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键数据,负增长了!

2024-05-14 04:45:1110:54 1899
所属专辑:城市财经
声音简介

又有风吹草动,为防失联,烦请各位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小号“南北城市”↓

作者:余飞

5月11,央行公布了4月份金融数据,几个关键数据,均出现了负增长。

01

M1负增长

央行披露:

4月末,广义货币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余额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866亿元。

本号点评:

广义货币M2在3月份冲破300万亿之后,继续增加,但7.2%的增速,创有统计以来最低增速。

最为关键的是,狭义货币M1增速同比下降1.4%,创有统计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我们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这几年都不是一直在扩张吗?印钞速度还创下了新低,M1增速还能负增长?

首先,我们要对两个概念进行理解。

广义货币M2。教科书式的解释是,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流动的现金、定期储蓄以及其他存款等各种货币资产的总和。

简单解释就是,它是社会上所有的钱,包括有形的、无形的。

M2增速则被业内称之为印钞速度。

然而“印钞”不单取决于央行,央行可以增加基础货币,但如果企业、个人不愿意贷款,基础货币就很难继续衍生,货币乘数也就达不到理论值,会出现萎缩。

就会造成现在的这种现象。

而企业、个人贷款意愿不强,则体现在M1与社融数据上。

M1所反映的是企业活期存款的多寡,增速好,说明活期存款多,企业扩张欲望加强,反之扩张收缩,活期存款都转为定期。

一般来说,M2增速大于M1,表明市场对经济悲观,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减少,存款定期化,经济活力偏弱,更多的钱流入金融投资市场。

4月份随着M1负增长,M2与M1之间的剪刀差再次扩大。

02

社融负增长

央行披露:

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更重要的是,4月单月新增社融-1987亿元,去年同期为1.22万亿元。上一次单月社融为负,还要追溯到2005年10月。

本号点评:

如果说广义货币M2是货币的供应量,那社融的变化则对应着货币的需求量。

它包含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

过去两年来,我们的印钞速度在加快,但社融增速一直表现平平,其原因就在于货币之水充足,但个人与企业贷款意愿不强,没多少人来接水。

为数不多来接水的,主要是地方政府部门和央企、国企、城投等。这些都能从数据中找到答案。

以2023年全年数据来看:

2023年社融增加了35.59万亿。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2.75万亿,政府债券金融资9.6万亿。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的22.75万亿中,企业单位增加了17.91万亿。

也即企业单位+政府债券的融资增量为27.51万亿,占35.59万亿社融增量的77.3%。

这意味着,印出来的钱,大量流入了国企、央企、城投与地方政府口袋中。

说以上这些,主要是为了寻找此次4月份社融增量为负的原因,主要就是地方不敢发债了。

4月份社融结构中,人民币贷款减少了1125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41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减少244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减少807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减少5532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减少量最大。

从数据层面上来看,似乎在说明地方政府的举债速度在减慢。

底层因素则是很多地方因为本身的债务而制约了新举债速度。

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就发文,要求12个省市除基本民生工程外, 2024年不得出现新开工项目。

被点名的省市包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从数据来看,这12个被点名要重点化债的省份中,只有内蒙古省份实现了年初两会上设立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青海省未公布目标,其余10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远低于年初目标。

03

存款负增长

央行披露:

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7.32万亿元,相较于一季度的11.24万亿元减少了3.92万亿元。也就是说,4月单月存款减少了近4万亿元。

本号点评:

人民币存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个人、企业存款双双下降。

4月企业存款减少了1.87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居民存款则减少了1.85万亿元,同比多减6500亿元。

连个人存款都下降了,这是什么原因?

要知道,我们的个人存款从2022年之后开始狂飙。2022年一季度,住户部门存款增加了7.82万亿元,超过了2018年以及之前任何年份的全年增量。

2023年一季度继续创新高,增加了9.9万亿,与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量相当。全年增加了16.67万亿元,为历史第二高。

2024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了8.56万亿,季度增量历史第二。

4月份的存款居然减少了。

这里面有季节性因素。

纵观过往,每年4月份的个人存款大多都在减少。2019年至2023年,4月份住户存款分别减少了6248亿元、7996亿元、1.57万亿元、7032亿元、1.2万亿元。

企业存款也是一样,除了2020年4月增加了1.17万亿外,2019减少了1738亿元,2020年4月增加1.17万亿元,2021年减少3556亿元、2022年减少1210亿元、2023年减少1408亿元。

当然,从减少规模来看,今年4月份的减少量是最大的。

为何会如此,有人说这是经济回暖的标志,意味着大家的存款意愿下降,消费意愿在增强。

然而从数据端来看,并非如此。

央行披露的4月份居民短期贷款减少3518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666亿元,消费并没有复苏。而直接反映消费价格变化的CPI,尽管增速回正了,但环比也仅增长0.1%,同比也仅增长0.3%。

来源:国家统计局

有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提前还贷。

提前还贷的浪潮从2022年年中就出现了,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三年来,个别月份的房贷增量为负的现象。

其实就是因为贷款的量还不如还款的量,才会出现增量为负的局面。

4月份具体提前还贷规模如何,还需要等国家统计局披露的单月个人按揭贷款数据才清楚。

第二,部分存款回流至理财产品。

这一点,可以有数据印证。

根据多位业内人士测算,4月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迎来久违回升,年内或有望跨过30万亿元大关。

04

新一轮大招要来了

4月份的金融数据,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经济发展并不顺畅,各种问题依旧难以解决,经济增长压力依旧偏大。

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年初定下的今年GDP增长5%的目标?

必须在后阶段启动力度更强的措施才行。

有专家预测,新一轮降息降准可能要启动了。

当然,在后续可能到来的刺激措施中,针对提振楼市的措施,肯定不会少,今年依旧会是疯狂救市的大年。

早在3月份召开的国常会上,高层就将房地产的地位再次扶正,明确提到: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对房地产有了全新表述: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要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在会议结束之后,仅上周就有两个省会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了限购。深圳也大幅降低了非核心区的社保年限,从3年降至1年,并增加了二孩家庭的房票数量。

后续一线城市的限购继续松动,是大势所趋。

但恰如本号所分析的,取消限购,效果不会有多大。因为现在的市场压根儿就不是名额问题,而是信心问题,是收入问题,是确定性问题,是预期问题,是宏观大环境问题,是刚性债务问题。

所以,想要提振楼市的成交量,还得有更强的大招才行。而且这些大招所能引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消费者购房,最关键的是要降价让利以达到降低购房成本的作用。

降价让利,应该成为后续需要出的大招的关键词。

您好,我是余飞,城市财经与樱桃大房子合力整理了一份【卖房文档】和【3天闭门直播】送给您,直接扫码添加我的助理微信领取!

另外,我的粉丝群每天还会有最新的热点文章和前沿行业报告的分享,欢迎你来围观!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入读者群,加微信:593594349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几个几个几

本张专辑是关于爸爸妈妈怎么跟宝贝们互动的内容。生动有趣,小孩子们都爱听。很搞笑很幽默,在听听笑笑的同时,就记住了一些童话故事或绕口令的小段子。

by:疯然悠悠

干就对了~业绩增长九大关键

以实干为基调,挖掘实战业绩增长九大步骤——管理基础、目标策略、组织设计、人才升级、绩效管理、拿到结果、培育强将、团队建设、文化塑造。

by:金湖有约

人口负增长时代

人口发展事关长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舆论的焦点,大众对人口的认知也因人口发展数据的最新披露而更新。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发布的数据...

by:东篱村居

你有几个灵魂

对于学习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心理咨询师来说,本书可以是一本教学参考书,心理师可以以此书为指导,进行日常的咨询工作和自我成长。对于其他学家,本书可以作为知识性读物,...

by:阳光悦信

你有几个自己

自知的最高境界是从看清每一个自己开始

by:幸缘坊意象文艺

你有几个自己

你以为的“自己”,真的是唯一的自己吗?如果这是一个对“自己”的认知陷阱,你有能力识别并成功地突围而出吗?本书将奇妙而有趣的“拆人术”展示给你,助你彻底看清心灵...

by:蓝豆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