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哈尔滨1944》大结局,我无语凝噎,心情复杂,写下这篇文章

2024-05-10 01:40:0114:28 64
所属专辑:肥罗大电影
声音简介

请允许我以《哈尔滨1944》中卓文最后对关雪说的两句台词,作为开头。

“你可能忘了5年前给小武下的一道命令。”

“他曾经救了你,但最终,死在你手里。”

《哈尔滨1944》这部谍战大剧,最终还是留下了一个令人无比唏嘘感叹的结局。

看完大结局后,我内心感慨万千。

不吹不黑,虽然这部剧播出过程中,存在很多争议,但在我心目中,这部剧给我带来的感动,其实一点不比之前的《追风者》少。剧集在我心中的评分,也远远高于豆瓣的6.7分。

在我看来,导演张黎完成了一场谍战剧新的试验,剧集不完美,但绝对别有一番味道。

哈尔滨1944年的雪过无痕,但总会在人心里,留下痕迹。

1:关于大结局

《哈尔滨1944》最后一集,卓文独自站在彩旗招展的街头,望着1949年新中国的街道,泪流满面,那个成天跟他拌嘴给他惹祸让他擦屁股的卓武,再也惹不着他了。

这个结局,应该是编剧王小枪在大结局给观众最猝不及防的内心一击。

总的来说,这个大结局,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故事大结局。

二是人物大结局。

先说故事。

最后4集的故事核心,其实就两个,一是卓文卓武最后一个重要任务,消灭731试验核心人物小岛。

二是潘越和关雪会不会发现兄弟俩的身份秘密。

任务,完成了。

虽然完成的过程出人意料,小岛并不是卓文卓武消灭的,而是死于忽然觉醒的伪满洲官员的手里。

那么卓文卓武暴露了吗?

实际上,在我看来,最后几集里,卓文卓武早就暴露了。

但为什么潘越他们始终没有对卓文下手?原因其实剧中交代地非常清楚——历史背景。

故事大结局所有角色面对的其实是:日本实际已经战败,每个反派都在考虑自己的后路。

恰恰是这一点,给了卓文卓武争取了最后一点时间。

潘越是全剧最没信仰的人,永远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墙头草,他知道自己双手沾满无辜者的鲜血,绝不可能加入我们,那么国民党当然是他最好的选择。

宁先生早已许给他奉天警察局局长的位置,但条件是:哈尔滨地下党的完整名单。

这就是为什么他投鼠忌器,迟迟不敢对卓文下手,因为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结果就这么一犹豫,影响了战果。也引出了最后时刻,关雪和卓文卓武兄弟的街头对峙。

当然最后是卓文卓武赢了。

但这还不是关雪最终的结局。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主要角色的结局——

谢月坐上了离开哈尔滨的火车,最终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而关凯有勇气在雨中手刃宁先生,却没有勇气带着理想幻灭苟活去日本。

他选择了自杀。

潘越则带着他奉天警察局长的春秋大梦,死于狙击手的枪下。

在全剧中有三个智力天花板,卓文、老钱和潘越,我个人认为三人难分伯仲,但潘越输在,歪心思太多。

他早就知道宋卓文和宋卓武是双胞胎,一个卧底,一部在外边干脏活,中了卓文的套后他以退为进,一个回马枪险些杀得卓文猝不及防。

但他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时刻仓皇倒在雨中。张子贤这场戏的演技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最后三个关键角色:卓文、卓武、关雪。

三个人物命运一起交代,因为某种意义上,从当年卓武救下关雪,三人已经命运相连。

卓武牺牲在抗战胜利后,暗杀他的是全剧另一个战力天花板:小武。

王小枪这个安排非常巧妙,从战力来说,就算是暗杀,我也只信小武能让卓武中招,再加上卓武正扛着孩子磕着小瓜子,放松了警惕。

但为什么关雪要杀卓武?实际上她下命令要杀的,是卓文。

而这个消息,她是在被关押五年后才知道的。

活到了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卓文,已经成为抚顺警局的主管领导,他亲自下厨,给仍在被关押的关雪做了他最爱吃的锅包肉,骑着自行车,来看剪了短发,一身监狱服的关雪。

两人像老朋友一样谈笑风生,卓文问关雪锅包肉做得怎么样,关雪笑着说,要么你还是别做了吧。

但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关雪依然没有低下她高傲的头。

在这段戏中,两个人都表达了对信仰的不同看法。

关雪说“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谈信仰,你赢了,你活着。”

之前一直有人怀疑,关雪是否为了给自己留后路,屡屡故意“放水”。从剧情来看,她是监听到潘和胡的对话后开始自己复盘,确认了卓文的身份。

我认为没有故意放水,在关雪心中,最重要的,从来是自己的利益,是活着。

任何妨碍自己活着的人,都要死,所以她才下了杀死卓文的命令。

而她最后的痛哭,也不是真心忏悔,而是错杀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卓武。

卓文虽然知道这一切,依然语重心长的劝她回头:

“希望你像卓武一样真心相信这个新世界,他可以,你也可以。”

关雪最后看了一眼他们最后那张合照。

此时配乐响起,仿佛带着无尽的离愁别绪。“卓文,你说如果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印在这张照片上,是不是我觉得他是谁,他就是谁。”

关雪声音憔悴,感情饱满,说完最后一句,她送走卓文,走回接待室,大口吃完了卓文给她带来的炒面和锅包肉,泪如雨下。

卓文走出监狱,望了一眼天空,这已经是新中国的天空了。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张黎要拍的,从来不只是胜负那么简单,他要拍的是人,人的命运,人的情感。

2:关于《哈尔滨1944》

我直说了吧,对我而言,剧集被严重低估了。

或者说,我始终认为,如果说中国观众对古偶剧、现偶要求最低,那么对谍战剧,则要求最高。

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谍战剧,比如《潜伏》《黎明之前》《悬崖》《风筝》等,太过经典,观众张口就会拿经典去比较。

为什么这些年来,谍战剧一直在多元化?

不是传统谍战剧没人看,而是传统谍战剧对于剧本的要求太高、观众的容错率太低。这也是为什么《哈尔滨1944》一度遭遇了观众各种批评,有些有道理,有些没道理。

但在我看来,张黎其实拍出了一部前人走过又没走过的路:历史谍战剧。

地点,哈尔滨,时间,1944。

在时间节点上,剧集选择了近代史中最关键、最动荡的时期之一——抗战胜利的前夜1944年。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下的谍战戏,不仅紧张刺激感加重,人物命运的选择,也令故事有了不同的味道。

还有地点。

1932年到1945年的东四省处于伪满洲国统治,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的政局敏感,过去多数谍战剧选择了上海、北平,最多是南京,只有张黎,选择了东北。

这块地界上涉及的势力有日本军人、国民党军统、伪满特务科、抗联战士,还有我们的地下党,等,各路势力暗潮涌动。

还有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从关雪将石医生、田小江交给日本人,到卓文冒死完成对试验现场的闯关,再到最后对小岛的刺杀,对“731”的表现可以说一气呵成。

在我看,剧集的创作野心,远超普通的谍战剧。

拍过《大明王朝1566》的张黎,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剧集当成历史剧在拍,而不是简单的谍战剧。

剧中张黎也把自己的电视剧美学发挥地淋漓尽致,就说大结局,黑白和彩色光影色调不仅绝美,更带出了强烈的年代感和油画感质感,过去和现在,抗战胜利前和新中国建立后,时间往返交织,画面本身充满故事张力。

结尾那段近一分钟的空镜,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胜过千言万语。 张黎依然是张黎。

就一部传统谍战剧来说,不能说剧集没有任何瑕疵,但你看进去就会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而且回头看来,许多之前观众以为的逻辑瑕疵,根本不是瑕疵。

比如一直备受诟病的松鼠密电。

观众一直在吐槽关雪处理地太不保密,这个特务科科长怎么当上的?

直到“松鼠”被老钱揪出来,就是老苗,剧情才交代出关雪的用意:什么松鼠密电,根本是个故意做给人看的幌子,两人一直是用信鸽通信。

还有,对宋卓文,她也根本没有那么轻信,不然就不会拍身为股长的常婶去监视宋卓文。

观众更想不到的是,她和老苗竟然是夫妻。

这些细节相互缠绕,被埋在精密的布局、巧妙的对决和精妙的智斗中,张黎一直在不动声色地放下“钩子”。

谍战之外,剧中还有普通人生于乱世中野草求生的艰辛、有自作孽不可活的下场,有末日将至的各怀鬼胎,有人狠、有人麻木,除了情绪始终保持稳定的老钱和卓文,几乎所有人都在发癫。

直到大结局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我内心澎湃,难掩激动,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一时间,各种或惊险万分或波澜壮阔的剧情画面,都在脑海中翻涌。

原来谍战剧可以惊险,也可以令人百感交集。

这一切,应该被人看到。

3:关于演员演技

《哈尔滨1944》整部剧看完,剧中演员选角,在该剧前期虽然有过不少讨论。

但是,随着剧情推进,我认为演员们用他们的优秀表现征服了观众。

如何拆解一段复杂的历史,将其不动声色地置入到故事中,人是关键。

复杂的历史背景,意味着人物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乱世难测,人的命运的无常,这都让全剧的角色,极有发挥。

我认为秦昊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个好演员。

宋卓文、宋卓武这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冷静听指挥的“智多星”,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罗宾汉”,一文一武,一体两面,秦昊演得让观众每一幕都能分清,就是功力。

更难的是,对卓武的塑造,

因为一开始先进入故事的,是卓文,而卓武刚出来,尽给卓文惹祸。我一开始也不喜欢卓武,但越往后看,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渐渐爱上了卓武。

因为那五大三粗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柔软的心,他看着老钱哭那场戏,是真的哭到我心里。

还有最后牺牲前的笑,回想起来,有那么令人唏嘘。

秦昊演的很好,但这个剧的配角,太抢眼了。

尤其是张子贤。

到了后期,观众一看到潘越笑就后背发凉,笑面虎这个赛道,他已经没有对手。

潘越这个角色好在,一直给人一种尽在掌握的自信感,但一旦事情失控,他就开始发癫。这个表演平衡是精妙到毫厘的艺术,张子贤游刃有余。

还有栾元晖。

刚开始我以为他演的胡彬就只是狠,没想到他演了个反派第一纯爱战神。

看到最后,观众都忍不住心疼这个角色,其实心疼的,是演员的角色塑造。

这是表演的魔力。

像这样的魔法时刻,还有很多。

比如蒋奇明从癫公到抗日义士的转变时刻。

还有张国强那段痛斥老苗的慷慨陈词的段落。

太多高光表演了。

但我并不认为,杨幂就演的有多差。

相反,她演出了一个复杂的关雪。

比如很多博主吐槽的,哪有特务科科长,天天穿着名牌上班的?

但关雪是满清贵族后人,她不该习惯奢侈吗?

这个人物,经历过战乱,本应能够理解战乱之苦,但始终想着承袭“光复梦想”,最后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她穿名牌上班不耽误发狠,从不相信任何人,除了如师如父的老金,也不轻易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感暴露在别人面前,比如她劝卓文和他一起去日本,但卓文装糊涂,她喂鸽子时,眼圈发红,那一刻已经做出选择。

不能说她冷血无情,但所有的感情,高不过她自己先活着,自己先赢。

我认为至少相对杨幂自己的表演,这绝对是一次突破。

4:关于谍战

其实理解《哈尔滨1944》,或许可以先看看张黎自己更喜欢的另一个剧名,《层林尽染》。

由此就可以理解,张黎在剧中的很多设计和画面处理。

很多时刻,他是把剧集当历史电影在拍的。

在特定的时期,那片土地上发生的历史细节和彼时人们的生存状态,都被包裹进来。

比如剧中一个细节,很多人不看剧,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那一时期,日本颁布了《米谷管理法》,汉人没有资格吃米,所以就算是关雪她们,也最多是吃面包和罗宋汤。潘越跟胡彬喝酒,都是吃日料小火锅。

历史并不总是宏大,细节就是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哈尔滨1944》的突破,被低估了。

换个角度看,它也彰显了传统谍战剧,还有许多新的可能,只要愿意挖掘,就不会反反复复拍76号军统卧底受我方感召弃暗投明的剧情。

这些年的谍战剧为什么不够好看?

我认为不是斗智剧情不够力,而是许多导演忘记了谍战剧中信仰的重量。

《哈尔滨1944》中关雪有句话说对了:我们赢不了他们。

那些关雪认为她们“赢不了”的那些人,真实姓名大都湮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他们为这个国家从黑暗走到今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但并不为人所知。

他们是卓武,是老钱,是一个个倒在胜利前的战士们。

支撑他们始终不曾放弃、为了一个尚未到来的光明付出所有的,正是从未熄灭的信仰。

就像张黎说的,层林尽染,光明是一步步到来的。这层意思,《哈尔滨1944》把它拍出来了,希望未来更多的谍战剧,也能拍出来——

“谍战是人类的斗智斗勇,历史是一个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哈尔滨-哈尔滨极乐寺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9号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冬季8:30-16:00;夏季8:00-16:30乘车信息公交乘坐3、6、14、33、37、53...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极地馆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大道3号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9:00-17:00(淡旺季营业时间不同,以景区公示为准)乘车信息暂无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游乐园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1号(近哈尔滨工程大学)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08:30-17:00乘车信息地铁线路:乘地铁1号线在哈尔滨工程...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哈尔滨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票价描述无需门票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地铁:乘1号线到铁路局站下车,从3号口出来即可。公交:乘10...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犹太新会堂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咱们面前就是哈尔滨犹太新会堂了,希望我的讲解,能使您了解到这座古老教堂背后的故事。犹太新会...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索菲亚广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位于松花江南岸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太阳岛景区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警备路3号票价描述30元开放时间8:00-17:00乘车信息公交“防洪纪念塔(友谊路)”站有29路可直达太阳岛风景区,全程约40分...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冰雪艺术馆

票价详情成人50元,儿童30元适宜四季皆宜电话0451-88190801简介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游哈尔滨一定要看看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室内冰灯雪雕...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建筑艺术馆

地址道里区经纬街162号(近中央大街)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30~17:00乘车信息暂无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by:恋景旅行APP

哈尔滨-哈尔滨俄罗斯风情小镇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平原路太阳岛风景街10号(近临江街)票价描述60开放时间08:00~17:00乘车信息暂无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