北的野心,更提出了美国从朝鲜、宝岛和越南入侵中国的“三把尖刀”理论,如果联合国军陈兵鸭绿江边,东北乃至全国的局面都将极其被动。

于是在10月2日,毛主席力排众议,起草了致斯大林的报告,表示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到朝鲜境内援助朝鲜同志,只不过电报写完后并未发出。

与此同时,苏联因害怕美苏“将帅见面”采取了“半洗手”策略,也就是不敢与美国正面对抗但又不能不管,但却在国际社会树立“中立”的形象。

而10月8日美国两架战斗机侵入苏联领空并轰炸了海参崴附近的干河机场后,胆战心惊的斯大林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使得联合国军的气焰更加嚣张。

面对苏联靠不住的情况,新中国为了保家卫国,不断坚定出兵反侵略的决心。10月5日,毛主席要求之前驻守在中朝边境的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旋即向朝鲜境内出动。而同一天苏联关于朝鲜问题的会议上,却作出了哪怕放弃北朝鲜,也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的决议。

因为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实在薄弱,因此即便以寡敌众,也必须要得到苏联支持。10月10日周总理亲赴苏联商讨出兵事宜,斯大林虽然同意有偿援助武器,但却不肯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苏联方面表示飞机转场需要两个半月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苏联即便参战,也需要至少两个半月以后。

面对苏联的拉胯,新中国方面更加困难,不得不在10月12日作出了暂缓出兵,13兵团各部原地进行训练的决策。

但问题是联合国军正在疯狂北上,朝鲜方面也已经在10月8日请求新中国出兵。而联合国军的步步紧逼,在威胁新中国的同时也让苏联如坐针毡,如果新中国真的按兵不动,东北危险不假,苏联远东也会处于美国的阴霾之下。所以苏联在10月14日作出决定,将出动16个喷气式飞机团,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得到苏联的承诺,毛主席决定先头部队于17日出动。但紧接着苏联就在16日改变主意,表示只能掩护中国境内目标,无法跨过鸭绿江,被戏弄的新中国不得不在10月17日再度暂缓执行入朝的命令。

而联合国军的疯狂北上,已经不允许新中国继续等待下去,于是10月18日,新中国最终作出即便没有苏联空中掩护也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0月19日晚,彭德怀带领志愿军4个军在鸭绿江边集结完毕,入夜后随即过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序幕。

对于新中国而言,能否在异国他乡以极其劣势的武器装备打败武器精良的17国联合国军,谁的心里都没底。但既然作出了决定,那么毛主席就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

10月25日,志愿军先头部队与联合国军在温井里遭遇,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随后在11月1日的云山之战,志愿军和美军遭遇,取得了首次交锋的辉煌胜利。

到11月5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志愿军歼敌15000多人,稳定了朝鲜战场形势。

而直到见识到了志愿军的恐怖战斗力,斯大林才长舒一口气,并开始兑现此前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到位的空中掩护和淘汰武器。

面对志愿军的神兵天降, 麦克阿瑟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毕竟他在10月15日的威克岛会面上向美国总统杜鲁门打下包票,表示红色中国不敢和联合国军在朝鲜硬碰硬,即便出兵也是送死。所以被打脸后,麦克阿瑟鼓足勇气,精神抖擞地开始继续北上。

面对依然轻敌冒进的联合国军,志愿军第13兵团和刚刚入朝的第9兵团分别在西线和东线全面出击,联合国军在第二次战役中遭到了空前猛烈的暴打,不得不全面溃退到三八线附近,朝鲜战场局势得以彻底扭转。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兴奋挥毫: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百年国耻,一朝得雪,志愿军身体力行地证明:帝国主义并非不可战胜!

第二次战役的惨败,让麦克阿瑟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伤害,因为新中国的不按套路出牌让他的联合国军遭到了无情的惨败,而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否极泰来。

而联合国军的屁滚尿流也让万里之外的西方世界大为震惊,但他们同样拿不出有效对策扭转败局,毕竟志愿军乃至新中国,对他们而言都太过陌生。

不过,杜鲁门似乎还有其他杀手锏,在11月3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杜鲁门表示为了满足军事形势的需要,我们会使用任何武器。

随后杜鲁门的表态被记者添油加醋地表述为“美国可能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反败为胜”,结果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面对可能的核威胁,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其讹诈的本质,于是有了那句“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最后我一定战胜你”的名言。而英国却被美国的所谓表态吓破了胆,毕竟此时的苏联已经成为拥核国家,如果美国在朝鲜半岛核打击苏联的盟友中国,那么苏联会不会在欧洲以牙还牙地打击美国的盟友英国呢?一想到这里,英国上下就惶惶不可终日。于是英国首相艾德礼急忙飞赴华盛顿,同杜鲁门吵了三天的架,最后得到美国不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对于当时的美国政客而言,战争从三八线回到三八线,虽然没赢但也不算输,只要新中国同意停战,西方国家愿意体面地退出朝鲜战场。

从解密的文件来看,当时的杜鲁门政府将外交重心放在欧洲,如果能保住三八线以南的李承晚政权,美国愿意选择抽身。

记得经典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有句经典台词:“公共厕所撒?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当年挑起战争的是你们,现在打不过了就想跑,还“体面”地跑?屁吃多了烧心的吧?

新中国拒绝接受!在第一次战役期间,我国著名外交家吴修权为首的外交小组就曾到联合国,就“美国侵略宝岛案”慷慨陈词,让美国意识到,新中国出兵朝鲜,不仅是维护领土主权的需要,更有重塑大国地位的考量,这也是毛主席力排众议出兵的重要因素。

随后,周总理提出朝鲜停战的三个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必须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二、美国侵略军必须撤出宝岛;

三、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

美国无法接受,因为这等于让美国在远东数年的经营全部归零。而且周总理还拒绝某些国家所谓“先实现停火后实现停战”的提议,更不承认三八线的政治地理意义。说白了,三八线的事,不能美国说了算。

这意味着,新中国在远东已经严重挑战了美国的霸权。

但此时的杜鲁门狼狈不堪,一方面其所在的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惨败,另一方面寄予厚望的麦克阿瑟不仅打仗不行,还在私底下拉帮结派,和共和党眉来眼去。本来指望麦克阿瑟在战场上取胜让共和党扬眉吐气,但麦克阿瑟不仅被打成猪头,还满腹牢骚地抱怨杜鲁门束缚了他的手脚,不让他进攻新中国本土。

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杜鲁门感觉到了众叛亲离的深深忧伤。但令他惊喜的是,二战后受到美国“恩惠”的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竟然开始投桃报李了。

就在杜鲁门威胁可能使用原子弹后,除了英国惶惶不可终日,很多亚非拉国家也害怕得瑟瑟发抖,毕竟鬼知道意外和原子弹哪一个先来。但问题是他们不可能像艾德礼一样跑到华盛顿骂街,所以他们只能另辟蹊径,跑到新中国面前当说客。

12月7日,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向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转交了一份有13个亚非拉国家提出的备忘录,这份倡议的核心是建议先在三八线停火,而后举行一个与朝鲜问题直接相关大国参加的会议,以便协商解决朝鲜战争问题。

从潘尼迦前后奔走的姿态来看,印度无疑就是13国提案的牵头人和发起者。

应该说,半岛和平是我们的衷心希望,但美国不一定这么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印度出于自身安全考虑的立场有点儿偏。

在转交倡议书时,潘尼迦信誓旦旦地表示:这是第三世界国家第一次联合起来提出建议,不能认为是支持美国。假如新中国接受了这个建议,那么今后在国际上将会得到道义上的支持。

乍一听,这句“不能认为”和“我说句公道话”怎么如此相似?而且听潘尼迦的口气好像印度已经掌握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内政外交。

新中国:“我信你个大头鬼!”

12月3日周总理致电正在联合国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指出“美军在东西线均遭惨败,现在美国想骗取停战,好稳住战线,调整兵力,以便再行进攻。”

12月8日,周总理指示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陈家康约见印度大使馆参赞,当面质问:

为什么13国不反对美国对新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为什么13国不呼吁所有外国军队撤离朝鲜?

为什么当初美国打过三八线时,13国屁都不放一个?

为什么13国中还有菲律宾?这是不是意味着交战方可以命令另一方停战?

印度方面哑口无言,而这样的沉默也更坐实了印度想要遵从美国意志实现“假停战,真拖延”的嘴脸。

要知道,解放战争后期,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就曾呼吁解放军先停战,给委员长留出运送物资并整军再战的时间,所以美国并不高明的拖刀计,对我们并没有作用。

而毛主席也彻底认清了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印度的真实嘴脸,本来同为第三世界国家,毛主席认为大部分亚非拉国家是可以团结的力量,毕竟它们在国际社会上奉行中立路线,拥护不结盟政策,而且在当年警告美国时,周总理还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转告美国,足见中国和第三世界尤其是和印度的友好关系。

但从13国提议中毛主席发现很多国家依然与宗主国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彼时的印度虽然和英国关系若即若离,但作为美苏两国的香饽饽,印度有着诸多不自量力的考虑。比如虽然印度当初不支持美国越过三八线,并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但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印度却向联合国军派遣了医疗队。

而在战场陷入焦灼时,印度又积极奔走参与调停。只不过同样立国不久的印度虽然继承了英国的大量遗产,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和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但依然没有在美苏之外自成一派的实力,所以印度最终选择左右逢源、两头通吃。

只不过,在美国明显强于苏联的情况下,和美国打成一片无疑更能凸显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印度的拉偏架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此时的印度还在趁新中国鏖战朝鲜的时刻在青藏高原疯狂蚕食我国土地,两面三刀的伎俩玩得非常溜。

所以,新中国在怒怼印度等国后,随即列出了我们的停火条件:

一、只要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负责劝说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回国;

二、实现朝鲜战争和平解决,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1步是有限期的停火并付诸实施,为继续谈判做准备;第2步是联系政治问题谈论停火全部条件,包括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的步骤和方法;美国武装力量撤出宝岛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必须得到保证。

任何一条,美国都无法接受,因为美国虽然想停战,但政客不想放弃这么多到手的利益。而和政客不同的是,灰头土脸的军方一直希望反败为胜,他们没有想过真正停战,想要的只是一个喘息之机,等到喘气完毕,联合国军将会立刻反扑,进行猛烈报复。

所以战争还要继续,本来根据彭德怀的设想,第二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需要至少三个月的休整时间,毕竟部队极度疲劳,而且更要命的是随着战场形势的猛烈变化,志愿军的战线被迅速拉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构建后勤补给。

但为了不给联合国军以喘息之机,毛主席作出了越过三八线并乘胜追击的命令。

1950年12月31日,第3次战役正式打响,联合国军再度被打得溃不成军,印度主导的所谓十三国提案也最终沦为笑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狗都比我过得好

印度的双标做法真让人费解。

静夜史 回复 @狗都比我过得好

正常,因为这个国家本身就不正常!

猜你喜欢
不爱说话

这是Shang第一次尝试电音风歌曲,同时邀请到好友肖老师的合作,结合欢快的曲风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夏日海边的凉爽与活力。

by:华语音乐

不想说话

无聊翻书读诗,一个人。

by:娱论复杂

不想说话

一对青梅竹马的师兄妹,跟着师父修道,道术半桶水呢,师父突然不见了,大约是被捉走了?哎!反正,找吧,一路坎坎坷坷,但是运气爆棚哦!真相到底如何,那就,看吧...

by:罗十壹

请不要说话

专辑名:请不要说话歌手:良音制噪/陈又又...

by:华语音乐

不会说话Radio

这是一档志存高远的俗气播客,奋斗的目标是让一群人有衣穿、有房住、老来有伴、老有所依,自由呼吸,让尊严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by:香槟超新星II

不爱说话的人

习惯在心里隐藏事情,从我内心角度,哪怕至今,也认为,人的话语修饰残缺,逃脱责任,试探、诱导、威压、摧毁;后来年龄增长,懒得去自我化解和包容,善用言语斗转世界,泄...

by:华语音乐

别吃了不会说话的亏丨说话的艺术

【内容简介】生活中,许多人并不是败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败在了说话上。有时候,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一句言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by:天下书盟精品图书

伯爵的侵略指南

【内容简介】经济的发展向来离不开外资企业的注入。引进外资投入,发展罗斯特的经济成为了威尔斯家族的首要方针。在罗斯特城你可以看到一辈子都看不到的景象。这里有贩卖机...

by:凤箫声动有声故事

你不说话也很甜

幸娓碍于公司利益,要去跟传说中那个拽天拽地黑白通吃的冷血大腕相亲了。结果进门就看到露着纹身姿势无比浮夸的俞至炎——左青龙右白虎中间夹个米老鼠。这人......怕...

by:炽天使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