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塔巷

2018-02-22 16:43:3806:44 1.3万
所属专辑:三坊七巷
声音简介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达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通南后街。

  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

  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泓俶仿印度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塔的故事,制作了八万四千座小塔,作为藏经之用。因其形状像宝箧,内藏印经,故称宝箧印经塔,俗称阿育王塔。但塔巷育王塔只是象征性而已。南宋后塔毁,至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的小塔,作为纪念。巷因有过育王塔,所以称"塔巷"。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巷内居民多以风火墙自成院落,木构厅室,天井回廊,是福州古建筑民居群的典型,且很少改拆,原貌得以基本保持。宋代福建理学先驱,被称为“海滨四先生”之首的陈襄住在塔巷。另外,在塔巷西口有一处清代建筑,院内斗拱,悬钟等构件雕刻考究,早年是“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绥靖公署顾问王麟的故居。严复回福州后也曽在此居住过。

  2014年5月17日,位于塔巷16号的福建华侨文化展示中心正式开馆。中心旨在展示华侨历史和文化,弘扬华侨精神,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中心固定展示介绍福建杰出华侨历史人物和福建华侨简史。福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艰苦创业、勤奋敬业、团结互助、造福社会的优良传统以及为祖国和住在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都一一得以展现。现在大厅正在举办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摄影作品展。

  王麒故居位于塔巷西段北侧28、30号,始建于清代,乾隆、嘉庆、民国均有修缮,保留至今,现为福建当代工艺珍品馆用地。故居现存总面积2225平方米,由两座并排的三进大院组成,之前曾是"长汀会馆"。旧时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前门在塔巷,后门在郎官巷,四面围墙,坐北朝南。主座东侧28号为花厅,由天井、大厅、厢房、披榭、园林等组成。尤其是民国初改建的楼房,具有西式建筑的风格,天井使用玻璃天窗,既利采光,又可防雨。首进建筑三面环廊,廊下大天井均用大条石铺砌。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两厢隔扇、门扇、窗棂全用楠木。一进与二进间有覆龟亭相连。二进厅堂陈设与一进大致相同,墙头上灰塑人物花鸟装饰,保存完好!民国初,严复晚年回榕时,曾一度寓居在这里花厅。

  在塔巷东头有福州永负盛名的"永和鱼丸店"。永和鱼丸是福建一带的地方风味名菜,属于闽菜系。永和鱼丸店创建于1934年,是福建福州市现存最老的鱼丸品牌,2001年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这店里的鱼丸皮比一般的鱼丸要厚实,有嚼劲、Q弹,内馅很鲜美,就连汤汁也让人喜爱。尤其推荐鲨鱼丸和鳗鱼丸。

  鱼丸最早出现于秦朝江浙一带。秦始皇云游江南到了福州,喜爱鱼米之乡的鲜鱼,但鱼肉剌多,吃起来极为不便,便下一道谕旨,要求随行厨子送上的鱼必须将鱼剌剔净,否则斩首。厨子前思后想不得要领,气急之下,抡起刀背猛砸砧板上的鲜鱼,没想到歪打正着,鱼肉与鱼骨竟截然离析。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剔骨法让厨子惊喜不已。他灵机一动,索性将鱼肉剁成稀泥,然后包上鲜猪肉馅,团成一粒粒丸子,煮汤送上。这种吃法,深得秦始皇欢心,从此鱼丸便在南方流传开来。

  今天的讲解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小雅的讲解能为您带来帮助,感谢您的收听,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喜马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944676tyo

刚从福州回来,三街七坊值得游览,早点听到小雅的介绍更好了。

krzx0bqkgxemdcibb79m

以后有机会,可以跟着小雅的声音,仔仔细细欣赏三坊七巷

七月青鸟

美文美声,有滋有味

悠然小伊1234567 回复 @七月青鸟

评语不错😊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旧街老巷|讲如老巷一样老的故事

节目主题:旧街老巷主播寄语:还记得歌里唱的:别离几年纪录已经不见昨日记忆断线细雨下约会你记得吗悄悄在耳后说的话陪着我静听的歌看星星一处渐渐繁华时光总不留人难得过...

by:喵大仙_er

塔尔寺讲解

塔尔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因最初修建宗喀巴大师纪念塔,而后逐渐建成寺院,又因“第二佛陀、文殊菩萨化身”宗喀巴大师诞生地而被称为“第二蓝毗...

by:风景在线导览

崇圣寺三塔讲解

崇圣寺位于云南大理古城以北一公里处,寺中有塔三座,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为苍洱胜景之...

by:风景在线导览

袁庭栋开讲《成都街巷志》

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所著的《成都街巷志》用了70万字和1209多幅图片,详细展示了500多条街巷、城池、河道、桥梁的命名缘由,以此记录老成都的历史变迁。

by:喜马拉雅_听成都

北京南锣鼓巷大师讲解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by:大师讲解

西安大雁塔讲解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大雁塔景区,景区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和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接下来由我向大家介绍这个景区,希望大家能...

by:风景在线导览

本塔奶奶讲世界历史

你认为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我们是怎么知道那些发生在远古时代的事情的呢?想象一下,你二十岁的时候会做什么?……本塔奶奶与孩子们一问一答展开世界历史的全部脉络...

by:步印童书馆

《无上崛起》瓦塔播讲

【内容简介】紫日当空,天地巨变,皓月有缺,虚空相连!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大破灭灾难的地球,大部分的生物直接死去,人类在最后的安全区域苦苦坚守,可是他们面对的,不只是...

by:剧舞吧瓦塔

勒维纳斯:塔木德四讲

勒维纳斯著《塔木德四讲》。勒维纳斯就是列维纳斯。

by:半閒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