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0 (易阳老师主讲)律诗讲义第三讲

2024-05-01 22:23:1141
切换 - 音频
00:00:00 / 00:00:00
声音简介

易阳格律诗第三讲(通识课):律诗的起承转合不是唯一之法

     讲义整理兼主讲:易阳(2023年12月12日)

我此前讲义里没有讲“起承转合”的问题,因为最初此法是总结律诗的写法,但不是所有律诗都用此法,而且此法是最初级的蒙学之法。这次有人提到“起承转合”,正好讲到律诗,我们就来谈一谈。

     一、“起承转合”只是一种写作经验的总结

       为什么我没讲到过“起承转合”,一是我选的例子大都不是按起承转合来写的,而是我认为这只是写诗作文的一个术语,如同“凤头、猪肚、豹尾”一样,是人们总结出来的对诗文结构层次安排的一种概括性说法。虽然这种说法适用于大多数诗文,但不是所有的诗文都是这种方法。

       作为术语,“起承转合”这一说法是在元代出现的。    

元代范德机《诗法》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率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后来许多文人对此作出详细的解释和发挥,基本上都是围绕写诗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变化、怎样结尾来展开的,形成了一套写诗作法。

李绅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也体现了这种结构章法:“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还有,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模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的秋兴八首同样也是,比如其中的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起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转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合
   

 词曲也是一样,也可以体现“起承转合”的章法,比如李清照写伤感主题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起。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承。知否?知否?——转。应是绿肥红瘦。 ——合。

     “起”是个话头,是定基调;

“承”是承接前面的话题,自然地按顺序往下说;

“转”是制造波澜,有点故意往远处扯,但内在联系含在里面,是按照逻辑关系的“围”的形式;

“合”是话题不能太远,要往回收,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二、“起承转合”能概括所有写作现象吗?

        这种比较固定的谋篇方法能概括所有的写作现象吗?显然不能。

不论写什么,也不论怎么写,只要合理,只要能打动人心,完成既定的抒写任务就是好文章。写诗一样。

创作的丰富性是任何一种写作模式都难以概括的。
    
       我不反对把“起承转合”视为律诗一种有效的结构方法,我只是说它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写作现象,仅此而已。

比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写了四个景色,对仗可谓相当工整,可是有没有“起承转合”呢?完全没有。

    还有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符合“起承转合”吗?显然不符合。作为忧国忧民的杜甫,当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时,那感情喷涌而出,一泻千里,既没有“转”,也没有“合”。

由此看来,诗性结构对于“起承转合”是有选择性适应,这里面的奥妙在于抒写的性质,是叙事还是抒情?

 
、要正确认识“起承转合”这一结构规律

按理说,“起承转合”作为一种结构方式还是具有经典意义的,起码它概括了按照事物逻辑发展的写作规律。

诗性思维本就不完全是逻辑思维,对写诗来说,除了起承转合,还应该允许有不完满的“起承”、“起转”、“起合”等等,甚至还有根本就不具备这种关系的抒写。

大千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诗写的丰富性,情感的展现需要挣脱一切形式的桎梏,因为情感的表达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古人早就说过: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

当然,诗歌起于意象,意象是诗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诗歌意象的有序跳跃和内在逻辑是诗人必 须面对和解 决的问题。这一点我们的确应该注意。

作业:按起承转合之法写一首五律,题目《途中遇雨》。诗中要有造境,有写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