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又涨了,意不意外?别着急,后面的“意外”还多着呢

2024-05-07 11:01:2203:43 160
声音简介

玉米这是学起了生猪,玩起了“昙花频现”的游戏,一会儿涨了,涨了没几天又跌了,然后跌了没几天又再次上涨。

这要放到生猪领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早就习惯了,只是玉米还不适应,尤其是节后玉米再次走低以后,情绪也再次摔在了地上,结果没想到转眼就又涨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别着急,因为接下来的“意外”还多着呢!

第一个是玉米见底的信号越来越强。

虽然说玉米行情表面上看不温不火,但是实则暗藏玄机。

虽然之前市场也一直在说玉米跌得差不多了,但是终归也没有什么确切的信号,多半也是猜,但是前不久玉米就还跌进了“1元时代”,所以市场这东西,没谱,光靠主观去推测基本没有什么用。

但是随着这次玉米的波动,见底的信号反而越来越明了了。

五一期间其实大部分地区都企稳,但是唯独山东反应激烈,原因之前说了好几遍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但是跌归跌,跌了几天马上就涨了,这也说明持粮主体对持续降价的抵触非常强烈。

虽然很快又跌回去了,但是马上又涨起来了,说明市场博弈在加剧,玉米筑底信号在变强,而后续再下跌的空间就着实有限了。

第二,随着粮权逐渐转移,玉米将越来越坚挺。

之前的玉米是脆弱的,当然现在也是,但是随着购销接近尾声,粮权发生转移后,贸易主体对行情的变化应对能力要更强,再加上前期收购的玉米包括综合成本等算下来并不低,所以随着粮权的转移,玉米将表现得越来越坚挺。

但是可没说要涨,也不敢说要涨,因为需求端依旧是不温不火,深加工虽然需求还可以,但是走货压力也渐渐显现,部分企业原粮累库比较明显,所以收购的积极性也就有所下降。

而猪价还是老样子,节后又跌了,所以饲料企业也还是大稳小动。

玉米流通不起来,所以想要上涨依旧难度很大。

第三,政策或要“动手”。

小麦涨了,大家都知道,这是政策在发力了。两个“停拍”发下来,小麦的供应起码就少了近一半,之前压在小麦身上的大山立刻轻松了许多。

而玉米这个样基本和小麦如出一辙,即唯有政策才能挽玉米之既倒,所以市场也期盼着,政策的春风也早点吹到华北市场。

而在五一节前,其实市场的传闻就已经满天飞了,但节后是否能落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四,更“意外”的是,在二季度末及三季度初期,玉米存在上涨预期。

这主要是基于养殖端的趋势及替代的缩量。

肉眼可见,这个五一虽然猪价表现平平,但是要明显好于清明,再加上4月猪价频频走低,而五一还出现了连涨,只是幅度不大,但这说明生猪市场正在快速修复。

另一方面,4月猪价这么一跌,把二次育肥以及压栏的积极性给跌没了,于是不少大猪被挤出,也为后续的市场腾挪空间。

而需求端小麦价高,基本退出了替代,而之前进口玉米也明确受到了限制,不排除后续也会限制进口谷物替代流入市场的量,所以玉米也基本进入到了一个需求修复的阶段。

经过长时间的磨底,以及随着生猪市场的好转,玉米有望搭上这顺风车。

虽然说五一以后,玉米市场仍然很混乱,但是这就好比是黎明前的黑暗,撑过去或许就是光明。

更多农业热点,欢迎关注“新农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玉米人

《玉米人》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开创人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品,堪称艺术精品。故事的主线是印第安人与土生...

by:婉卿讲书

玉米说车

汽车、说车、选车、购车

by:婚礼主持人玉米

小玉米童谣

土生土长的北京小妞,目前六岁,从小喜欢朗读,希望大家喜欢!

by:京城宇哥01

北方的玉米地

北方的玉米地作者:高惠臣在北方它是我的偶像根根枝干是挺直的脊梁绿色的叶子被风一吹是无数的旗帜在飘扬长城内外黄河两岸青纱账内掀起过抗日地声浪倭寇被这无边的海洋淹没...

by:西北汉_9M

玉米兔的故事

宝妈给孩子的第一本随机原创亲子故事嘻嘻给孩子讲的时候就试着录下来给更多孩子分享!每次被孩子缠着继续编故事的我,越来越有成就感,希望把快乐和我的奇思妙想玉米兔的旅...

by:怀旧之声

玉米须子杂谈

我是一个活了几十年的北京大妞,继承了北京人好侃山的优秀品质,对啥都有看法、看见啥都想聊两句,俗话说得好啊,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儿别往心里搁。心里有话就要说出来,...

by:老玉米须子

玉米熊放学小报

在太阳系外银河系的边缘有个玉米星球,玉米熊就生活在这里。除了在自己的玉米实验室里面捣鼓东西,玉米熊给整个星球种满玉米。玉米熊可以随手解救孩子们的不快乐,也可以让...

by:生活漫游指南

玉米儿的杂货铺

记录我在喜马拉雅学习每周完成的作业、认真完成的试音文件,以及其他日常~

by:椒盐玉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