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三首,[唐]王建

2024-05-11 00:07:2806:08 22
声音简介
新嫁娘三首
[唐]王建

【原文】
其一: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其二: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diàn]席,相并拜亲情。
其三: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
其一:
邻家都不认识的人来闹洞房,
只能缩着身子往床里坐。
新郎进门来的时候,
闹洞房的人们纷纷向他索要钱财。
其二:
华丽的幛子横铺在两边,
在侍娘的遮掩下行走。
让新郎在地上铺好簟席,
一起拜见他家的亲人。
其三: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赏析】
唐代社会虽然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但新嫁娘刚过门就要试着处理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新媳妇是不好当的。白居易说过,“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就是这组诗的历史背景。

这组诗共三首,细致入微地展现出了唐代新嫁娘的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了当时的婚姻风俗。

第一首诗体现了唐代新妇刚过门的一种婚俗。“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写的是新娘到了婆家之后的局促不安;而“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体现出了闹洞房的一些细节。这些没有结婚的大小伙子躲在新房当中,看到新郎要过来,就“满口索钱财”,讨个喜钱图个吉利。

第二首诗写的应当是新婚第二天的一个仪式。锦幛遮挡,竹席铺地,新娘与新郎一起拜亲的场景,体现的是新嫁娘以新媳妇的角色开始在丈夫家生活。在经历“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最初的羞涩和“犹抱琵琶半遮面”后,妻子“遣郎铺簟席”,一同拜见丈夫家的亲人。

第三首诗的内涵和韵味,则远远超出了前两首。这首诗是唐代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她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但是,婆婆喜爱什么样的饭菜,对她来说尚属未知数。粗心的媳妇也许凭自己的口味,自以为做了一手好菜,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呢。因此,细心、聪慧的媳妇,考虑就深入了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表现出新嫁娘的聪明,细心,甚至带有点狡黠。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让小姑先尝尝羹汤。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尝,而不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那样问她的丈夫呢?朱诗云“画眉深浅入时无”,之所以要问丈夫,因为深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问。而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之所,羹汤做好之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所以,从“三日入厨”,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尝”,不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体的环境、场所,一一紧紧相扣。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此诗艺术之妙处,俗而有趣,淡而有味。诗歌取民情伦常、世俗俚浅入诗,以速写之手法,将民间一位新嫁娘“奉事循公姥”的苦心描绘得栩栩如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颇有趣味。而生动的场景、鲜活的形象,又以浅淡之语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新嫁娘

梅香是个清倌,即卖艺不卖身的女子,民国时属于地位低下的人物,作为三太太被娶进了前清阁老赵家的大宅门。婚后,一日夜赏古宅,走入通幽的小径,不成想惊扰了二太太与宅内...

by:love春之韵

广播剧《新嫁娘》(民国)

剧情梳理三太被娶进家门,妓子踏入大宅门。夜赏古宅通幽径,错破二太偷欢情。大太捉奸在其后,错当其为偷情人。大太为保家宅清,狠心将其溺井中。琳琅守夜听梦话,知晓偷情...

by:阳春白雪播书

斯美塔那:《被出卖的新嫁娘》

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和北欧各国的民族独立斗争蓬勃发展,民族意识日益高涨,音乐家的民族觉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国家的民族乐派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形成的。...

by:玉兰云雾

唐宋三百首

让孩子了解唐诗宋词内容和意义

by:林玖玖玖玖zyzz

王胖胖--《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原文诵读及翻译。甜美多变的嗓音,生动演绎《唐诗三百首》,让儿童听得进、学得会。

by:LL王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