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版书家庭的故事

2024-05-08 00:44:3639:36 43
声音简介

三年


月白风淸之夜,漁火隐現,孤舟远客。“忽聞江上琵琶声,”这嘈嘈切切之音,勾引起的是无限的凄凉。繁灯酣宴,酒肴狼籍,絮語瑣切,高談惊座,以箸击桌而歌,若醉,若醒,这歌声所引起的是燠暖繁华之感。至若流泉淙淙,使人有崇洁之意,松风颯颯,令人生高曠之思,洞簫幽細,益增午夜的靜悄,胡琴低昂嗚咽,奏出难消的愁緒,这些声調都是可知的,現世的,是現世的悲欢,是現世的愉悶,是現世的情怀。独有在沈寂寂的下午,紅紅的午日晒在东墙,树影花影交錯的印在地上,而街头巷尾,随风飘来了一声半声的盲目的算命先生的三弦声,这簡单而熟悉的錚錚当当之声,将勾引起你何等样子的心緒呢?这心緒是不可知的,是神秘的,是渺茫的,是非現世的。这錚錚当当的簡单而熟悉的三弦声,仿佛是一个白衣天使的幽微的呼喚,呼喚你由現世而轉眼到第二世界,呼喚你由狹窄的小室而游心于曠燕无边的原野。这錚錚当当的簡单而熟悉的三弦声,仿佛是运命她自己站在你面前和你叨叨絮絮的談着,你不能避开了她的灰白如死人的大而凄惨的脸,你不能不听她那些淡泊无味而单調的語声。呵,这錚錚当当的簡单而熟悉的三弦声,虽只是一声半声,由街头巷尾而飘来你的書室里,却使你受伤了,一枝两枝无形的毒箭,正中在你的心。

誰都曾这样的受伤过,就是十七嫂的麻木笨重的心里,也不由得不深深的中了一箭。她茫然的,抬起板涩失神的眼来,无目的地注在墙角的蛛网上,这蛛网已破損了一角,黑色的蜘蛛,正忙着在修补。桃树上正滿綴着紅花。阶下的一列美人蕉,也盛放着,紅色、黃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微笑。天井里石子縫中的蒼苔,还依旧的蒼綠。花台里的芍藥,也正怒发着紫芽。十七嫂离开这里的故家,不覚的已經三年了。如今重来时,家里的一切都还依旧,天井里的一切都还依旧,只有她却变了,变了!这短短的三年,使她由少女而变为妇人,而无忧无虑的心,乃变而为麻木笨重,活溜溜的眼珠,乃变而板涩失神,微笑的桃紅色的脸乃变而枯黃,憔悴,惨悶。这短短的三年,使她經历了一生。她的一生,便是这样的停滞了,不再前展了,如一池死水似的,灰蓝而秽浊的停儲着。她这样茫然的站在天井里。由街头巷尾随风飘来一声半声算命先生的三弦声,便在她麻木笨重的心里,也不由得不深深的中了一箭。运命她自己似乎正和她面对面的站着。

“姑姑,快来看,新娘子回来了!”她的一个五岁的侄女,圓而紅潤的脸上微笑着,由大厅里跑跳了来向她道。她的小手,强塞入她姑姑的手里,“姑姑,去看,快去。新娘子还带了紅紅金金的許多匣子东西回来呢。”

她渺茫的,空虛的,毫无心緒的,勉强牵了这个孩子的小手,同到前面大厅里来。

新娘子是她的第三弟媳,前三天方才娶进門的。她自出嫁后,三年中很少归宁到两天以上。这一次是破例,因为有了喜事,所以四嬸,她婆婆,特别允許她多住几天。

十七嫂在九岁时,她母亲曾有一天特别的叫了一个算命先生进門,为她算算将来的运命。錚錚当当的三弦声,为小丫头的叫声“算命的,算命的,”而中止。小丫头执着盲目的算命先生的探路竹棒的一端,引了他进来。他坐在大厅的椅上說道:“太太,要替誰算命?男命?女命?”

她母亲道:“是女命。九岁。屬虎。七月十六日生。”

算命先生自言自語的念了許多人家不懂的术語后,便向她母亲道:“太太,我是喜欢說直話的,有凶說凶,有吉說吉,不能瞎說騙錢,太太,是么?这命可是不大好,命中注定要克……太太,这命,双亲都在么?”

“父亲已故,母在。”

“是的,命中注定要克父。不要出嫁得太早,二十四五岁正当时。出嫁早了,要克子。太太,这命实在硬。太太,我是喜欢說直話的,有凶說凶,……”

小丫头仍旧領了这瞎子出門。錚錚当当的三弦声又作了,由近而漸远,漸漸的消失于街头的喧声中。这时,天井里几树桃花正盛开着,花台里的芍藥,正怒发紫芽,而蜘蛛也正忙着在墙角布网。十七嫂带着紅紅的一个苹果脸,正在阶前太阳光中追逐着一只小黑猫。她毫不罣念着她未来的运命。煩恼她的,只有:她的一双耳片,还隐隐的作痛。前天她母亲才請隔壁的顧太太替她穿了耳环孔,紅色的細綫,还挂在孔中。顧太太的手不会发抖,短短的針,很俐落的便在粉嫩的耳片中穿过了。当时并不覚得怎么痛,所以戚串和邻居都喜欢請她穿女孩子們的耳环孔。十七嫂的两个姊姊,也都前后由顧太太的手,替她們穿了耳环孔。她是她家里最小的女孩,顧太太穿了她的耳片后,要等她家第二代的女孩子們长成后,才再有这个好买卖呢。

春天,秋天,如在北海上面溜冰的人似的,很快的,很快的一个个滑过去了,十七嫂不覚的已經二十岁,这正是出嫁之年,也許已經是太迟了些。十七哥这时正由北京学校里毕业回家。四叔和四嬸忙着替他找一房好媳妇,而十七嫂遂由媒婆的撮合,做了十七哥的新娘子。

新房里放着一张大銅床,是特别由上海买来的,嶄新的綠罗帐子,方整的张在床架上。两只白銅的帐鈎,光亮亮的勾起了帐門。帐眉是綉了許多、許多花的紅色緞子,还有两个綉花的花篮式的飾物,悬了帐門两边。桌子、椅子、衣架、皮箱、鏡櫉、鏡框,都是嶄新的,几乎可以聞得出那“新”味来。窗前的桌上,放着一对高大的錫烛台,上面插着写着金字的大紅烛,还放着几只嶄新的茶碗茶杯。床底下是重重迭迭的堆着大大小小的金漆的衣盆、脚盆之类。这房間一走进去便覚得沈沈迷迷的,似有无限的喜气,“新”气。

四嬸看待新娘子又是十分的細心体貼。新少奶长,新少奶短,一天到她房里总有七八趟。吃飯时,总要把好菜拣在她碗里;“新少奶不要客气,多吃些菜。”早上,十七嫂到上房問好时,她总要說:“新少奶起得这末早!沒事不妨多睡睡。”

十七嫂过門一个月后,四叔便署理了天台县。四叔在浙江省做了二十年的小官僚,候补的賦閑的时閑总在十二三年以上;便放出差来也是苦差,短差,从沒有握过正印。这一次的署理天台县正堂,直把全家都喜欢得跳起来,四嬸竟整三天的笑得合不攏嘴。她在飯桌上說道:“都是靠新少奶的福气!”

她过門的第三个月,又証明了有孕在身。这使四嬸格外的高兴。她說道:“大房媳妇,娶了几年了,还不生育一男半女;新少奶过門不久,便有了身。菩薩保祐她生了男孩子,周家香火无忧了!”

她自此待十七嫂更好,更体貼得入微;“新少奶要保养自己,不要劳动。要吃什么尽管說,叫大厨房去买。”

晚上厨子周三到上房問太太明天要添什么菜时,她在想好了老爷少爷要吃的菜后,总要叫李媽去問問新少奶要吃什么不。新少奶总回說不要,然而四嬸却自作主张的吩咐道:“周三,明天为新少奶买一只嫩鷄,淸燉。燉好了叫李媽送到她房里。好菜放在飯桌上,你一箸,他一箸,一会兒便完了,要吃的人反倒沒份!”

她每天到新少奶房里去的时間更多了,坐在窗前的椅上,絮絮叨叨的談着家常細故,訴說八嫂的不敬婆婆,好吃懶做。又問問她家中的小事。看她桌上放着正在綉花的鞋面,便道:“样子眞好!誰画的花?新少奶眞有本事。”临出房門,便再三的吩咐道:“不要多做事,不要多坐,有事叫李媽、张媽做好了,不要自己劳动。”

十七嫂是过着她的黃金时代。八嫂面子上和她敷敷衍衍,背地是窃窃絮絮的妒駡着:“也不知是男是女?还只三四个月,便这末娇貴?吃这个,吃那个,好快活!婆婆也不象婆婆的样子,只是整天的在媳妇房里跑!也不知是男是女?便这么爱惜她!”

十二月,雪花飘飘揚揚的落了滿屋瓦,滿天井。四叔正忙着做他的五十双寿。这是他生平最热閙的一次寿辰。前半个月,合家便已忙碌起来。前三天,家前已經搭起紅色的牌坊,大天井上面是搭盖了明瓦的天篷。請了衙門里的两位要好的师爷,經理賬房里的事。送礼的人,紛至沓来。十几个戴着紅纓帽,穿着齐整的新衣的底下人,出出进进,如蛺蝶之在花丛中穿飞着。几个亲戚們也早几天便来做客了,几个孩子,全身嶄新的紅衣、綠衣,在大厅里,天井里,跑着笑着,或簇集在一块看着挑送进来的礼担。火腿是平放在担中,鷄屈伏在鞭炮紅烛之間,鴨子伸出头来,呷呷的四顧着;間或有白色的鵝,头頂着紅冠,而长項上还围了一圈紅紙;間或有立在地上比桌子还高的大面盆、大饅头盆,盆上是装飾着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等故事中的米面做的人物。暖寿那一夜,已有十几桌酒席。大厅上,花厅里,書房里,坐滿了男客;而新少奶的房里,四嬸的房里,八嫂的房里,也都拥挤着太太們,小姐們。紅烛十几对的高烧着。大厅里,花厅里,書房里,紅紅的挂滿了寿幛、寿联、寿屏。本府张大人也送了一軸紅緞幛子来,而北京做着侍郎的二伯,也有一对寿联寄来。上席时,鞭炮燃放了不止数万,震得客人耳朵几聋,連說話也听不見。門外是雪花飘飘揚揚的落下,而这里是喜气融融的,暖暖和和,一点也不覚得是冬天,一点也不覚在下雪。第二天是正寿,客人更多了,更热閙了,連府尊也很早的便来拜寿,晚上是三十桌以上的酒席,連大天井里也都摆滿了桌子。包办酒宴的是本城最大的一个酒馆,他們已有三四天不做别的生意,而专力来筹备这周公馆的寿宴。残羹剩酒,一砵一碗的送給打杂的吃,大爷們,老媽子們还不屑吃这些呢!

四叔滿脸的春风,四嬸滿脸的春风,十七哥滿脸的春风,十七嫂也終日的微笑着,忙着招呼客人,連八嫂也在长而愁悶的脸上显着笑容。老家人周升更是神气旺足的,大呼小叱,东奔西走,似乎主人的幸福便是他的幸福,主人的光荣,便是他的光荣。

直到了深夜,很晏很晏的深夜,客人方才散尽,而合家的人都輕松的舒暢了一口气,如心上落下一块石头。这繁华无比的寿辰是过去了。

第三天,彩扎店里来拆了天篷彩坊去,而天井角里还紅紅的堆积了无数的鞭炮的残骸和不少的瓜子壳、梨皮。

四嬸又在飯桌上說道:“新少奶的福气眞好,今年一进門,老爷便握了正印。便見这样热閙的做寿。今年,福官(十七哥的小名)也要有好差事才好。明年,小娃娃是会笑会叫公公了,做寿一定更要热閙!”

果然,不到半个月,十七哥有差事了,是上海的一家公司找他去帮忙的。虽然不是什么頂好的差事,而在初出学校門的人得有这样的事做,已經很不坏了。忙了三四天的收拾行李,十七哥便动身赴上海了。

四嬸含笑的說道:“新少奶,我的話沒說錯么?說福官有事,便眞的有事了。新少奶,你的福气眞好!”

这时,十七嫂的脸上是紅潤的,肥滿的,待人是客客气气的,对下人也从不叱駡。她还是一个新娘子的样子。四嬸常道:“她的脸是很有福相的。怪不得一娶进門,周家便一天天的兴旺。”

然而黃金时代却延长了不久,如一块紅紅的刚从爐中取出的热鉄浸在冷水中一样。黃金时代的光与热,一时都熄灭了,永不再来了。

四叔做五十大寿后,不到二月,忽然覚得胃痛病大发。把旧藥方撮来煎吃,也沒有效驗。請了邑中几个有名的中医来,你一帖,我一剂,也都无用。病是一天一天的沉重。他終日躺在床上呻吟着,有时痛得翻来滾去。合家都沉着脸,皺着眉头。一位师爷荐举了天主堂里的外国人,說他会看病,很灵驗。四嬸本来不相信西医西藥,然到了中医治不好时,只好沒法的請他来試試。他来了,用听筒听了听胸部,問了問病状,搖搖头,只开了一个藥方。說道:“这病难好!是胃里生东西。姑且配了这藥試試看。”西藥吃下去了,病痛似乎还是有增无已,仿佛以杯水救車薪,一点效力也沒有。

病后的八九天,大家都明显的知道四叔的病是无救的了。連中医也搖搖头,不大肯开方了。电报已拍去叫十七哥赶回来。

正当这时,不知是誰,把十七嫂幼时算命先生算她命硬要克什么什么的話传到周家来。八嫂便首先咕嚕着說道:“命硬的人,走一处,克一处,公公要有什么变故,一定是她克的!”四嬸也听見这話了。她还希望不至于如此。然而到了病后十天的夜里,四叔的症候却大变了,只有吐出的气,沒有吸进的气,脸色也灰白的,两眼大大的似釘着什么看,嘴唇一张一张的,似竭力要說什么,然而已一句話都不能說了。四嬸大哭着。周升和师爷們忙着預备后事。再过半点鐘四叔便死去了。合家号啕的大哭着,四嬸哭得尤凶,“老爷呀,老爷呀!”双足頓跳着的哭叫。两个老媽子在左右扶着她。小丫头不住的絞热手巾給她揩脸。沒有一个人敢去劝她。

在一“七”里,十七哥方才赶回来。然而他說:“那边的事太忙了,不能久留在家。外国人不好說話,留久了,一定要換人的!”所以到了三“七”一过,他便回到上海去。

家里只是几个女人。要賬的紛至沓来。四叔虽說是做了一任知县,然而时間不长,且本来亏空着,娶十七嫂时又借了錢,做寿时又多时了錢,要塡补,一时也塡补不及。所以他死后,遺留的是不少的債。連做寿时的酒席賬,也只付了一半。四嬸一听見要賬的来便哭,只推說少爷不在家,将来一定会还的。底下人是散去了一大半。

在“七”里,每天要在灵座前供祭三次的飯,每一次供飯,四嬸便哀哀的哭,合家便也跟了她哭。而她在絕望的、痛心的悲哭間,“疑虑”如一条蛇似的,便游来鑽进她的心里。她愈思念着四叔,而这蛇愈生长得大。于是她不知不覚的也跟随了八嫂的意見,以为四叔一定是十七嫂克死的。她过門不一年,公公便死了,不是她克死的还有誰!“命硬的人,走一处克一处!”这話几乎成了定論。而家中又紛紛藉藉的說,新娘子顎骨太大,眼边又有一顆黑痣,都是克人的相。且公公肖羊,她肖虎。羊遇了虎,还不会被克死么?于是四嬸便把思念四叔的心,一变而为恨怨十七嫂的心,仿佛四叔便是十七嫂亲自执刀杀死一样。于是終日指桑駡槐的发閑气,不再进十七嫂房間里閑坐閑談。見面时,冷板板的,不再“新少奶,新少奶”的叫着,不再問她要吃什么不,也不再拣好菜往她的飯碗里送。她肚子很大,时时要躺在床上,四嬸便在房外駡道:“整天的躱在房里,好不舒服!吃了飯一点事也不做,好舒服的少奶奶!”有时她要买些鷄子或蹄子燉着吃,便拿了私房的錢去买。四嬸知道了,便叨叨罗罗的駡道:“家用一天天的少了,将来的日子不知怎样过?她倒闊綽,有錢买鷄买鴨吃,在房里自自在在的受用!”

十七嫂一句句話都听得淸楚。她第一次感到了她的无吿的苦恼。她整天的躲在床上,放下了帐門,幽郁的低哭着,滿腔的說不出的冤屈。而婆婆又明譏暗駡了:“哭什么!公公都被你哭死了,还要哭!”

新房里桌子、椅子、橱子、箱子以及金漆的衣盆、脚盆,都还新嶄嶄的:而桌上却不見了高大的錫烛台与写着金字的紅紅的大烛,床上却不見了綠罗帐子,而用白洋布帐子来代替,綉了許多許多花的紅緞帐眉以及花篮式的飾物,也都收拾起来。走进房来,空洞洞的,冷淸淸的,不复如前之充滿着喜气。而她終日坐在、躺在这間房里,如坐臥在愁城中。

在这愁城中,她生了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当她肚痛得厉害,稳婆已經叫来时,四嬸忙忙碌碌的在临水陈夫人香座前,在覌音菩薩香座前,在祖宗的神厨前,都点了香烛,虔誠的祷吿着,許願着,但願祖先、菩薩保祐,生一个男孩,母子平安。她心里担着千斤重的焦急,比产妇她自己还苦悶。直等到呱的一声,孩子堕地,而且是一个男孩子,她方才把这千斤担子从心上放下,而久不見笑容的脸上,也微微的耀着微笑。稳婆收生完毕后,抱着新生的孩子笑祝道:“官官,快长快大,多福多寿!”而四嬸喜欢得几乎下泪,不再吝惜賞錢。十七嫂听見是男孩,在惨白如死人的脸上,也微微的現着喜色。自此,四嬸似乎又看待得她好些;一天照旧进房来好几次,也許比前来得更勤,且照旧的天天的問:“少奶要吃什么不呢?要多吃些东西,奶才会多,会好!”“明天吃什么呢?蹄子呢?鷄呢?淸燉呢?紅烧呢?”然而这关切,这殷勤,都是为了宝宝,而不是为了十七嫂。譬如,她一进房門,必定先要叫道:“宝宝,乖乖!讓你婆婆抱抱痛痛!”而她的买鷄买蹄子,也只为了要奶多,奶好!

宝宝只要呱呱的一哭,她便飞跑进十七嫂的房門,說道:“宝宝为什么哭呢?宝宝别哭,你婆婆在这里,抱你,痛你,宝宝别哭!”而宝宝的哭,却似乎是先天带来的习慣,不仅白天哭,而且晚上也哭。靜沈沈的深夜,她在上房听見孩子哭个不止,便披了衣,走到十七嫂房門口,說道:“少奶,少奶,宝宝在哭呢!”

“晓得了,婆婆,宝宝在吃奶呢。”

直等到房里十七嫂一边拍着孩子,一边念着:“宝宝,乖乖,别哭,别哭,猫来了,耗子来了,睡吧,睡吧。”念了千遍百遍,使孩子漸漸的无声的睡去时,她方才复回到上房寬衣睡下。

“少奶,少奶,宝宝为什么又哭个不停呢?”她在睡梦中又听見孩子哭,又披衣坐起了。

十七嫂一边撫拍得孩子更急,一边高声答道:“沒有什么,宝宝正在吃奶呢,一会兒便好的。”

每夜是这样的过去。四嬸是一天天的更关心宝宝的事,十七嫂是一天天的更憔悴了。当午夜,孩子哭个不了,十七嫂左拍,右撫,这样騙,那样哄,把奶头塞在他嘴里,把銅鈴給他玩,而他还是哭个不了时,她便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低低的說道:“冤家,要磨折死了我!”而同时又怕婆婆听見,起来探問,只好更耐心耐意的撫着,拍着,騙着,哄着。

母亲是脸色焦黃,孩子也是焦黃而瘦小。已是百日以上的孩子了,还只是哭,从不見他笑过,从不見他高兴的对着灯光望着,呀呀的喜叫着,如别的孩子一样。

有一夜,宝宝直哭了一个整夜。十七嫂一夜未睡,四嬸也一夜未睡。他手脚乱动着,啼哭不止,摸摸头上,是滾燙的发烧。四嬸道:“宝宝怕有病呢,明早叫小兒科来看看。”

小兒科第二天来了,开了一个方子,說道:“病不要紧的,只不要見风,吃了藥,明天就会好些。”

藥香达于全屋。煎好了,把黑黑的水汁,倒在一个茶碗里,等到温和了,用了一把小茶匙,捏了孩子的鼻子,强灌进口。孩子哭着,掙扎着,四嬸又把他的手足把握住。黑汁流得孩子滿鼻孔,滿嘴边。等到一碗藥吃完,孩子已是奄奄一息,疲倦无比,只是啼哭着。

来不及再去請小兒科来,而孩子的症候大变了。哭声漸漸的低了,微細了,声带是哑了,小手小足无力的顫动着,一双小眼,光光的望着人,漸漸的翻成了白色,遂在他婆婆的臂上絕了呼吸。

十七嫂躱在床上,帐門放下,在嗚嗚的哭着,四嬸也哭得很伤心。小衣服一件件穿得很整齐后,这个小小的尸体,便被装入一个小小的紅色棺中。这小棺由一个襤褸的人,挾在臂下拿去,不知抛在什么地方。整整的两天,十七嫂不肯下床吃飯,只在那里忧郁的哭着。她空虛着, 十分的空虛着,仿佛失去了自己心腔中的肝腸,仿佛失去了一切的前途,一切的希望。她看見房里遺留着的小鞋、小衣服,便又重新哭了起来,看見一頂新帽,做好了他还未戴过一次的,便又触动她的伤心。从前,他的哭声,使她十分的厌恶,如今这哭声仿佛还在耳中响着,而他的黃瘦的小脸已不再見了。她如今渴要听听他的哭声,渴要抱着他如从前一样的撫着,拍着,哄着,騙着,說道:“宝宝,乖乖,别哭,别哭!猫来了,耗子来了,睡吧,睡吧。”而她的怀抱中却已空虛了,空虛了,小小的身体不再給她抱,給她撫拍了。有一夜,她半夜醒来,仿佛宝宝还在怀抱中,便叫道:“宝宝,乖乖,吃奶奶吧,别哭,别哭!”她照常的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中撫拍着,而仔細的一看,手中抱的却是一只枕头而非她的宝宝!她又低声的哭了半夜。这样的夺去她的心,夺去她的希望,夺去她的灵魂,还不如夺去她自己的身体好些!她覚得她自己的性命是很輕渺,不值得什么。

四嬸也在上房里哭着,而宏大的哭声中还夹着不絕的駡声:“宝宝呀,你的命好苦呀!活活的給你命硬的媽媽所克死!宝宝呀,宝宝呀!”

而十七嫂的命硬,自克了公公,又克子后,已成了一个鉄案。人人这样的說,人人冷面冷眼的望着她,仿佛她便是一个劊子手,一个謀杀者,旣杀了父亲,又杀了公公,又杀了自己的孩子,連邻居,連老媽子們也都这样的断定。她的脸色更焦黃了,眼边的黑痣愈加黑得动人注意,而活溜溜的双眼,一变而乾涩失神,終日茫然的望着墙角,望着天井,如有所思。連小丫头也敢頂冲她,和她斗嘴。

她房里是不再有四嬸的足迹。她不出来吃飯,也沒有人去請她,也沒有想到她,大家都只管自己的吃。还亏得李媽时常的記起,說道:“十七少奶呢?怎么又不出来吃飯了?”

四嬸咕嚕的說道:“这样命硬的人,还装什么腔!不吃便不吃罢了,誰理会到她!不食一頓又不会餓死!”吓得李媽不敢再多說。

她閑着无事,天天闖邻居,而說的便是十七嫂的罪恶:“我們家里不知几世的倒楣,娶了这样命硬的一个媳妇!克了公公,又克了兒子!”

她还把当初做媒的媒婆,駡了一个半死。又深怪自己的疏忽魯莽,沒有好好的打听淸楚,就聘定了她!

十七哥是久不回家,信也十分的稀少。但偶然也寄了一点錢,給母亲做家用,而对于十七嫂却是一文也沒有,且信里一句話也不提起她,仿佛家里沒有这样的一个媳妇在着。

这一天,三伯的五哥由上海回来,特地跑来問候四嬸。四嬸向他問长問短,都是关于十七哥的事:近来身体怎样?还有些小咳嗽么?住的房子怎样?吃得好不好?誰烧的飯菜?有在外面胡逛沒有?她很喜欢,还特地叫八嫂去下了一碗肉絲面給五哥吃,十分的殷勤的看待他。

五哥吃着面,无意的說道:“十七弟近来不大閑逛了,因为有了家眷,管得很严,……”

四嬸吓得跳了起来,紧紧的問道:“有家眷了?几时娶得小?”

五哥晓得自己說錯了話。临行时,十七哥曾再三的叮囑他不要把这事吿訴給家里。然而这时他要改口已經来不及了。只好直說道:“是的,有家眷了,不是娶小,說明是两头大。他們俩很好的过活着。”

四嬸說不出的难过,連忙跑进久不踏进門的十七嫂房里,說道:“少奶,少奶,福官在上海又娶了亲了!”只說了这一句話,便坐在窗前大桌边,哭了起来。十七嫂怔了半天,然后伏在床上哀哀的哭着。她空虛干涩的心又引起了酸辛苦水。

四嬸道:“少奶,你的命眞苦呀!”刚說了这一句,又哭了。

十七嫂又有两整天的躲在床上,帐門放下,忧郁的低哭着,飯也不肯下来吃。

她自公公死后,不曾开口笑过,自宝宝死后,終日的愁眉苦脸,連說話也不大高兴。从这时起,她却覚得自己的地位是更低下了,覚得自己眞是一个不足齿数的被遺弃了的苦命人,性命于她是很輕渺的,不值得什么。于是她便連人也不大見,終日的躲在房里,躲在床上,帐門放下。房間里是空虛虛的,冷漠漠的,似乎是一片无比黑暗的曠野。桌子、椅子、柜子,床下的衣盆、脚盆都还漆光亮亮的,一点也不曾陈旧,而他們的主人十七嫂却完全变了一个人。短短的三年,她已經历了一生,甜酸苦辣,无所不备的一生!

她是这样的憔悴失容,当她乘了她三弟結婚的机会回娘家时,她母亲見了她,竟抱了她大哭起来!

墙角的蛛网还挂着。桃树上正滿綴着紅花。阶下的一列美人蕉也盛放着,紅色、黃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笑着。天井里石子縫中的蒼苔,还依旧的蒼綠。花台里的芍藥也正怒发着紫芽。短短的三年中,家里的一切,都还依旧,天井里的一切,都还依旧,只有她却变了,变了!

她板涩失神的眼,茫然的注視着黑丑的蜘蛛,在忙碌的一往一来的修补着破网。由街头巷尾随风飘来一声半声的簡单而熟悉的錚錚当当的三弦声,便在她麻木笨重的心上,也不由得不深深的中了一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家庭的故事》公版书

郑振铎反映现实的小说主要收在《家庭的故事》中,这些小说创作于不同时期,按内容也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写于“五四”运动后,表现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困惑与情趣的,另一类...

by:一吸一呼哦

免费|家庭的故事|公版书

目录猫风波書之幸运淡漠失去的兔压岁錢五老爹王榆三姑与三姑丈九叔三年五叔春荆病室元蔭嫂的墓前赵太太

by:渲星_声艺

颜氏家训丨家庭教育教科书家风典范丨中华书局白话经典

《颜氏家训》是一部深受人们欢迎的传统百科全书,记载了诸子的教诲、古文的精巧,以及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等。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字句精密,极富智慧,教诲睿智,...

by:中华书局经典之声

革命先辈家书家训丛书(3本组套)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革命先辈家书家训丛书》共3册,收录革命领袖、革命先辈、开国元帅和革命英烈书信130多封,...

by:中青文电子书

家庭的故事:郑振铎著【公版书】

《家庭的故事》是近代郑振铎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旧式家庭中的种种悲剧,作者在本书《自序》中提及书题命名缘由时说到:"许许多多的悲剧,还不都是这些...

by:灿灵灵

家庭的故事 | 经典公版书

中国的家庭,是一个神妙莫测的所在,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旧式家庭中的种种悲剧。从这几篇的故事中或可以略略看出这个神妙莫測的将逝的中国旧家庭的片影吧。

by:蔓草兮兮

枭雄袁世凯:家书家训与侧面人生

√督朝鲜,抚山东,直入内阁,十数载纵横捭阖,终成枭雄霸业√卖康梁?欺孙黄?波诡云谲,八十天洪宪帝制,枉留茶余笑谈√前有清廷百年基业,后有民国燎原之势,夹缝...

by:小彬彬爱听书

(免费)家庭的故事/经典公版书

郑振铎(1898-1958)撰。短篇小说集,收十一篇。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旧式家庭中的种种悲剧。作者在本书《自序》中言及书题命名缘由:“我不曾写过什么小说。这一个集...

by:Xing0215

【免费】家庭的故事│经典公版书

郑振铎短篇小说集。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旧式家庭中的种种悲剧。

by:伊娃一帆

【免费】家庭的故事|经典公版书

郑振铎(1898--1958)撰。短篇小说集。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旧式家庭中的种种悲剧。这些小说创作于不同时期,按内容也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写于“五四”运动后,表现...

by:宁沐_瑾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