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l 汴河曲: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2024-04-30 21:38:2410:30 61
声音简介
怀古诗,咏史诗,这二者有什么异同呢?
汴河曲 唐代: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译文: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行人啊千万别望向长堤上的美景,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惆怅。

注释:

⑴汴水:汴河。唐人习惯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

⑵宫阙:宫殿。这里指汴水边的隋炀帝行宫。已成尘:已经成为断壁残垣。尘,尘土。

⑶长堤:绵长的河堤。堤,河堤。

⑷愁杀人:把人都愁死了,形容过于发愁。

《汴河曲》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汴河周边的景色,全诗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委婉曲折,感情深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第,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初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间。后官至礼部尚书。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长于七绝,以写边塞诗知名。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汴河怀古其二 唐代: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看云时

怀古诗,咏史诗,这二者有什么异同呢?鉴史戒今具体理,借古伤今盛衰情。

猜你喜欢
李益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出身甘肃[2]李氏姑臧房,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

by:假说真听

甘南藏族自治州-河曲马场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从县城包车往返,约50元。

by:恋景旅行APP

荒江女侠l武侠l行侠仗义l免费专辑lAi制作

《荒江女侠》初于一九二八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连载,写方玉琴为报父仇,而与岳剑秋并辔江湖的传奇故事。本书首创男女二侠双双闯荡江湖的模式,对后世的武侠小说影响很深...

by:Oh没有梦想的咸鱼

行己所爱 爱己所行

生活中的美有很多种,唯有这人间烟火气能温柔整个世界世界安静,听我唱歌

by:西西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