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汉纪》0645丨必读职场权谋:明哲保身or逆流而上?

2024-05-13 06:00:00955
切换 - 音频
00:00:00 / 00:00:00
声音简介

古代诸侯打工纪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史学经典,它是帝王的一面镜子,更是我们普通人的一面镜子,毕竟每一个人太需要世事洞明的智慧了。在清闲休息的时候,望您顺手点开一集,寒风细雨,互相依伴,随我一起再走一遍这千年旅程。淇姐将通过聊天、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与您3500集相随相伴。 

 以下是本集原文:  

哀、平之际,沛国陈咸以律令为尚书。〔〖胡三省注〗中兴之后,沛方为国。此由范史以后来所见书之也。陈咸,后汉陈宠之曾祖也。〕莽辅政,多改汉制,咸心非之;及何武、鲍宣死,〔〖胡三省注〗事见上卷平帝元始三年。〕咸叹曰:“《易》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胡三省注〗《易》下系之辞也。几,居希翻。〕吾可以逝矣。”即乞骸骨去职。及莽篡位,召咸为掌寇大夫;〔〖胡三省注〗掌寇大夫,当属作士。〕咸谢病不肯应。时三子参、钦、丰皆在位,咸悉令解官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悉收敛其家律令、书文,壁藏之。〔〖胡三省注〗按三十二卷成帝绥和元年,陈咸以淳于长事,废归故郡,以忧死。咸,沛郡相人也。此书沛国陈咸,本之《后汉书》陈宠传。光武始改沛郡为沛国,二陈咸虽同居沛,各是一人。〕又,齐栗融、北海禽庆、苏章、〔〖胡三省注〗禽,姓也。墨子弟子有禽滑釐,又有碎首禽息。〕山阳曹竟,皆儒生,去官,不仕于莽。

班固赞曰:春秋列国卿大夫及至汉兴将相名臣,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胡三省注〗师古曰:言不能去。〕是故清节之士,于是为贵;然大率多能自治而不能治人。王、贡之材,优于龚、鲍。守死善道,胜实蹈焉。〔〖胡三省注〗师古曰:《论语》孔子曰:守死善道。今龚胜不受莽官,蹈斯迹也。〕贞而不谅,薛方近之。〔〖胡三省注〗师古曰:《论语》孔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谓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信也。薛方引避乱朝,诡引巢、许为谕,近此义。近,其靳翻。〕郭钦、蒋诩,好遁不污,绝纪、唐矣。〔〖胡三省注〗师古曰:钦、诩不仕于莽,遁逃浊乱,不污其节;殊于纪逡及两唐。好,呼到翻。通鉴书龚胜之死,遂及一时人士,又书班固之论,其为监也,不亦昭乎!〕

是岁,濒河郡蝗生。

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胡三省注〗莽曾祖贺以下冢墓在魏郡元城。先,悉荐翻。〕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

王莽·始建国四年(壬申 公元12年)

春,二月,赦天下。

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上言:“捕得虏生口验问,言虏犯边者皆孝单于咸子角所为。”莽乃会诸夷,斩咸子登于长安市。

大司马甄邯死。

莽至明堂,下书:“以洛阳为东都,常安为西都。邦畿连体,各有采、任。〔〖胡三省注〗男食邑于畿内曰采;女食邑于畿内曰任。师古曰:采,采服也。任,男服也。〕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为五。〔〖胡三省注〗《禹贡》冀、兗、青、徐、扬、豫、荆、雍、梁,凡九州。周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员千有八百,〔〖胡三省注〗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并畿内凡千七百七十三国。言千八百国,举成数也。〕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同,〔〖胡三省注〗地方百里曰同。〕有众万户;其余以是为差。今已受封者,公侯以下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胡三省注〗奉,读曰俸。都内,积钱之府,属大司农。〕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佣作者。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謷謷,陷刑者众。〔〖胡三省注〗师古曰:謷謷,众口愁声,音敖。〕莽知民愁怨,乃下诏:“诸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然它政悖乱,刑罚深刻,赋敛重数,犹如故焉。

初,五威将帅出西南夷,改句町王为侯,王邯怨怒不附。〔〖胡三省注〗师古曰:邯,句町王之名也,音下甘翻。〕莽讽牂柯大尹周歆诈杀邯。〔〖胡三省注〗牂柯,音臧哥。《考异》曰:《西南夷传》作“周钦”。莽传作“周歆”,今从之。〕邯弟承起兵杀歆,州郡击之,不能服。莽又发高句骊兵击匈奴;高句骊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为寇。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所杀。州郡归咎于高句骊侯驺,严尤奏言:“貉人犯法,不从驺起;〔〖胡三省注〗貉,与貊同,莫百翻。《后汉书》,句骊,一名貊耳。〕正有它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胡三省注〗师古曰:假令驺有恶心,亦当且慰安。〕今猥被以大罪,〔〖胡三省注〗师古曰:猥,多也,厚也。被,加也,音皮义翻。余谓猥,积也,曲也。〕恐其遂畔,夫余之属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余、濊貉复起,此大忧也。”〔〖胡三省注〗《后汉书》:濊与句骊同种,言语法俗大抵相类,各有部界。复,扶又翻。〕

(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内容涉及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其历史、文学价值极高。

by:细雨如酥oo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来自于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御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是史家资政意识的表现。毛泽东同志酷爱此书,让我们一起来读史...

by:易水寒友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

by:春秋_id

资治通鉴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非专业人士,个人朗读,纯属爱好,不盈利,不谋私,只为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感谢爱学习的同行者关注...

by:星辰大海angel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

by:凯风自南其声有音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

by:琅琅书声声声悦耳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by:善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