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巴战争时,美国为何密约中国出兵?事后才懂当年有多凶险

2024-05-04 05:52:0208:06 111
所属专辑:文史江湖
声音简介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就说印度这个国家吧,一直是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瞅不明白,可人家却自认为是“十里八乡最俊的后生”。

之所以印度会变成如此模样,许多大神都进行过分析,笔者不重述了,因为笔者要从另一个角度入手,这就是:制衡工具,终被制衡。

何为制衡工具?举个例子,蒋介石对白崇禧不放心,可偏偏还必须要重用,咋办?这就涉及到制衡了。于是蒋介石先是让胡琏归白崇禧指挥,后又是宋希濂入局华中。而胡琏和宋希濂,说白了就属于蒋介石的制衡工具。

懂了这点,再看印度,自独立后就开始吼:我既不拜苏联,也不归美国,我就是不结盟运动的大哥。但事实是如此吗?根本就不是,所谓人在江湖。

当时的江湖是美苏争霸,地球上有一个算一个,谁也逃不掉。而所谓的不结盟,无非是掩盖印度“称霸南亚”的雄心或说野心而已。

这点应没啥疑问吧?否则就没法解释,为啥印度招惹咱中国——由于中国打赢了抗美援朝之战,盖过了印度的风头,就趁中国发生困难,想一举重掌“不结盟运动”的大旗,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股势力。

也就是这一战惨败之后,印度不再喊“不结盟运动”了,彻底进入“美苏争霸”这个江湖,自愿沦落为了制衡工具。以至于如今,虽莫迪虽各种口号震天,各种横跳捞油水,却就是无法摆脱这命运。

也许看到这,有人还不理解,那么笔者依然是用历史说话:只要看懂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一切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在印度独立时,英国就玩了一把制衡术,这就是印巴分治,让两个有矛盾的地方没事互掐,如此一来英国就还能发挥作用,捞好处等。其实巴以冲突,也是当年英国这样搞出来的——无非后来实力不济了,不得不将主导权给了美国。

所以这才出现了当今很好玩的一幕——巴以冲突下,英国跟着美国出军舰护航,却是天天被胡塞武装狂抽……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说巴以冲突了,继续咱的主题。

正是因有了印巴分治,才导致了巴基斯坦跟印度的矛盾就一直没停过。先是1947年,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双方爆发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果印度胜了,占据了克什米尔的五分之三左右。

随后就是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了。说实话这一次印度是被动方,甚至都不想打,为啥?1962年刚惨败,正在疗伤,若这一次印巴战争再败了,估计印度非内爆了不可。

但奈何当时印度是美苏宠儿,即,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想让印度制衡中国。所以美国放弃了巴基斯坦,这才有了巴基斯坦转向中国。并最终在中国严厉警告下,印度不得不见好就收。

也就是说第二次印巴战争,由于印度取得了优势,一下子觉得自己又行了。毕竟,有美苏两霸支持和武装,印度自信心不但回来了,还开始爆棚——这里就要插一句,许多人都说:印度会起飞啥的,其实这都是没看清历史脉络。

若印度能起飞,早在此刻就开始了。须知因朝鲜战争和制衡苏联和中国的需要,日本被美国武装和支援后,很快就起来了。西欧各国更是这样,美国为了制衡苏联,实施马歇尔计划,也很快复活。

而印度当时,则是美苏两霸为了制衡要独立自主的中国,进行全面支援和武装,结果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却还在那里喊“印度崛起”……啥都怕历史这面镜子去照。

不论怎样吧,打赢第二次印巴战争后的印度,自信心爆棚了。六年后,即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便再次爆发。

引爆点依然是克什米尔地区,但这一次印度变聪明了,盯上了东巴基斯坦。即,印度为了解除地缘危机,防止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决定第一目标是拆分巴基斯坦。

为此印度制定了三个目标:分解东西巴基斯坦、消灭巴基斯坦的主力部队、占领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

可惜一贯是理想很美,现实却残酷,印度终究是“制衡工具”。而此刻的江湖却已非昔日可比,美国深陷越战,跟苏联的斗法中处于劣势,不得不跟中国和解。

印度则事实上站队苏联,因此第三次印巴战争开始后,美国就要求印度不许打,否则我断了你的援助,同时还动用了土耳其、约旦等国,支援巴基斯坦。

说白了就是,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我的对手是苏联,如今扛着有点吃力,已是不能再下场阻止了。若印度此刻坐大,则等于苏联势力坐大,因此必须要阻止印度。哪料印度却根本不听,继续打。

这一下美国着急了,咋办?于是一眼就看见了中国。就这样在当年12月10日,基辛格秘密会见了中国驻联合国大使黄华,很直白告知,美国军舰正前往孟加拉湾,吨位比在那里的苏联军舰大。

至于中苏边界,我们有卫星在那里,苏联的一切都不是秘密,所以:“如果中国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局势对自身安全是种威胁,如果要采取行动保卫其安全,美国将反对其他国家干预中国的事。”

说白了就一句话:密约中国出兵,我们提供安全保障!那么结果如何?被中国拒绝了。公认的理由是,当时条件不允许。但实则却是此事太凶险。

因为,一旦中国答应了出兵,那就证明,有沦落为“制衡棋子”的危险,这点都应懂得,一贯是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就会接踵而来。

须知,对于美苏双霸来言,制衡棋子从来都是,即是我的,也是你的,就看怎么用。也就是说,美国能让中国出兵对冲印度,那么未来也能轻松的让印度对冲中国。所以才说很凶险。还别不信,印度如今不还是这样吗?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美国就拉着印度又是搞印太战略,又是“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表面上看,似乎风生水起一般,实则依然还是“制衡棋子”的作用。

若当年中国答应美国出兵了,那么中印矛盾早已不可控,绝非如今这种,相对可控的“小打小闹”程度,必会牵扯我们极大精力,甚至会身不由己的,也如印度一样成为“制衡棋子”。

所以,当年中国拒绝美国密约出兵,不仅只是“条件不够”这一点原因,同时更不是要放弃巴基斯坦——随后我们就用自己的方式,逼迫印度住手了!

就这样,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东巴基斯坦虽被印度成功分离,但西巴基斯坦却保住了。同时,印度也没完成全面占领克什米尔地区的目标——这就是制衡棋子,终被制衡,搞得印度才变成了如今这模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印巴战争

印巴分治后印度,巴基斯坦之间发生的3次战争

by:云起伏牛山

复燃的冰川:印巴战争1965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对英国殖民者的不懈斗争,1947年8月14日到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宣告独立。对于这来之不易的独立,印巴两国从一开始并...

by:彦歆之声

印度对华战争

这是一部外国人写的《印度对华战争》,作者是英裔澳大利亚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他是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的权威专家。撰写过大量有关中印边境战争的报道。在1959年...

by:幽兰讲经史

印度对华战争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是澳大利亚人,一九二六年出生于伦敦。曾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一九五五年进入《泰晤士报》当外交记者,后派往该报华盛顿办事处工作。...

by:Nonogram

印度对华战争

中印边界争端是二十世纪中叶国际关系史上富于戏剧性的一段。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亚洲的两个伟大的新共和国,尽管政治性质不同,似乎已经走上和睦合作的道路,但后...

by:ZOUYH

三次别离

【内容简介】两代人的和解,两种文化的融合父母的离异迫使年少的倪馨悦离开上海来到美国。父亲倪晖的绝情在她幼小的心灵上造成极大的伤害,跟母亲田霄的两年别离,又让她...

by:漫听丨燕语呢喃

三次别离

作家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的旅美作家章珺的长篇小说《三次别离》讲述的是跨太平洋的移民故事。来自中国的田霄和女儿倪馨悦(乳名悦悦)在美国建立起新的家园,母女两代...

by:七月小姐姐丨

二的三次方

这是一档由漫喜利喜剧工作室出品的播客节目,同名2的3次方漫才专场全国巡演中。老实人小黑第一代抖音b站网红演员王俊霖前笑果编剧/艺人演员小镟讲脱口秀的酒吧老...

by:漫喜利工作室

中印战争纪实|免费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在我国刚刚度过国内严重经济困难、国际上反华势力及其猖狂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正义自卫战争。在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

by:涵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