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浪潮中的上海,凭什么占据全国近六成份额?

2024-05-08 02:31:0115:37 45
声音简介

第4214期三川汇文化产业

点上方蓝字「三川汇文化产业」关注并星标

在国内演出界素有“全国演出看上海,上海演出看剧场”之说。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音乐剧演出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共举办了9960场演出。其中,上海以5888场的辉煌战绩领跑全国,占据了近六成市场份额。不仅凸显了上海在全国演艺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更彰显了上海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亚洲演艺之都的雄厚实力。

作者 | 小军哥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三川汇文化产业

近日,备受关注的2024上海演艺发展论坛在上海广播艺术中心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为主题,汇聚了众多知名演艺团体和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上海向成为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迈进,并见证了上海在全国音乐剧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音乐剧演出场次高达9960场,其中上海就占据了5888场,占全国近六成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近四年来,上海音乐剧票房和上座率持续攀升,人均票房更是达到了2224元的新高度,人均观演频次也高达4.24场。那么,上海音乐剧为何可以一枝独秀?其繁荣背后隐藏着哪些成功经验?

一、从全国音乐剧市场透视上海的地位

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早期称作“音乐喜剧”,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演变而成,融入了现代音乐风格和表演元素,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舞台艺术形式。20世纪90年代末,音乐剧开始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并形成区域化小众化市场。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上海大剧院堪称国内音乐剧演艺市场的领头羊。从2002年《悲惨世界》的21场精彩演出,到2003年《猫》的53场盛况,再到2005年《剧院魅影》震撼的100场演出,以及2010年以后引进的诸如《狮子王》《妈妈咪呀!》等欧美经典中文版剧目,都在上海和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响,也推动了国内音乐剧制作水平的提升。

△2002年《悲惨世界》上海演出海报

近年来,随着国内观众对音乐剧的兴趣日益浓厚,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均呈现出显著增长。据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8年,我国音乐剧演出场次5年复合增长率达12.8%。但整体演出市场仍然相对小众。2018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规模514.11亿元,票房收入3.43亿元,仅占市场总收入的5%左右。其中,上海的音乐剧市场占到全国市场34%,票房收入相当于北京、广州、深圳之和。

在此背景下,上海作为国内音乐剧市场先驱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2019年,上海文化广场等演出机构通过推出“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等举措,以不足200万元的投资“孵化”了77个剧本和3部原创新剧《对不起,我忘了》《生死签》《南唐后主》,推动了原创力量的崛起和华语音乐剧的发展,为全国音乐剧市场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与此同时,上海市围绕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目标,对上海大剧院、文化广场、黄浦剧场、中国大戏院等39个剧场和展演空间进行区域整合,构建起“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成为沪上最具标志性的演艺集聚区。2019年底,上海市崇明区政府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共建的全国首个“中国音乐剧产业基地”也正式落户上海,吸引了合翮文化、海笑文化、开心麻花等国内11家音乐剧出品公司入驻。

△上海原创音乐剧《南唐后主》剧照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音乐剧演出场次达到了2655场,与前年相比增长了5.4%;市场规模达到了7.21亿元,同比激增60.94%;观众总数达213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其中,上海音乐剧演出场次752场,吸引观众72万人次,票房收入1.4亿元,分别占据了全国音乐剧市场份额的28.33%、33.8%和19.42%。可以看出,上海在音乐剧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随后的几年里,音乐剧市场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出现阶段性波动。但进入2023年之后,线下演出市场逐渐回暖,音乐剧市场数据实现了强劲增长。据《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音乐剧累计演出场次9960场,其中上海举办场次高达5888场,占全国演出场次数近六成。这一数据不仅突显了上海在全国音乐剧演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也彰显了上海作为“音乐剧之都”的强大实力。

二、上海音乐剧为何可以一枝独秀?

据三川汇文化产业深入梳理分析,与其他城市相较而言,上海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除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外,更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一是得益于早期与国际接轨。上海作为海外音乐剧进入中国的先行者,自2002年起便积极引进海外精品音乐剧,至2010年后更是尝试出品欧美经典音乐剧的中文版,加深了国内观众对音乐剧的理解,为后续的音乐剧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的精彩演出与中国原创剧目在上海集中公演,使上海演出市场首次突破2万场,音乐剧在其中大放异彩。

2011年世博会闭幕后,上海文化广场完成复建,并率先打造以音乐剧演出为主的专业剧场。这一举措不仅为音乐剧提供了更优质的演出环境,也吸引了大量优秀音乐剧作品来到上海。随着上海音乐剧市场的不断成熟,上海文化广场持续举办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并于2019年升级为“国际音乐剧节”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

△“2024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海报

二是得益于成熟的政策环境。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音乐剧产业的发展,2017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实施了每年演出场次达到4万场的宏伟计划。2019年上海市文旅局更是将发展100家演艺新空间列为重点工作,并制定了《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为演艺新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保障。

2021年初,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上海市政府再次强调扩大演艺大世界和演艺新空间的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致力于建设国内外一流的“名作首演地”文化地标,加快形成驻演和独演品牌。2024年4月,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公布了新一轮100家上海演艺新空间,这些空间遍布上海14个区,形成了国内密度最高的剧场群。

三是得益于接受度不断提高。随着国内外经典音乐剧与原创音乐剧在这里竞相上演,观众对音乐剧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上海的音乐剧演出场次和观众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之一,上海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完善的演艺产业链,不仅为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也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从演出数量和活跃度来看,上海无疑是国内音乐剧演出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3年,上海音乐剧演出场次从853场增长至5888场,占全国市场比例从34.6%提升至59.1%,五年内增长了近六倍,充分展现了上海音乐剧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和消费潜力。除此之外,2023年上海大型演唱会城市票房稳居榜首,剧场演出也位列全国前列。

四是得益于完善的人才机制。针对音乐剧行业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中国音乐剧综合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通过整合学校创新资源和社会优质资源,促进艺术资源与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上海原创制作和国际化巡演储备了大量音乐剧人才和主创团队。

同时,上海市还将“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纳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政策在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间,国家艺术基金累计立项资助音乐剧项目73项,资助资金总额达到2.8亿元,其中上海音乐学院等驻沪艺术类高校的立项率和资助总额均居全国前列。

△上海2024“音乐剧歌唱大赛”现场

三、上海距离“音乐剧之都”还有多远?

美国的纽约有世界闻名的百老汇,英国的伦敦有历史悠久的西区,韩国的首尔则有充满活力的大学路,在这些经济繁荣的城市中都拥有一个独特的演艺核心区,而在中国的上海,演艺大世界便是最典型的代表。据数据显示,演艺大世界不仅汇集上海超过70%的专业剧场,更是承载了90%以上的新空间音乐剧演出,已然成为上海音乐剧的核心阵地。

国内而言,上海在打造“音乐剧之都”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演艺大世界内音乐剧产业的聚集和发展,显示出上海音乐剧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然而,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等国际知名音乐剧市场相比,上海在多个方面仍有待提升,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对接和学习借鉴。

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音乐剧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虽然上海音乐剧规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处于国内音乐剧市场的领先地位,但与伦敦西区或纽约百老汇相比,上海音乐剧市场仍处于持续培育阶段。例如,纽约百老汇每年有数百部音乐剧上演,吸引数百万观众,票房收入达到数十亿美元。

此外,对标国际一流演艺集聚区,在演艺场馆建设方面上海同样存在不小的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海有各类演出场馆100多家,而纽约有420家,伦敦约有214家,巴黎有353家,东京有230家。相比之下,上海的音乐剧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其次,在剧目创新方面,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强原创音乐剧的创作和孵化。目前,国内音乐剧剧目主要包括原版引进的音乐剧、国外音乐剧的中文版和国内的原创音乐剧三大类。其中,海外原版引进的音乐剧占据我国音乐剧票房的大头。虽然近年来上海推出了诸如《山海经》《我要你》等多部优秀原创作品,但与伦敦西区或纽约百老汇的《猫》《悲惨世界》等经典音乐剧相比,在剧目创新、制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再次,在市场竞争方面,上海的音乐剧市场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多个城市的竞争。在国内,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也在积极发展音乐剧产业,与上海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在国际上,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首尔大学路等城市音乐剧市场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上海的音乐剧市场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通过举办音乐剧节展、开展全球合作等手段,提升本土音乐剧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从产业链整合来看,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等域外城市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音乐剧产业链和庞大的观众群体,相比之下,目前上海的音乐剧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但在创作、制作、演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整合和优化上还需要加强。例如,通过与其他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和完善产业链体系。与此同时,在演出形式方面,上海还可以尝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等新型音乐剧演出形式,提高音乐剧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结语

综合上述对比来看,上海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等国际知名音乐剧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未来,通过加强剧目创新、提升制作水平、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以及完善产业链等措施,上海有望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音乐剧市场,成为全球音乐剧市场的重要一极。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千节一面”,如何打造优质独特的音乐节?

文旅部刚认定的40个双效统一演出项目,详细介绍来了!

演出市场新观察:2024年的变革与展望

推荐收听

五一档电影15亿收官,有人逆势赚翻,有人黯然退场

电商平台跨界微短剧,一场“剧情带货”的创新实验

深度数据解读 | 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把旅游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

高端酒店进化论:从网红打卡到旅游目的地

当AI成为造谣者:揭秘新闻业AI识别技术的生死较量

动物园的逆袭之路:从“遛娃胜地”到“青年乐园”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三川汇文化产业】已运维4000多期,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三川汇文化产业】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三川汇文化产业」,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无花果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移动浪潮

农业革命把人类从游牧部落变成城市居民,并为诸如希腊和罗马等大城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带来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机械化经济。接下来……移动革命将改变商业运作...

by:石菊

人口浪潮

现代世界所经历的深远变革是人口结构的变迁,未来人口转型将再次引发全球经济版图的巨变。无需假谁之手,“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

by:南杉fm

摇滚浪潮

那个年代啊。

by:歌单精选集

浪潮与孤岛

人生来是寂寞的,赤条条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行走一世,最后又孤单地走了,如同幻梦一般。人们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痛苦着自己的痛苦,与这个世界...

by:尧阿尧_SoMo

浪潮式发售

没有客户渠道,没有高额预算,没有庞大团队,也能让产品和服务一上市就卖翻天!

by:勇哥说区块链

浪潮直播回放

你的晚安,有我守护

by:浪潮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