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与归来》:国际视野下的敦煌学(袁恒雷、刘敏书评;元子朗读)

2024-05-15 20:00:3407:10 52
声音简介

《寻梦与归来》:

国际视野下的敦煌学


内容简介:

  敦煌,投射着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

  敦煌珍品的流散,是近代中国伤心历程的缩影,众多敦煌遗书和少许壁画雕塑,如今分藏于世界各地。当年,它们的流散过程充满了无知与欺骗,巧取与豪夺。而今天,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其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因此形成。

  作品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往事,以及学术文化界几代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乃至通过不懈努力,让敦煌宝藏以出版形式魂归故土、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在“历史”与“学术”两个题眼下,激荡着国人充沛的民族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敦煌学的国际性。本书的出版,必将丰富读者对敦煌的认知,并成为学界研究敦煌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刘诗平

  新华社高级记者。毕业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多次赴丝绸之路旅行。国内首位赴地球四极——南极、北极、第三极(高极,青藏高原)、第四极(深极,马里亚纳海沟)采访拍摄的记者。新闻报道之外,从事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全球化和探险史研究。

  曾前往南极冰盖之巅考察并环航南极大陆;随船考察冰上丝绸之路,中央电视台8集大型纪录片《北极,北极!》执行总策划、总撰稿;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个人摄影展《刘诗平,随“蛟龙”下潜五千米》参展第七届大理国际影会。已出版《汇丰金融帝国:140年的中国故事》《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等著作。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已出版《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武则天研究》等著作,50集电视连续剧《贞观之治》编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玄武门之变》《唐高宗的真相》等系列讲座主讲人。


书评原文:

  1900年6月22日,在敦煌莫高窟已经生活多年的王圆箓道士偶然发现了敦煌藏经洞。这里保存着6万多件用汉文、藏文、于阗文、突厥文、粟特文、回鹘文、梵文、希伯来文等文字书写的文书和绘画作品,是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珍贵文献,内容涉及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莫高窟留下的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壁画和彩塑,分布在735个洞窟中,其中有2415尊泥质彩塑、45000多平方米壁画。本来,如此丰富又珍贵的文化宝藏,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文化大发现。可是处在清朝末年的特定时期,注定了这批宝藏不会被有效的保护。王道士、清政府从京城到甘肃地方的大小官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批宝藏的巨大价值。数年之后,闻讯而来的西方探险家车载马捆地让大部分文书、泥塑、壁画等文物流向海外。

  由刘诗平与孟宪实两位学者撰写的《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全面梳理了敦煌宝藏及因为研究敦煌宝藏而衍生出的敦煌学的前世今生。书中详实的资料、精美的配图、宏阔的视野,让本书既有学术著作应有的严谨规范,又具有通俗易懂的可读性。该书被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誉为“一部真正的敦煌学学术史著作”,其扎实严谨的叙述行文无一处不彰显着有出处来源、无一处不是细致打磨后的洗练表达。比如在论述这批宝藏为何会一次次被西方探险家堂而皇之地巧取豪夺,而当时中国上下几乎毫无阻拦时,作者运用了东西方对比式的表述说明,颇为令人信服:“当西方涌现探险考察热潮、考古学者在世界各地发掘时,中国还停留于传统金石学阶段,文人学者多热衷于碑帖鉴藏与书画题跋;当印度学成为欧洲学术界的热门显学时,中国学者对此几无所知,更没有能够与之对话的印度学家。对于列强组织对中国西北进行的大规模考察,当时也没有什么中国学者能够看清其本质。”于是,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日本大谷光瑞、德国勒柯克、俄国奥登堡、美国华尔纳等等探险家组成的集团纷至沓来,他们以敦煌为主要基点,辐射整个西北地区,非法盗挖劫掠了我国无数的文化宝藏。这其中,自然以敦煌宝藏最为人熟知、影响最大。所以,才有陈寅恪对这一惨痛文化事件的悲愤之声:“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敦煌宝藏的离去,是中华民族在清末民初任人宰割、愚昧落后的缩影。当文物宝藏的失去已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时,如何将这一损失降到最低,并通过各种手段抢救性地让文物以各种方式回归祖国,成为了一代代敦煌学者乃至整个国人的心声。于是,罗振玉、陈万里、张元济、王国维、董康、刘半农、胡适、郑振铎、陈垣、袁同礼、王重民、向达、贺昌群、于道泉、姜亮夫、王庆菽、黄文弼、张大千、于右任、罗寄梅、石璋如、夏鼐、常书鸿、潘重规、劳干、金荣华、饶宗颐、郑阿财、黄永武、唐长孺、段文杰、季羡林、樊锦诗、荣新江等等,这些文化名家用著书研究、摄影、绘画等多重手段,将敦煌文化细致研究并发扬光大,最终实现了敦煌宝藏的“寻梦与归来”。

  与此同时,这本书的撰写并未拘泥于只书写中国海内外爱国学者对敦煌宝藏的追寻与研究,而是以并行不悖的笔法同时兼顾同时代国外学者对敦煌学研究的进度。于是通过该书我们看到,在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印度、美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同样出现了一代代名垂敦煌学术史的著名学者与研究著作。他们为这批宝藏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书中按照时间与国别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及其相关著作。而且该书注重厘清这些学者之间的代际传承与交流交往事迹,使得该书具有了较高的史料文献价值。该书作者对这些国际合作进行了高度评价:“敦煌石窟保护中的国际合作,频繁的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同样显示了莫高窟和敦煌学的国际化。世界性的敦煌学,在不同国家造就了一批世界性的学者。敦煌学的未来,在于交流和合作,在于创新与融合。”

  随着敦煌学的进一步国际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梅隆基金会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合作,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采用覆盖式图像采集和电脑图像拼接的壁画数字化方法,让一座座洞窟完成了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数字化工程。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对诸多洞窟进行虚拟现实360度全景漫游浏览。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古籍出版社为首的我国出版界,将分散于英国、法国、俄国收藏的敦煌文书搜集汇总,以出版再生的形式让流失海外的敦煌宝藏魂归故里,与国内藏品一道,化身千百,光照世人。

  新时代的敦煌研究,早已将藏经洞文书与石窟艺术、历史考古相结合,将敦煌文书与吐鲁番文书相结合,将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相结合,将自己置身于广大的西域空间,探寻魏晋隋唐宋辽史的方方面面和中外关系史的种种。各国学者在敦煌学这样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中,不断展示着各自的学术才华与人格魅力。而义不容辞的中国学者,理应作出更深入的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做到这些需要的就是国际视野,恰如作者期望的:“需要我们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有学术为天下公器的胸怀,有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踏莎寻梦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

by:云田安平

寻梦泡泡岛

在充满创意与欢乐的泡泡岛上,俏皮可爱的泡泡岛酒店家族继承人“泡泡”与暖虎管家、宠物云可米,为每一位带着热爱与梦想而来的客人量身定制专属的极致度假体验。形形色色的...

by:独角兽动漫

寻梦周作业

每周学习上传练习作业

by:爱钓鱼的鹰

寻梦泡泡岛2

俏皮可爱的泡泡岛酒店家族继承人“泡泡”与暖虎管家、宠物云可米,在泡泡岛上接待了各种各样的客人。为了满足客人们不同的需求和梦想,他们制作过巨型软糖熊、大风筝,也准...

by:独角兽动漫

上海寻梦记

《上海寻梦记》是国内首部美发小说。山村女孩乐小颖十八岁和她的同乡一起到上海寻找就业机会。从做家政到进入美发行业,主人公乐小颖以勤劳、吃苦、朴实的态度面对生活,学...

by:草将绿也是皓月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