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来披荆斩棘?中国如何用“亮剑”诠释百年复兴的真理?

2024-05-22 00:12:4921:07 1.1万
声音简介

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国,但却是最历久弥坚的那一个。

今天的很多人,习惯将俄罗斯形容为战斗民族,毕竟在面对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尤其是上蹿下跳的挑衅时,俄罗斯总是能够以牙还牙,令西方国家颜面扫地甚至偷鸡不成蚀把米。而普京作为俄罗斯的领头熊,是如假包换的克格勃优秀特工出身,所以无论是对待恐怖分子还是西方国家挑衅,普京总能带领俄罗斯给出最凌厉的回应,喊出最铿锵有力的声音。

相比之下,我们的对外表现实在是太过柔和,尤其是在对周边争端时亮剑远少于谴责,这也使得普京不知不觉就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精神图腾。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面目本真,毕竟嗓门高不代表战力强,况且俄罗斯的“一点就着”更多时候也是国力一蹶不振之下无可奈何的证明,相比之下,我们的“柔”不仅代表了千百年来沉淀的民族智慧,更蕴含了比俄罗斯更多的强硬基因。

早在1927年3月,毛主席就在其经典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革命”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概括:

“事实也一再证明,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事实上,从百年近代史,尤其是1921年我党成立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始终以“暴力”作为打败敌人、实现奋斗目标的主要途径。

1921年我党成立时,四万万中国人民也许不会想到,这个代表全国50名党员的13人小团体,会在未来的一个世纪,爆发怎样惊天动地的巨大能量。

我党成立之初,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将斗争方向确定为罢工等斗争。1917年的十月革命不仅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在1919年推动了共产国际的诞生。

而我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分部,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然后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启,大革命的大幕徐徐拉开。

只不过,没有军队的我党注定难以摆脱在国共合作中的弱势地位,尤其是在面对反革命集团的疯狂屠杀时只能接受伤亡惨重的无奈结局。

在痛定思痛的情况下,南昌起义一声枪响,人民军队从此横空出世。

虽然开局极端弱小,但在毛主席等优秀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下,土地革命星火燎原。

因毛主席被边缘化,土地革命遭遇巨大挫折,甚至不得不在1934年进行长征的战略转移。但随着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和打鼓新场会议后重回核心岗位,革命道路重回正轨。

随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再度携手开启了第二次合作的进程。而因为有了人民军队的支撑,国共合作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14年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沉重打击了反法西斯势力的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而一心想要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为拉拢中国,除力排众议将中国拉入四强阵营,更在殖民利益上进行了一系列让步,比如在1943年和英国一道废除了治外法权。

应该说,这是屈辱的近代史中难得的外交胜利,但美国从来不曾将中国视为真正的兄弟,因为很快在二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滚蛋后,美军就蜂拥而至,南京国民政府逐渐成为美国殖民中国的鹰犬。

所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经过惨烈的厮杀,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而经历了三大战役后,蒋家王朝气数已尽。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与朱德总司令签署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即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在宽达千里的长江战线上全面出击,迅速击溃国军江防,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

而在渡江战役发动前夕的4月20日,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解放军公告4月20日外国舰船撤离长江的期限,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挑衅。毕竟从鸦片战争开始,它们已经在长江肆无忌惮地航行了100多年,它们不相信解放军敢于冒犯大英帝国的军舰。

但它们似乎忘记了自己早已在二战后被彻底打回了原形的尴尬现实,所以自然也遭到了解放军最愤怒的打击。

在经典功夫电影《洪熙官》中,洪熙官曾对儿子洪文定说过“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勿须再忍”,英国藐视的不仅仅是解放军,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只有让它们痛彻心扉,才能三思而后行。

所以得知“紫石英”一意孤行,解放军炮兵部队随即进行警告性射击,而后“紫石英”号开火,双方展开猛烈炮击。

在数分钟的炮弹中,“紫石英”号舰桥被直接命中,正副舰长均负重伤,前主炮被击毁,船体被击穿,随即搁浅。为避免被彻底击沉,“紫石英”号在死17人,伤20人后,升白旗投降,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紫石英”号事件。

“紫石英”事件爆发后,英国随即派出“伴侣”号驱逐舰和“伦敦”号重巡洋舰先后前来营救“紫石英”号,随即被解放军猛烈的炮火重伤,不得不狼狈撤退。

消息传回英国国内,英国舆论大哗。前首相丘吉尔叫嚣要派航空母舰到远东进行武力报复。但很快遭到了其它政客的嘲讽和反对,毕竟日不落帝国早已日薄西山,英国的报复无疑就是自取其辱。

而面对丘吉尔的叫嚣,毛主席则表示:“人民解放军有理由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赔偿和道歉。”随即双方多轮会谈不欢而散,“紫石英号”最终在我军的默许下逃离长江。

“紫石英”号虽然最终逃出生天,但却给予了英国以极其强烈的震撼,它们终于明白:这里不是沉浸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无法自拔的印度,中国人民不会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自虐来唤醒殖民者的所谓良知。屈辱的近代史只会让我们怒不可遏,而一旦这个民族彻底觉醒,其爆发的能量足以令殖民者有来无回。

正是见识到了新中国的强大,英国才愿意走在其他西方国家前面,在新中国成立后表达了想要同新中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愿望。而毛主席也巧妙地利用了英国的表态对斯大林施压,迫使苏联对新中国作出了更大的让步。

彼时的斯大林,虽然在国际上率先承认新中国,但对中国的印象还停滞不前,这种骨子里积重难返的所谓西方式高傲,在中苏谈判前期一度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但斯大林很快就不得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因为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很快操纵联合国通过了颠倒黑白的决议并组建了17国西方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使朝鲜高歌猛进的局面很快被逆转,战火逐渐烧到了鸭绿江边。

面对咄咄逼人的联合国军,周总理在1950年9月30日发表了极其严厉的警告,表示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新中国将不会坐视不理。

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对新中国的警告置若罔闻,因为他不相信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敢于在朝鲜战场上同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正面交锋。

斯大林也不相信,在联合国军大举北进的过程中,志得意满的美军不小心轰炸了苏联一座远东机场,即“干河事件”。

“干河事件”吓坏了斯大林,随即恐惧的斯大林已经做好了朝鲜在东北建立流亡政权的最坏打算。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新中国领导人在经过长期的争论和权衡后,最终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随即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序幕。

在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下,彭德怀率领的志愿军迅猛出击,对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展开了迎头痛击。尤其是第二次战役,第九兵团和第十三军团分别从东西两线全面出击,将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彻底扭转战局,震惊世界。

而后又经过三次战役的厮杀,战线终于稳定在三八线上,志愿军用极其劣势的武器装备,将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打得满地找牙。

新中国的惊人表现,极大地增强了斯大林的信心,从此被虚与委蛇的空军和装备陆续到来,志愿军的装备得到了迅速提升,空军更是一夜之间成为强国。

在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美国使用了龌龊的细菌战等方式,抗击细菌战也由此成为新中国改善卫生条件的历史契机。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抗美援朝战争谈判随即加速,在排除了李承晚等跳梁小丑的干扰后,双方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停战协定,新中国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是1954年新中国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重要原因。美国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将新中国视为最可怕的对手之一,随即加剧了对新中国的围追堵截。

而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也让苏联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从此苏联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援助,156个工业项目撑起了新中国工业化的骨架,从此新中国迈出了大国复兴的稳健步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也逐渐取得了和苏联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

这是中苏交恶的重要因素,随后赫鲁晓夫政府在1959年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中苏两国彻底分道扬镳。

中苏交恶,使新中国在60年代的国际环境空前险恶。

在朝鲜半岛折戟沉沙后,贼心不死的美国将注意力转向中南半岛。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就成为胡志明领导的北越武装最坚强的后盾,在抗法援越的旗帜下,法国侵略者接连败退,不得不在1954年接受了《日内瓦协定》,放弃南越撤出中南半岛。

而为了防止中南半岛被彻底赤化,美国随即接过了法国的衣钵,成为南越的靠山。奈何南越烂泥扶不上墙,美国最终只能亲自出马。1961年,随着美军登陆南越,第二次越南战争旋即爆发。

和抗法援越一样,为防止美国以中南半岛为跳板觊觎南疆,我们再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越战争。

美国为了防止越南成为第二个朝鲜,惧怕触怒中国的美国,地面部队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而即便美国空军在北越投下了超过二战4倍有余的炸弹总量,也难以彻底消灭背靠中国的北越政权,越南战争最终成为美国欲罢不能的消耗战。

而苏联的加入不仅让美国更加无语凝噎,更深刻改变了越南战争的力量对比,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事实上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外交政策就开始发生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改变,除了团结新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成员,苏联更将注意力投向第三世界,打造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统一战线。

而印度,就是苏联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

因为自诩为不结盟的印度是美国围堵社会主义阵营链条的关键一环,更是苏联冲出亚欧大陆的重要窗口,所以为了突围,苏联和印度的关系逐渐暧昧不清。而美国也在和巴基斯坦结盟的同时,对印度频频眉目传情。

美苏的争相拉拢,让印度总理尼赫鲁膨胀得变了形,从此走路带风的印度不仅在南亚四大陆上蹿下跳,疯狂欺凌周边国家,更将矛头对准北方邻国,妄图鲸吞青藏高原建立所谓的大印度联邦。

印度的频频挑衅,让毛主席一度相当迷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军对不断侵略挑衅的印军进行了猛烈的反击。让尼赫鲁的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更让世界人民在南亚次大陆上有幸看到了非洲角马迁徙的壮观景象。

印度的一败涂地,不仅让尼赫鲁很快郁郁而终,让印度彻底掉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更重新定义了喜马拉雅山的边界,使我们对印度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制态势,这是时至今日印度依然对62年战争耿耿于怀的根本原因。

应该说,虽然印度体量很大,但表现却太过拉胯。在中印战争导致苏联在南亚的迂回野心遭到惨败后,苏联将重心投向了中南半岛。

鉴于苏联的综合国力远强于中国,且在支持越南统一的问题上比中国态度更明确,所以当苏联决定大规模援助越南后,北越很快“移情别恋”,中越关系迅速转冷,尤其是1969年胡志明去世后,继任的黎笋政府逐步放弃左右摇摆政策,全面倒向苏联。

而此时的苏联,在拼命拉拢北越的同时,也在北方陈兵百万。

由于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导致元气大伤,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转攻为守,苏联则在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因再度强化了斯大林模式使得综合国力迅速膨胀,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咄咄逼人。

在优秀影视剧《亮剑》中,丁伟少将对中苏关系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他指出: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出现一个军事强国,不管这个军事强国有没有动手的打算,事实上潜在的威胁已经构成。动不动手的主动权,不在我方手中”。

对我们而言,这个强国就是苏联。而中苏交恶的预言,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很快得到了印证。

在赫鲁晓夫时期的1963年,苏联红军重返蒙古,严重威胁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而在长达7000多公里的中苏边界,双方的对抗则在不断升级。

因为历史上沙俄的不断侵略,中苏两国之间存在着异常复杂的领土争端,这些争端在中苏蜜月期可以暂时搁置,但一旦中苏交恶,被压制已久的矛盾便会迅速爆发。

而珍宝岛,就成为中苏对抗一触即发的爆点。

1969年3月2日,在经历了前期一系列矛盾的积累之后,苏军最终对珍宝岛发动了侵略,随即遭到了新中国的猛烈反击,随后中苏双方反复厮杀,苏联始终难以达到侵略目的,反而在国际社会颜面扫地。

面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尴尬结局,恼羞成怒的苏联军方强硬派叫嚣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随后苏联提前通知美国,并要求美国保持中立。

但美国不愿看到苏联称霸,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将苏联核打击的信息透露给中国,并对苏联发出了最严厉的威胁,气得勃列日涅夫破口大骂美国的背叛。

而得知苏联的企图,毛主席除作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更在9月连续进行了地下原子核裂变爆炸和空投氢弹爆炸,最终迫使苏联偃旗息鼓。

想当年气急败坏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朝鲜战场威胁使用原子弹时,毛主席就曾说过“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最后一定战胜你”。

不过虽是革命乐观主义,但毛主席也深刻认识到了核武器对于大国的不可或缺性。于是在中苏蜜月时设法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并培养了大批人才,以至于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专家后,苏联已经预言到中国拥有核武器只是时间问题。

果然,在经历了一系列艰难困苦后,中国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将中国历史从此分为两节。随后我国又在1967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并掌握了两弹结合的技术,有了捍卫领土主权的真正“真理”。

所以,苏联最终放弃了核打击的企图,而成为拥核大国的中国也在1971年重返联合国,在1972年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逐渐扭转了对抗苏联的形势,随后北越迅速倒向苏联,并在1975年美国撤军后消灭南越完成了统一。

而统一后的越南,旋即开始了恢复印度支那联邦的努力,并疯狂地在中越边境挑衅,在越南南方发动排华运动,更在1978年苏越结盟后大举入侵柬埔寨。

越南的膨胀,极大地破坏了中南半岛的稳定与和平,为了捍卫领土主权完整,中越两国在1979年爆发了空前惨烈的战争,在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结束后,双方又进行了长达10年的边境轮战,彻底砸碎了越南的印度支那梦,也让苏联不断掉血并最终分崩离析。

而在和越南边境对抗的同时,我军也在南海与越军进行着惨烈厮杀。除了1974年击败南越收复西沙群岛,1988年中越两军爆发“三一四”海战,我们终于在南沙群岛有了立足之地。

自1921年以来,我们已经陆续击败了国内的反动派,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中华民族头顶的大山,并陆续击败了日本、法国、印度、美国、苏联、越南等侵略者的来犯,陆续解决了边界、民族等一系列问题,未来,我们也必须要面对更强大的困难,但有走过100多年峥嵘岁月的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必将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杠精始祖阿基米德

大国崛起,百年复兴,中国智慧,亮剑前行

东方如水

一楼大平层!!!!!!

猜你喜欢
披荆斩棘

【内容简介】一朝穿越,就成灾星。全村人见人怕,人见人躲,还人见人厌,人见人弃,还被逼住到山上。幸好父母疼她爱她,跟着她护着她。那咱就乖乖呆在山上吧,种种田,养养...

by:长相思故事集

【歌曲收录】披荆斩棘的哥哥来了!

歌单包含正在披荆斩棘的哥哥,和几位这次没来披荆斩棘的哥哥

by:歌单精选集

披荆斩棘的大小姐(电视剧情解析)

沈丹青原本身份是酿酒世家罗府大小姐罗爱莲,不幸被一场大火颠覆人生,不得不浴火涅槃、换脸成为镖局大小姐沈丹青。一反往日古装剧女主温柔形象,沈丹青聪慧勇敢、飒爽十足...

by:大威曹操

大国崛起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

by:文海寻珠

大国崛起

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

by:听友44276445

大国崛起

在世界近现代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各自的辉煌。《大国崛起...

by:桃李罗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