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挂华国锋照片,高官1991年看见感到疑惑,村民直言:农民讲感恩

2024-05-15 04:03:3003:57 150
所属专辑:学历史,听故事
声音简介

1981年,华国锋辞去了中央的主要领导职务,逐渐淡出政治舞台,消失在公众视野,亿万中国人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然而,还有许许多多的国人并没有忘记华主席的功劳,将他的恩情记在心中,华西村的“一把手”吴仁宝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仁宝比华年长7岁,两人虽从未谋面,但是身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人均是从基层干部做起,务实,坚持实事求是。

不同的是,吴仁宝一辈子都在基层干事创业,并且创造出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迹。华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受到伟人提携,最终走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

吴仁宝带领下的华西村,非常注意因地制宜求发展,他在接受采访介绍经验时,曾介绍一种“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上面说的,符合我们实际的我们做。上面讲的不符合我们实际的,我们不去顶,但不做。”

在集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吴仁宝还曾带领村民“偷偷摸摸”发展“私营经济”。华是1971年接任纪登奎负责财贸、农业、值班室等工作。

当时存在着过度强调“以粮为纲”的问题,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观点,希望政策能适应基层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促进各地农村的发展。

在中央的安排下,华到全国各地走访调研,回京后,撰写的调研文章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提出“全面发展多种经营,不能乱扣资本主义帽子”的远见。

而这些建议或多或少都被中央采纳,吴仁宝及领导的华西村无形中都成了受益者。

华提出的这些建议在特殊时代起到了纠正农村政策“左”的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稳定农村形势起到了很大作用。

吴仁宝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并且他是一个非常重视研究中央政策的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前布局规划。可以说,华西村崛起的基础与华那段时间的“调整”存在着紧密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华西村村史馆的展墙上始终悬挂着华的照片,供参观者学习观看。在华西村人的心里,他们感恩华。

1991年,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前往华西村参观,在村史馆看到了华的照片,驻足凝视,不禁思绪万千。

吴仁宝看到众人一脸的疑惑,吴仁宝坦率地解释说:“我们都是农民,对华主席只有感激之情,我们农民讲感情!懂得感恩”。

李也经历过那个时代,他心里村民的“解释”应该很有共鸣。为官不易,干事创业更难,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忘记“为民造福”的初衷。

早已隐退的华,估计也想不到华西村会对他如此感激。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朴实、多么好的人民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我不想去挖野菜

华西村悬挂华国锋照片,展示了深厚的感恩之心

猜你喜欢
华国锋传丨伟人传记丨光辉历史

华国锋(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原名苏铸,字成九,山西交城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

by:半条鱼儿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毛泽东、周恩来、华国锋、彭真、江青、聂元梓

本书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涉及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华国锋、彭真、张浩、师哲、江青、聂元梓……涉及事件:反王明斗争、解决张国焘问题、国共第二次合...

by:前门楼子九丈九

华国锋大传丨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历史转折进程中的领导人

1921年2月16日,华国锋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原名苏铸。1938年,投身抗日战争,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国锋”即取意于“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1940...

by:前门楼子九丈九

文革后期的邓小平 | 与华国锋的交接 | 从复出到成为领导核心|毛泽东周恩来

邓小平一生经历“三落三起”,人生的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文革后期,历史为何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艰难复出,全面整顿中展示怎样的领导智慧!《文革后期的邓小平》全面讲...

by:主持人王者

华国锋大传|接班毛泽东 交棒邓小平|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幕后及大审判、刘少奇周恩来

本书以华国锋传记为主线,全面讲述了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高层内幕,涉及结束文革,粉碎四人帮、周总理毛主席逝世后,国家领导人交接等重大事件,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背...

by:主持人王者

四人帮上海余党覆灭记|文革结束后拐点中的人物事件|华国锋叶剑英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1976年10月6日20时左右,华国锋、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怀仁堂宣布对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22时,中...

by:江湖叨客

中华国苑

根据中国传统故事改编的广播短剧。

by:听见黑龙江

风华国韵

抚琴觅知音,风华品国韵。万里长城,巍峨宫阙。秦砖汉瓦,玉阶彤庭。青铜编钟,岭南绝唱,塞北牧歌。二泉映月,渔舟唱晚。风雅《诗经》,悲苍《离骚》。高山...

by:东林之声

风华国乐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by:朝来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