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各国瓦解苏联,美国在粮食战争中接连取胜!遇到中国会怎样?

2024-05-07 19:39:0108:29 36
声音简介

战争不一定是刀枪的碰撞,有时候控制了对方的粮食,等同于扼其喉咙,对方也只得束手就擒。

这种战术在美国那里屡试不爽,他们通过粮食扶持政策,把日本、智利、意大利、法国等通通变成自己小弟,在冷战时期的“粮食战争”中,又将强大的苏联打得溃不成军。

可当他们对中国故技重施时,却傻眼了!

美国粮食控制

民以食为天,再强的国家如果粮食受制于人,就没什么主权可言。二战后的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战败国,日本的主权转移到了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手里。麦克阿瑟原以为只要展现足够的威信,日本就会乖乖听话。后来的一场饥荒,改变了他的想法。

饥荒爆发时,麦克阿瑟只愿给日本民众下发一点点食物,能尝到味儿,却吃不饱。

日本民众饿得难受了,知道横竖都一死,倒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暴动此起彼伏地发生了。

麦克阿瑟知道不让他们吃饱,难以对日本进行长期稳定的控制,于是连夜给美国国会发电报,只有寥寥几字:“要么给我面包,要么给我枪炮。”

美国国会选择了前者,1946年1月,一艘装满面粉的轮船驶进日本港口,开启了对日本的粮食控制之路。

饥荒过去后,被饥饿折磨过的日本人,有了囤积粮食的习惯。

都有存粮了,以后还怎么控制?麦克阿瑟深知这点,于是引导日本政府征粮,只留下百姓维持生命的口粮,其它全部收归国库。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爆发,美国为了有更多的小弟对抗苏联,大开国库,将粮食赊给了法国、意大利、智利等国家,前提条件是这些国家愿意制衡苏联。

可二战的影响逐渐过去,各国的生产纷纷恢复,哪有那么多的粮食缺口。面对这一现状,美国不得不出动第二套粮食控制计划——更为“好心”的粮食援助。

对付日本,美国专门为其成立一个“营养改善协会”,派出营养师们无偿到日本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告诉涉世未深的孩子们,米饭会致癌。

三人成虎,这种假得不能再假的谣言,从“专家”口中说出来,传着传着成真了,日本人本以米饭为食,大米不能吃,只能吃美国的面粉了。

就这样,原本靠自给自足摆脱控制的日本,再次因愚蠢被控制住了。

对于同样自给自足的智利,美国采用的是低价出售粮食的政策。

当美国粮食进入,智利民众很乐意为这些较便宜的外来品掏钱,本国的粮食只得被市场淘汰。

就这样,智利对美国的粮食依赖性逐渐升高,产生严重通货膨胀,当它们醒悟过来时,为时已晚。

美国靠着手握全球四大粮商,成功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粮食贸易。

即便是能与他抗衡的苏联,最后也败在粮食战争之下。

美苏三次粮食战争

与美国角逐世界霸主的苏联,一直存在一个很大的硬伤,那就是粮食问题。

这一问题持续到赫鲁晓夫上台后才有所好转,为了种出更多的粮食,赫鲁晓夫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展了拓荒农耕运动。

这个运动就是将那些没有被利用的土地全部开垦成庄稼地,在开始几年,粮食收成还不错,出现了大幅增长。

可这种只注重粮食产量,不重土地保护的做法,很快破坏了土壤,造成荒漠化问题,粮食再度减产。

百姓没有足够的粮食充饥,政府只得掏了家底,将宝贵的黄金用于对外购买粮食。

连黄金储备都动用了,美国很快就察觉到苏联的粮食问题,于是趁机向苏联提出交易,用苏联低于市场价的石油,来换取美国的粮食。

苏联的粮食危机算是得以缓解,但也对美国的粮食产生了依赖,并且失去了大量的能源收入,得不偿失。

1964年,新上任的勃列日涅夫改变了旧日的粮食政策,本来有望从中破局,可1972年那紧随其后的自然灾害,再次对苏联农业造成巨大冲击。

为了避免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苏联对外做了虚假宣传,称1972年是很大的丰收年,国内粮食多得吃不完。

这样离谱的宣传,美国倒是信了,他们通过卫星以及侦查手段,得到了苏联农作物覆盖面积的信息,发现苏联的粮食真的多。

可他们不知道,苏联地里个大粒多的粮食,其实是空心的。

美国没有准确判断,当苏联向国际市场低价采购大量粮食时,认为这是控制住苏联的重要机会,于是大量向苏联倾售粮食,导致少赚了30亿美元。

不过苏联的大量采购行为,很快暴露了国内粮食现状,美国了解后,对其实施了粮食限制。

1980年美国里根政府上台,对苏联实行“逆向石油冲击”策略,通过增加对苏联粮食出口,控制住苏联粮食命脉。

接着在经济与政治上施加压力,比如与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合作,增加石油产量,从而降低市场油价。

苏联的经济收入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石油,油价下跌,经济出现很大下滑。

以前只是粮食不够,现在钱也没了,苏联内部开始动荡,美国趁机煽动苏联加盟共和国开展独立运动,这也为苏联之后的解体埋下祸根。

中美粮食战

虽然美国在粮食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但在中国却碰了壁,作为千年的农业大国,中国的粮食一直坚不可摧,丝毫没有可乘之机。

直到我国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美国终于找到机会,将一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甩到中国面前,称想要加入世贸组织,就必须签了它。

这是一份不平等条约,大概内容是中国必须开放对美国小麦的进口,还要取消大豆配额制。

所谓的配额制,就是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这种制度取消,美国廉价的转基因大豆就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市场,我国本地大豆卖不出去,只能减少种植。

等我国大豆种植减得差不多时,美国又对外宣称大豆欠收,要减少出口份额。

美国大豆数量减少,价格也跟着上涨了,原本只需要2300元一吨,如今4400才能买到,价格直接翻倍。

美国大豆价格水涨船高,国内又买不到足够多的大豆,粮油厂家不得不花重金去购买天价美国豆。

这些厂家买得差不多时,美国又开始降低大豆价格,许多的大豆砸在手里,国内粮油厂家不得不倒闭歇业。

在大豆战中,美国再次取得了胜利,他们又乘胜追击,将矛头对准我国小麦。

这一次,不知是美国自己愚蠢,还是以为中国愚蠢,他们竟不加创新地照搬之前的套路,开始炒作小麦的价格。从2005年到2008年,小麦价格直接翻了3倍,比当年大豆涨价还狠。

小麦不同于大豆,他是人们主要的粮食,这样的涨价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显然美国是在孤注一掷,赌中国会不会再次上当。可没想到,任凭国际风起云涌,我国的小麦也只涨了0.7倍的价格。

四大粮食商这时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大量收购我国的小麦,试图将我国小麦买到缺货。

可是他们很快就傻眼了,无论想要收购多少,我们都能拿得出来,完全没有缺粮的迹象。

就在美国手足无措时,他们得到了消息,中国的储备粮足够让14亿中国人吃一年,想买空是不可能的。

直到这时,美国才知道是在自讨苦吃,白白损失了上千亿美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苏联军队的瓦解

苏联红军(Краснаяармия)是由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伏龙芝等人缔造的,全称为苏联工农红军,是1917年至1945年间苏联陆基和航空武装力量的统称,...

by:嘿我会发光

钦努阿•阿契贝《瓦解》

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尼日利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

by:王廷志_4o

芯片陷阱|《美国陷阱》姐妹篇|解密美国如何控制、瓦解他国高科技企业

金普斯是全球领先的芯片卡制造商,每年生产超过10亿张卡。金普斯在37个国家和地区运营,在全球设有11个生产工厂和4个研发中心。马克·拉叙斯是金普斯的创始人,他花...

by:中信书院

苏联美学演义

尝试将有关苏联美学方方面面的价值,传递给对它有兴趣的人们

by:机核网GADIO

瓦解焦虑丨商业模式升级必修课

本课程解析了当下企业家面对跨界打劫和营销困局所产生的焦虑,总结了世界百年企业炼成的方法和从古至今中国商业大成功者的成功秘笈,剖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曾出现过的商业...

by:一路听天下官方

各国首都

介绍世界各国首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特色,政治军事,日常生活等。带您足不出户,走遍世界,领略天南海北!世界这么大,和我一起转一转~!

by:雪燃狐

苏联解体亲历记:美国驻苏联大使亲历大国崩溃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作为苏联蕞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di一现场带领...

by:多云下的蛋

苏联1991

【内容简介】铁与血的暴君,东欧的壁垒,苏维埃拯救者,君士坦丁堡主人,第三罗马光复者,北方的新沙皇,车臣的噩梦,自由世界绞肉机,以及红色政权领导人,根纳季·伊万诺...

by:F小横

苏联卫国战争:《钢铁苏联》

谨以此作品致敬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八周年中国小伙子林杰因为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1941年夏天的苏德战场。他如何在残酷的东线战场生存下去?又是如何率领自己的...

by:说书者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