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婆村儿-关学曾

2023-06-06 17:48:0904:25 5168
声音简介

        北京琴书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曲艺剧种之一,已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琴书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北京琴书源于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区的五音大鼓,又名单琴大鼓、扬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唱腔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转圜自然的风格技巧,旋律简洁,创造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的唱法,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艺术特点。
中文名 北京琴书 起    源 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区的五音大 知识保护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别    名 单琴大鼓、扬琴大鼓 使用乐器 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 流行地域 北京、天津、河北。
        北京琴书是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形式是一人站唱,以左手敲击铁片,右手执鼓楗击扁鼓,伴奏乐器为扬琴和四胡。它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板式有快、慢、架、散,极大丰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众喜爱,并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早期的曲目以长篇大书为主,后来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与琴师吴长宝多年合作,唱腔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转圜自然的风格与技巧对北京琴书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的唱调,有疾有缓。其曲目转为短段,多以现实题材为主。
        北京琴书的曲调接近平谷调,只是板式全用一板三眼。早期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有《七国演义》、《回龙传》等十余部;短篇唱段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以《考神婆》、《一锅粥》较为有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追命禅师

关老爷子唱的好有感觉。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北京琴书·关学曾

北京琴书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曲艺剧种之一,已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琴书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

by:河蚌曲艺

北京琴书--关学曾

关学曾与常年合作的琴师对“琴书”的唱腔、板式、表演进行了改良,唱腔上吸收了“乐亭大鼓”和“单弦牌子曲”的腔调;板式上由原来的三眼一板发展为慢板、快板、散板等;唱...

by:曲艺相声资料档案馆

关学曾北京琴书专辑

关学曾(1922年8月1日-2006年9月27日),男,满族,原名关士清,出师后取艺名"学曾",是"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北京琴书创始人。关学曾生前曾任北京曲艺...

by:尽在尘烟中

北京琴书 琴书泰斗关学曾

早年间,京南一带流行一种民间俗曲,叫犁铧调。到清朝中后期,发展成五音大鼓,名家翟青山在演唱上极受欢迎,后又唱起了长书,他仅用扬琴伴奏,即改名单琴大鼓。关学曾先生...

by:熠桥时光机

巫婆村

《巫婆村》的故事写的不是可怕的巫婆世界。这是一个独特的、充满人情趣味的巫婆世界,是中国式的巫婆(除了洋巫婆)。故事中奇诡夸张的想象编织的情节,天马行空、跌宕起伏...

by:大米粒儿讲故事

巫婆村1

《巫婆村(套装全4册)》是一个独特的、充满人情趣味的巫婆世界--精巫婆、急巫婆、痴巫婆、怯巫婆;知道巫婆、没意思巫婆、好多心巫婆……这群个性十足...

by:朔月乄清

巫婆村(完)

山里面有一个巫婆村,巫婆村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巫婆。有懒巫婆,馋巫婆,精巫婆,坏巫婆,酸巫婆,咸巫婆……还有好多好多巫婆啦。她们有的住在山脚下,有的住在山腰上,有的...

by:然儿未必

幸福三村儿

“幸福三村儿”就是个地名儿,就是朋友胡扯打的岔,它不是我们嘴里的地标,但确实我们实实在在的聚集地。生活不如意十乘九十九,沉珂衰老,纵然患得患失。那倒不如听听我们...

by:幸福三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