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中医100方剂讲解 乌梅丸

2024-05-09 10:21:3513:13 32
声音简介
HT-40 乌梅丸(各种寄生虫,蛔虫)
(2006.11.30 B 录校:徐荣霞)



再看汉唐四十号,乌梅丸。是治各种寄生虫蛔虫的,这一个方剂,是中医沿用了近两千年的打虫药,此剂出自于伤寒论里面在厥阴篇,现在会用这方子的人很少了,乌梅丸可治很多种病,因为它是从厥阴论治的,它也是寒热药同时用,辛酸药同时用,乌梅丸它里面方剂的解释很多人不会解,甚至乱解,包括一些有名的,解释这 个乌梅丸都是乱解一通,偏偏不知道为什幺里面用这样的药,为什幺要寒热夹杂,为什幺要用辛酸并用。而其它的方子用这个理的很少。

这是中医延用了近2000年的打虫药,一般中医只知用此丸来驱虫,很少人知道其真正功能所在。历代名医也并无太多的医案记载,

为什幺?研究伤寒的人都知道,其厥阴病篇它属于一个无头案,好多人研究到厥阴这一篇后就研究不出来了,认为里面有错解,丢失的东西太多,里面的内容与厥阴病文不对体等等。一旦研究厥阴这地方就无从研究了,就认为它是一个无头案。所以历代名医用乌梅丸不是太多,医案也少。

故此丸剂虽延用许久,但仍功能不明。经本人研究及临床使用,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吾人必须先了解,寄生虫的产生,必须有一定的环境,

这是中医基本的理论,不论寄生虫还是各种细菌病毒,不论是什幺东西,只要生出来必须要因缘合和,必须要有这一个环境,它里面要有种子,只有种子在一定特殊 环境里才能生长发芽,看农村里面如何保存小 麦,我小时侯所见到的,把小麦拉出来,摊在地里面去晒,把它晒干晒脆,然后收起来,外面密封长久不生虫,现在不是这样了,把小麦取出来之后,就是直接在里 面埋化学药品,就是把药品装在小瓶子里面,然后把它埋在小麦中,即使麦所处环境在潮湿的地方也不生虫,由此可见此药毒性多强,只是向外挥发的气体就可以使 这些虫没有办法在小麦里生存,这个毒性多幺的强。再想一想这些东西,吃到人的身体里面会是什幺样子,不但现在农村小麦保存是这样,包括粮库里面保存也只是 晒一下之后就埋上药就在那里,它不生虫。这实际上人的惰性,有其因 必有其果,这也是众生的共业,想想,你没去种植小麦,没有这样保存这小麦为什幺你还吃到这样的粮食呢,这就是一个共业,这是被动受其果。这样的情况很多, 从生产室的第一步来说就是这样的毒气。我们接着再看:

寄生虫的产生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如果体内屯积了过多的痰,或过湿(饮,也就是身体里有过多的痰饮)的津液在胃肠中或胸腔中,而此津液停留过久,就是寄生虫的温床,

痰饮停留过久会出现什幺样的情况?在昨天的时候我也给大家说过,它会郁而化热,就是关于温燥 如何用阴阳法眼看这问题,昨天也说了,而痰饮在身体里面就阻塞不通,就会郁而化热,就会出现湿热之相合,湿热之相合之后这便是寄生虫的温床,再看存粮食的办法,什幺时间容易生虫?在阴六月是最容易的,为什幺?那时候天气特别潮湿,如果晒干了很干很脆即使温度再高也不生虫,如果特别潮湿在冬天寒冷时也不生虫,只有条件因缘具足之后,这种子才会生根发芽,自然界的现象与此都是同样的道理,是不二法门,学了医道后,看各种事情都有联系,没有来说是分开的,道理全是相通的,包括因缘合和而生成,与佛法中的 因缘八识全部都是一样的。为什幺来说佛祖本身是一个王子,在出家前基本就没有干过其它的事,修行修了几年然后就传法说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人有什幺问题问 他,他都能解答的比较圆满圆通,为什幺?就是因为他体会了这个道,知道了这个理,研究了人的八识。比如说佛祖在这边坐着,他懂这个八识,这时候过来一老农,问佛祖如何进行保存粮食,佛祖也没种过地也没有保存过粮食,但是他就知道如何保,因为其理是相同的,这实际上也就是医道。现在跟你们说的都是这一个“法”。当有这个阴阳法眼之后,你看待世间的这一个东西,也都会改变了。好,我们接着再看:

如果能改变此一体内环境,则即使误食有虫卵的食物,也不会有寄生虫发生,因为此环境中有三样物热、湿、痰,实际上就是湿热,痰饮之气与其热这就是湿热,同 时并存,故吾人必须用寒药来去其热,用燥剂来去其湿,用涤痰药来去痰,同时并进,并且加些保护小肠的药,使其顺利自大肠排出,而不损及小肠中正常的湿热,注意这个湿热是小肠自己内部正常的温度与湿度,这个不是病态。如此可以一了百了,完成清除虫及湿热,这个湿热就是病态。

临床上,本人发现许多有心脏病的人,尤其开过刀之后的病人,心包膜上充满黏液,又浓又稠,舌苔呈现极黄湿且厚,这舌苔出现黄诗苔,且属于是厚苔,这都表示 心包及肺中有过多的湿与黏稠的痰,这属于谁的颜色?是脾的颜色,这是不得运化其湿气,湿气就郁而化热,就出现这种黄湿之苔。如果不立刻去除,有时引起强烈 的晕眩,则易发心脏病

现在西医里面有一个症,称为美尼尔氏综合症,就是小脑内什幺耳朵里什幺不平衡引起来的,要注意,只是看到一个标,实际上内部有其湿热,可以加减去治疗,但不可用原方。令人失去平衡,无法站立,因为它堵塞了人的识神。同时是一个极好的环境,这个湿热的环境不但寄生虫喜欢,一旦有感冒或病毒感染,容易引发心脏病。无论这个感冒因细菌或病毒等等所感 染的,它实际上与肉眼可见的寄生虫都是一类的东西,我们想下人的身体没有一部分是属于自己的,人的身体没有一部分是属于你自己的。人的身体本来就是一个宇 宙在一起的混和共生体,不要老是执着着这个手指头是你的这个手是你的,你只是一个体,这一个体就是你的整体,而你身体的用,是用无数个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你 的东西都在一块的共同共生的,一个共生体。这就是你的身体,身体里面什幺东西没有?都有,存在有正常的细胞,也存在有水液也有骨骼还有其它的细菌病毒等 等,全部都在你的身体里在一块共生,当你进行减去一方面的时候就立即造成你的身体不平衡,人的这个体就会生病。这就是里面的数变则象变。里面的数发生了变 化,则你的象你的身体你的体就会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是体用之学,是医道里的体用之学,无处不在无处不包,都有。

本人用了许多中药来去此湿黏之痰,都无法尽除,结果使用 汉唐-40以后,病人立刻在2-3天之内,舌苔尽退,胸腔压力大减,闷刺感不再,且血压很快速下降到正常,效果惊人,因此本方不但可以用来驱虫,且可用来 预防心脏病的再发,同时治疗晕眩,可以立刻减轻心脏的压力,是不可缺的心脏病药。

一般人︰早晚饭后20粒。

重症人可服至30粒。

预防心脏发病可于三餐饭后服5粒。

服后有湿及痰会自大便排出,故有时会有一日3-4次大便,此为正常,直到舌苔呈白色,即可止药。绝无副作用。

主要成份︰乌梅、干姜、黄莲…..等。

前几天的时候,我跟大家讲过胸痹症,包括胸痹症的治法,是如何进行治疗的,这个乌梅丸要细细去研究它,很多的功能都在这乌梅丸里面,有很多的功能,效果属 于是很好的。这就是从其厥阴去论治,象这一个方子,我们实际上也可把它拿过来治疗心脏病,但是需要加减,这是关键,里面用料最大的是乌梅,这个乌梅在这个 方剂里面,它占的数的比例,是三百枚,然后里面用到包括有这些辛味的药,比如说附子干姜川芎细辛桂枝等,这些都属于是辛味的药。是配合着乌梅这一味这个酸 药,同时里面,还有用到苦药寒热之药,前面所说的是属于温药,还用到寒药,黄莲黄柏,也就是说辛酸之药,辛酸苦,还有人参之甘,甘与苦二者相对,辛与酸二 者相对,都在一个方剂 里面,里面的阳药就是辛药用的比较多,用附子川椒温暖下焦,用桂枝细辛升发通阳,用干姜人参护中气,这里面用的是辛药,一味乌梅在这里面是关键的,是酸 药,还不够酸,还要用醋泡更酸才能使用。所以说,不论是寒热药还是辛苦药酸药,都杂合在一起进到身体里面去,各归其位,不是人所控制的,是药自身的性质所进行的,慢慢开发乌梅丸方子。好,这一节 课就讲到这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汉唐中医100方剂讲

此100方剂为经方大家倪海厦先生,基于伤寒金匮而独创。讲解的叫紫极先生,也是个古中医的传承者。感兴趣的可以听听,从古中医角度,他们对于现代常见病以及疑难杂症的见...

by:子芩先生

倪海厦汉唐方剂100系列

汉唐方剂总共有一百个方剂是由汉唐中医倪海厦先生倪海厦先生,属于纯中医.他好斗,与西医去斗因为西医把国人害得太厉害他本来是台湾人,后来他到美国去发展去因为在国内,...

by:听友460318113

中医方剂学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by:岐黄勇探

中医方剂学

中医学生的一枚小福利哦~难背的中医方剂,灼灼用声音,转播给你听~不是玻璃心,不喜可喷~

by:旻灼灼

中医方剂速记

每种方剂包括组方、主证、作用、主治、快速记忆法等内容。

by:欣宏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