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苏东坡效应

2024-05-12 22:27:3003:58 40
所属专辑:心理定律
声音简介
◇“人贵有自知之明”,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在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了。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
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有正确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这种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现象是一种心理效应,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所以,在比较时,一定要真正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自卑,进而导致失败。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父亲告诉儿子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父亲又告诉儿子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不能够认识自我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就很难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些都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和前进。因此,我们应避免“苏东坡效应”。
首先,要孤独地面对自己。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孤独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的言行、思想、学习状况进行深刻的反思,清醒地分析自身的优劣状况,并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使自己能较好地向目标奋进。
其次,通过别人充分了解自己。“旁观者清”,通过他人的眼神、语言、态度了解自己言行的对错和自己的社会处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此来完善自我,达到目标。
再次,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因为这与正确认识“自我”密切相关。这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能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又不会被别人操纵,遇事能够冷静理智,不会感情用事,等等。
最后,与自己良好地“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内心深处的争斗,是正与邪的相互抗争,也是自己思想斗争的根本形式。通过“对话”分辨是非,实现个人完善和学业进步。
【小故事】测测你是否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
掌握你的“自我”及你对它认识的实际状况。这些“考题”如下:
1.你的情绪是否时常变动?
2.你对别人的友情能持续多久?
3.你购买廉价或处理商品,是否常超出自己的需要?
4.你守信用吗?
5.你是否轻率地结识异性朋友和定下约会?
6.你对自己购买的东西常能满意吗?
7.你是否轻率地对人或事下定论?
8.你对从事的工作是否常有疏忽?
9.你是否有你已不再喜欢的老朋友?
10.你的生活习惯正常吗?
11.你是否经常凭初次印象判断人?
12.你能认真地写信给他人吗?
13.你是否因做错事而感到不安?
14.你平时遵守交通规则吗?
15.你在阅读书刊或文件时,对注解常忽略过去而成为习惯吗?
以上考题答案的计分规则是:1、3、5、7、9、11、13、15题,回答否定记1分;2、4、6、8、10、12、14题,回答肯定记1分。
答案:
得分为11分以上者,说明“自我”是比较成熟的。
得分在8—10分之间者,说明“自我”是部分成熟的。
得分在5—8分之间者,说明“自我”是不够成熟的。
得分在5分以下者,说明“自我”是相当幼稚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苏东坡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的文学家、书法家、尤其擅长文学创作与诗歌、诗词撰写,用最朴实的声音传播好听的诗词。大家一起来听吧!

by:一朝清风论春秋

苏东坡

这是一张值得拥有的历史类文人专辑,苏东坡是我国古代最值得尊敬的文豪,听懂它,理解他,你就会喜欢他们。

by:飞扬_致良知

苏东坡

一个无药可救的乐天派,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儿一般。

by:南垞cha

苏东坡

一部经典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情节起伏吸引人。根据听众的喜好而精选,声音清晰,感染力强。感情色彩浓厚。。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和厚爱。每天加班很辛苦,您就动动手指支...

by:读书大熊猫

苏东坡

以苏轼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线,观照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苏东坡...

by:听友249617852

苏东坡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

by:toread_jxj

当李清照遇见苏东坡(苏东坡)完

这是个浪漫的时代,到底是苏翁的诗文温暖了这个时代?还是这个时代的浪漫渲染了这位文人的一生?让我们跟随着这温润的文字,一起前行!大家也可以同时收听《当李清照遇见苏...

by:一盏清莲

苏东坡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北宋中叶以后的文坛领袖,诗、词、散文都称大家。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首开豪放词风,对宋词的发...

by:海天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