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第十 5

2024-05-10 13:15:5501:36 33
声音简介
【原文】

是动则病洒(xiǎn)洒振寒,善伸,数(shuò)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yǒu)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gàn)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瘛,温淫汗出,鼽衄,口㖞,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译文】

由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会感到发冷战抖,好呻吟,打呵欠,额部暗黑,病发时恶见人与火光,听到木的声音就会害怕,心跳不安,关门闭窗独住屋内,若病发剧烈时,就会登高歌呼,脱衣乱跑,并且有腹胀肠鸣等症状,这叫做骭厥。由本经主血所发生的病变,就会发狂、疟疾,温热过甚,自汗出,鼻流清涕或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肿喉痹,脐以上腹部肿胀,膝盖肿痛,沿侧胸乳部、气街、大腿前缘、伏兔、足胫外侧、足背等处都发痛,足中趾不能屈伸。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身前胸腹部发热,若气盛有余于胃,消化快,容易饥,小便色黄;本经气虚不足的虚症,身前胸腹部发冷,胃中有寒,发生胀满等症状。像这些病症,实症就用泻法,虚症就用补法,热症就用速刺法,寒症就用留针法,脉虚下陷的就用灸法,对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可以按经取穴治疗。所谓气盛的实症,是指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所谓虚症,是指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十二经脉

以十二经脉循行的原文为开端,然后简单介绍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方便大家学习和记忆,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从业人员收听。

by:老张说中医

十二经脉循行

自学,希望大家一起来学中医养生

by:葳蕤竹叶

灵枢.经脉(十二经脉)~朗读版

灵枢,经脉。十二经脉的循行和病态表现。

by:医身白衣

十二经脉诀及养生

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

by:杨凯哥

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

背诵歌诀是学习针灸的性自由之路,十四经络分寸歌可以快速熟悉全身的穴位名称,对经脉在体表循行的路线有个基本概念,歌诀不厌千遭读,熟读深思妙自知!

by:健君谈易

针灸基础之十四经脉

更多中医健康养生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聚医堂”。

by:听友66235929

十二经脉穴位歌诀

江南六周岁喜欢读古文和背古文,江南上传的作品争取全部背诵,感谢您的留言与关注会让江南更有学习的动力的。

by:王霜读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