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木匠被女子收留,却赖在床底不走,他半夜悄悄掏出一把尺

2024-05-16 07:24:1233:03 938
声音简介

明朝弘治年间,苏州商人丁海泉走南闯北贩卖绸缎发了财。他为人豪爽爱结交朋友,众人人都很敬重他,慢慢成了苏州最有名望的乡绅。


丁府中丫鬟小厮就有二百多人,但是识文断字的人屈指可数,其中有一个叫郑山的年轻人不仅精通文墨还非常机灵,到丁家不久就被提拔到丁海泉身边当差。


郑山成了丁海泉身边的红人。就连府里的老人都对这个“新贵”不敢怠慢,毕竟郑山连三十岁都不到,很有可能更进一步,当上丁海泉的姑爷!




丁海泉与妻子王氏感情非常好,王氏与他是贫贱夫妻,两人一起白手起家打下偌大家业。倘若没有王氏这个贤内助,丁海泉的生意不会做的那么顺利。


因此,丁海泉对妻子又敬又爱,立誓终身不纳妾。所以,两人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叫做丁玉娘。


丁玉娘的容貌随王氏,长相一般扔进人群中都分辨不出来。但是,品行却很善良,对待身边的丫鬟都很客气。她洁身自好外界从未有人听说她与谁发生过绯闻。


转眼丁玉娘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丁海泉就想给女儿寻一个如意郎君。只是,他虽然在苏州城富甲一方,却与妻子王氏的想法不谋而合,不想让女儿嫁入豪门。


朱门高墙之内,腌臜的事情太多。丁海泉夫妇担心女儿的性格太善良,无法在这种尔虞我诈环境存活下来,所以一直在挑选女婿,只可惜越挑越花眼。


这年六月初八,苏州总兵张齐赴任,地方乡绅设接风宴。丁海泉一家赴宴,王氏早就收拾妥当就是不见女儿丁玉娘来,她怕耽误时辰就让丫鬟小青去后院香暖阁找人。


丁海泉在女儿8岁的时候,特意在后院建了一个两层的阁楼给宝贝女儿当生辰礼物。于是,取名香暖阁。


小青来到香暖阁正好看到丁玉娘和贴身丫鬟小菊往后门走去,小青连忙问道:“大小姐,您这是要去哪里?老爷和夫人在前院等您去赴宴呢!”


丁玉娘憋着嘴说道:“我不愿去!爹娘肯定又会在叔伯面前给我寻夫婿,好像我就会嫁不出去一样太丢人。听说街上来了戏班子,我和小菊听戏去,正好躲个清静。”


说完不顾小青就转身离去,小青急的跺跺脚回去禀告了。


丁海泉听说以后摇了摇头,对王氏说道:“外人都说我们的女儿如何贤惠温顺,只有我知道,她就是头倔牛,打定主意是不会回头的。”


王氏苦着脸转头吩咐家里的护院赶紧追上去保护女儿安全,说完追上丁海泉去总兵府衙赴宴了。


丁玉娘与小菊难得出来逛街,在摊位上挑挑拣拣,很快小菊手里就拿不下了。逛街是女人的天性,似乎永远不会累一样,两人又欢欢喜喜去了一间胭脂铺子。


胭脂铺的许老板认得丁玉娘,他亲自过来为丁玉娘介绍新到的胭脂水粉,正当丁玉娘听的津津有味的时候,门外传来喧闹的声音。


只见一个浑身脏兮兮的男子被人扔出客栈,店小二恶狠狠的骂道:“看你长得老老实实,没想到是个叫花子,还好我看了你包袱除了烂衣服就剩下一把破尺子一个铜板都没有!”


店小二见男子进店吃饭,他趁男子不注意偷看包袱,见他没钱才找伙计将男子丢出去。


说完将一个包袱抖散里面的衣裳全部掉在地上都是灰尘,摔倒在地上的男子不顾衣裳,赶紧将尺子擦干净灰尘放进怀里。


他对店小二说道:“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有手艺很快就会有钱的!”


店小二抱着手臂嘲讽道:“你一个乞丐除了靠嘴讨饭能有什么手艺!”


男子昂着头,挥了挥拳头,回答道:“我是木匠,我可以修好各种各样的家具!”




街道上的喧闹引来百姓围观,众人听说男子是个木匠都很狐疑。在各朝各代木匠都是受人尊敬的匠人,在演绎小说钟更是有法术的存在,让人又敬又怕。


客栈的老板不想耽误做生意就让店小二把人群驱赶开,至于男子在外面让店小二道歉,店小二根本就不搭理他。


男子为人憨厚,生气的说道:“从小我们就学礼义仁智信做错了就要道歉,可你们却这样视若无睹?”


丁玉娘将整个过程都了去,她觉得这个男子有些傻里傻气的,在这个用钱财衡量价值的世世道上,竟然还有人会在乎“礼义仁智信”真是太另类了。


丁家就一个女儿,将来肯定是由丁玉娘继承家业。所以,丁玉娘很小的时候就跟在父亲身边学习做生意,她很小就知道商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男人收拾好包袱转身就要走,丁玉娘追了出去,她将男子拦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为什么来苏州?”


男人转头望去,看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脸圆圆的长得好像村里的姑娘阿花。想到离别的故乡,男子脸上有些哀伤。


小菊见男子低头不说话,催促道:“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我们家大小姐问你话呢!”


男子醒悟过来,委屈的说道:“我叫李三顺,家住梧桐乡,祖母去世来苏州投奔父亲,但是来到苏州没有父亲地址找不到人。”


丁玉娘问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吗?”


李三顺挠了挠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想找个地方干活。”


丁玉娘思忖一下,说道:“你说自己是木匠,我住的阁楼有些地方破损了。你就跟我回家去修缮,我会付你工钱,到时候安排你个住处解决温饱。”


李三顺听说有活可以干,眼睛一亮,高兴的说道:“工钱我就不要了,我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丁玉娘被李三顺憨厚的样子逗笑了,她笑着说:“你别高兴太早,倘若干活让我不满意,我会轰你出去的。”


就这样,无家可归的李三顺跟着丁玉娘回了丁府。管家忠叔见大小姐带回一个陌生男子有些惊愕,得知郑三顺是个木匠才松了一口气。


忠叔嗔怪道:“大小姐,像修缮房屋的事情,你吩咐下人去安排就行,何必亲自跑到街上找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来家里呢。”


丁玉娘知道忠叔担心自己的安危,她撒娇的说道:“忠叔,我这不是看他人生地不熟可怜没地方住。咱们家那么大,顺便给他安排一个木匠活就行,不久是多一双碗筷吗?”


忠叔拿丁玉娘没有办法,只好对李三顺说道:“既然这样,你就在府里干活,但是一定要守规矩否则把你乱棍打出去。”


李三顺听到后害怕的缩了一下脖子,老老实实说道:“我记了。”




于是,忠叔就带着李三顺离开了。也许是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丁玉娘的胃口特别好,中午将饭菜吃了光了,美美的睡了一个午觉。


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丁海泉夫妇早就回来了,他们听说丁玉娘醒来了立刻让小青把她喊到前厅上。


丁玉娘来了以后,就见母亲王氏笑着说道:“女儿,你猜我今天遇到了谁?是你好姐妹李莜!”


“什么?李莜姐姐也来苏州城了吗?”丁玉娘满眼惊喜。


苏州总兵李齐出身行伍,从一个小卒靠着拼杀当上总兵,他与丁海泉来自一个村子。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不是亲兄弟胜过亲兄弟。


李齐一直在各地赴任,一双儿女就住在老家梧桐乡由老母亲照顾。前些年,女儿李莜身体不好就被李齐接到身边,只留一个儿子在老家与祖母相伴。


李莜和丁玉娘是好姐妹,多年未见,没想到李齐到苏州当总兵竟然把女儿也带了过来。


“太好了,我以后可以找李莜姐姐玩耍了。”丁玉娘高兴说道。


丁海泉咳嗽一声,沉下脸问道:“胡闹,李莜是总兵家的大小姐,怎么会向你一样不知轻重,像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 ,你竟然任性跑到街上,我还听忠叔说你带了一个木匠回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丁玉娘转头望向父亲身边的人,正是郑山!她眼中不满,忠叔肯定不会把这事告诉父亲,想必就一定是郑山了。他可是丁家的影子管家,府里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郑山长得斯斯文文,配上他若有若无的笑脸,算得上是美男子。只是,丁玉娘就是不喜欢他,觉得他很阴险,或许这就是女人的第六感。


丁海泉看出女儿的心思,怒道:“你别管是谁告诉我的,你带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回家就是不对,我已经让忠叔给此人银子,打发他离开了。”


丁玉娘不满道:“爹,你怎么可以这样!我已经答应李三顺,让他在家里干活,你岂不是让我言而无信吗?”


丁海泉见女儿顶撞自己气得拍桌子,郑山赶紧低头说道:“老爷息怒,大小姐也是好意,她年纪小容易被骗,还请您谅解。”


“姓郑的,你别在这里猫哭耗子,我不会领你情。”说完,丁玉娘哭着跑了出去。


丁海泉气得脸的发白,对王氏说道:“我们太宠溺女儿了,你看她现在这个样子,哪里像大家闺秀,倘若嫁到李家岂不是笑话?”


郑山心里一惊,嫁到李家?难道是想与苏州总兵李齐结为亲家吗?他试探问道:“老爷是打算将大小姐许配给李家二公子吗?”


丁海泉拿郑山当亲信并没有隐瞒,他说道:“我今日与李总兵私下聊过,他的二儿子到了婚配的年纪,正好与玉娘年纪相仿,有意两家结亲。”


王氏惊呼一声,后知后觉道:“怪不得,今天李莜和她母亲赵夫人,总是旁敲侧击问玉娘的事情,原来这是挑儿媳啊。”


她为难的对丈夫说道:“我听说李二公子从小体弱多病,一直在乡下跟着祖母生活。我们家玉娘嫁过去,万一有个问题可怎么办?岂不是要守寡啊。”


丁海泉摆了摆手说道:“那是谣言,李二公子是为了替父尽孝才留在乡下照顾祖母,根本不是什么体弱多病。”




就在夫妻二人聊天的时候,郑山有些魂不守舍,他浑浑噩噩的离开了大厅。夜里风大,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整个身体透心凉!


另一边,丁玉娘哭着找到忠叔问李三顺走了没有?忠叔心疼的说道:“哎呦,大小姐别哭。小老儿晓得你不想做个失信的人,我瞒着郑山将人藏在香暖阁了。”


忠叔无儿无女,一辈子在丁家尽忠,从小看着丁玉娘长大,视其为亲生女儿,所以做事说话都很偏袒她。


郑山一回来就听说李三顺的事情,他找来忠叔搬出丁海泉,让忠叔把李三顺赶走。可是,忠叔阳奉阴违,偷偷将李三顺安排在香暖阁的杂物房。


丁玉娘高兴的来到杂物房见里面熄灯还隐约传来鼾声,想必是李三顺太累已经休息了。所以,她并没有让人叫醒李三顺,而是让香暖阁的丫鬟不许将李三顺的消息传出去。


第二天,丁玉娘在睡梦中被叮叮咚咚的声音吵醒。她睡眼朦胧的推开窗户,就看见李三顺在院子里干木匠活。


她有些生气的说道:“傻小子,大清早扰我好梦,睡不好会变丑女人。”


李三顺抬头正好与丁玉娘四目相对,他憨憨说道:“我祖母告诉我,这个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丁玉娘闻言语塞,她气得狠狠将窗户关上,“真是傻小子!”


就这样,李三顺在院子里修缮木窗。丁玉娘因为昨天的事情被母亲王氏叫去训话,回来的时候一脸不情愿,见到李三顺就气不打一处来。


晚饭的时候,李三顺碰见小菊,狐疑问道:“小菊,你家大小姐,今天看我的眼神恨不得吃掉我,我做错什么事了吗?”


小菊捂嘴笑着说道:“因为你的事,大小姐顶撞了老爷。被夫人罚去做女红了,她最讨厌做女红,当然看到你很生气了。”


李三顺抬头望去,正好看到丁玉娘在窗口做女红,烛火映衬在女子的脸上,此刻让人有些怦然心动!


几天之后,苏州总兵李齐之女李莜来府上拜访。丁玉娘高高兴兴将人带去香暖阁,两人走进院子,丁玉娘觉得有些不对劲,这才想起李三顺没有在院子干活,所以突然变得很安静。


她找来小菊问道:“李三顺没在干活,跑去哪里偷懒了?”


这些日子丁玉娘总是找李三顺斗嘴,小菊已经习惯了,她回禀道:“李三顺今日休假,说是去街上买些东西。”


在一旁的李莜闻言一怔,很快就面色如常。丁玉娘没好气的说道:“傻小子肯定是偷懒了。”


说完她带着李莜去了二楼,李莜余光看到院内桌上的一把尺子,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傍晚,李莜领着丁玉娘去家里吃饭,香暖阁的丫鬟也都跟着去了,院子里空无一人。


李三顺拎着大包小包回到香暖阁的杂货房,屋内没有熄灯漆黑一片,他凭感觉来到桌边将东西放下就听到不远处传来脚步声。


李三顺有些奇怪大小姐就吃完饭回来了吗?很快这个想法就打消了,只见郑山鬼鬼祟祟来到院子里,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伙房的丫鬟。


丫鬟有些害怕东张西望,郑山骂道:“给我打起精神来,要是事情没有办成,我就让你滚出丁家,继续去青楼酒馆端盘子。”


香暖阁有小灶,丁玉娘平时就在院子里吃饭。丁海泉就给女儿寻了些厨艺好的厨娘,因为今天丁玉娘不在院子里,她特意给厨娘放假都回家去了。


香暖阁的厨房与李三顺住的杂货房就在对门,只见郑山将丫鬟带到厨房门口,他从怀里拿出一个用纸包着的东西。


“待会儿,大小姐回来以后,你给她送茶水的时候将此物倒入其中,听明白了吗?”


丫鬟颤颤巍巍的将东西手下藏到袖子里,她向郑山问道:“我按你说的照做,你就会免掉我弟弟的债务吗?”


郑山点了点头,说:“我答应你,事成之后,不仅免了你弟弟欠下的银子,还会再给你一百两银子当酬劳。”


李三顺将两人的对话都听了去心中大惊,不知道郑山在茶水中放了什么东西。他算了一下时辰距离丁玉娘回来的时间不多了。


“不行,我一定要想办法破坏郑山的阴谋。”


李三顺知道郑山是丁海泉身边的红人,倘若将刚才的事告诉丁海泉,丁海泉在亲疏之间肯定会相信郑山而觉得他是骗子。


所以,李三顺决定亲自揪出郑山的计划,不让他伤害丁玉娘。


于是,李三顺从窗户悄悄离开。他径直来到香暖阁的二楼进了丁玉娘的闺房,他环顾四周将目光看向床下。


他一个箭步走上前,爬进了床下不走了。他睁大眼睛感受四周,不知过了多久,听到上楼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丁玉娘与小菊说话的声音。


丁玉娘进屋就坐在桌前,今夜高兴多吃了一些菜,回家有些口渴,见壶内没有水了就吩咐小菊倒些水来。




小菊不高兴的说道:“大小姐对下人太好了,竟然连水也不蓄满。”


丁玉娘笑了笑说道:“她们也不容易,你赶紧去伙房找看火的丫鬟添水。”


在床下的李三顺听到看火丫鬟,这才想起刚才与郑山说话的丫鬟就是看火丫鬟。此刻,屋子里就他和丁玉娘,本来想出声告诉她有危险。


只是,他一个男人躲在女人的床下,这件事传出去有损丁玉娘的名誉,他有些后悔这样躲在床下了。


不一会儿,小菊就带着看火丫鬟来到屋子里。丫鬟将热水小心翼翼倒在壶里,小菊见她手有些哆嗦,茶水也溅在桌上,接过热水壶亲自倒水,并且给一碗茶水丁玉娘。


丁玉娘喝完水本想在坐坐,不知为何突然有些犯困。在小菊的伺候下就上床休息了,待小菊领着看火丫鬟离开,屋子里静悄悄只剩下丁玉娘的酣睡声。


不知过了多久,楼道上的灯也熄灭了已经进入后半夜。李三顺眼皮子也在打架有些昏昏欲睡了。


就在这个时候,门被悄悄打开了。李三顺打起精神,从床下看见一双男子的鞋子,正缓缓走进屋子,然后悄无声息将门关上。


男子来到床榻前,他喃喃自语道:“大小姐,你别怪我用这种卑劣的办法。我也是无奈,谁让老爷要把你许配给李家二公子,我早就对你一见钟情,可你从不正眼看我。如今,你也别怪我了。”


原来,进屋的男子竟然是郑山。他自诩有才华得到丁海泉的器重,在丁家一人之下狐假虎威。


郑山是一个不知足的人得陇望蜀,他从一个穷小子成了人上人。他绞尽脑汁讨好丁海泉就是想保住富贵,但是他也明白一件事,想要长久富贵下去就得讨好未来丁家的主人丁玉娘。


可是,他几次三番向丁玉娘示好,都被丁玉娘视若无睹,甚至受到丁想的嘲讽。有一次,丁海泉对郑山说,想找一个像他这样懂事的男子给女儿当夫婿。


这一下,就像是在郑山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他找到了长久富贵的办法,就是成为丁海泉的女婿。丁玉娘的丈夫,将来丁家的一切都会是他郑山的!


于是,这些年里郑山除了卖力讨好丁海泉,另一边暗中破坏丁玉娘的婚事,让丁海泉觉得这些与女儿相亲的男子不够优秀。


这还真生出让丁海泉做女婿的想法,为此他还暗自问过郑山愿不愿意。郑山喜出望外旋即同意,所以他把丁玉娘视为未婚妻,见她将年轻男子李三顺带回家很生气就找借口赶走。


没曾想丁海泉突然改变主意竟然要丁玉娘嫁给总兵家的二公子,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郑山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找来看火的丫鬟,威逼利诱她在茶水中做手脚。


想来一个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丁海泉碍于女儿的名声只能将丁玉娘许配给他了。


这一切,都被在床下的李三顺听到耳朵里。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很快愤怒就充斥在心中。




郑山脱去外裳钻进被窝里,欲要解开丁玉娘的衣扣时,从床下伸出一把尺子。


紧接着,李三顺从床下钻了出来,他挥动尺子朝郑山的脸上抽去。


“啪”一道鲜红的印记出现在郑山的脸上,他疼得眼泪鼻涕直流,嘴里像是有什么东西膈应,吐出来以后竟然发现是满嘴碎牙!


郑山难以置信的看向凭空出现的李三顺,他惊恐的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李三顺不解气挥动尺子又是一记耳光,力度之大,声音之响让郑山发出惊天惨叫!


丁家熟睡的人都被惨叫惊醒,小菊睡在隔壁,她赶紧冲进房间,就看见李三顺站在床榻旁边。


小菊惊呼一声,就要上前与李三顺拼命,她以为李三顺要做坏事。但是,来到床边就看见半死不活的郑山倒栽葱一样,上身子摔在地下,两只脚在床上。


李三顺沉声道:“你悄悄将老爷和夫人带过来,千万别惊扰下人,免得坏了大小姐名声。”


小菊很快就想通了关键,她眼中露出感激转身离开。


没过多久,就看丁海泉冷若寒霜走进来,王氏已经吓得脸色煞白。好在看到女儿衣裳还算整齐松了一口气。


丁海泉进屋就在打量李三顺,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他不知为何觉得李三顺很眼熟,实在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但是,丁海泉很快就冷静下来,向李三顺问清来龙去脉,得知是始作俑者竟然是郑山。


他吩咐小菊将酣睡的丁玉娘带走,然后将桌上的凉水泼到郑山的脸上。郑山很快就醒来,他先是很惊恐,随后就大笑起来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


“老爷,这件事传出去以后,大小姐的名声就坏了,李家二公子肯定会退亲。她是你最宝贝的女儿,你忍心她孤独终老吗?”


此计太过诛心,竟让精明的丁海泉想不到任何办法,他此刻垂头丧气说不出话来。


郑山捂着脸恶狠狠看向李三顺,说道:“臭木匠,你竟然敢打我!我让你在苏州城活不过有一天。”


李三顺稍微抬了一下手中尺子,郑山吓得抱头蹲在地上,他面容扭曲的喊道:“我是丁家未来的姑爷,你再打我,我就让你去见官。”


丁海泉厌恶的看向郑山,转头对李三顺说道:“小伙子,你是一个好人。我会让忠叔给你一笔钱,你离开苏州城越远越好。”


他已经看透郑山的真面目,他的谦卑都是装出来,如今的凶狠狭隘才是真实的郑山。他怕李三顺吃亏,所以才会让李三顺拿钱离开。


李三顺原本憨厚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他又是一尺子抽在郑山脸上,厌恶的说道:“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他对丁海泉说道:“您别上了郑山的当,我李家绝对不会退婚!”




郑山奸笑道:“就凭你也敢替苏州总兵李家做主?”


“他是我的儿子,凭什么不可以替李家做主!”门外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只见苏州总兵李齐身穿便服与女儿李莜站在一起。


忠叔哭着脸对丁海泉说:“李大人,执意要进府找人,小老儿拦不住啊。”


李齐望向李三顺,笑骂道:“扮猪吃虎好玩吗?这都见到未来岳父了,你还下个装到什么时候?”


丁海泉这才察觉李三顺和李齐长得如此相像,“你原来是李家二公子?”


李三顺满脸歉意,作揖道:“世伯,我与大小姐相遇实属巧合,后来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没来得及拜见世伯,还请见谅。”


原来,李三顺是苏州总兵李齐的小儿子,他从小就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去世后,他才来苏州城投奔李齐,没想到在路上遇见丁玉娘,丁玉娘错把李三顺当成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带回了丁家。


李齐对丁海泉解释道:“我这个儿子从小就喜欢木匠活,我不在家的时候,他就偷偷和村里的老木匠学手艺,没想到还真学成了。”


郑山看着眼前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恐惧极了,李齐瞥了一眼他,对丁海泉说道:“儿媳的事情不用担心,郑山就交给我了。”


说完,他拍了拍手,暗处突然出现几个扈从像脱死猪一样将郑山带走了,接下来他要面临的场景都是咎由自取。


李三顺突然问道:“爹、姐!你们怎么知道我在丁家啊。”


李莜看向弟弟手中的尺子,说道:“这把尺子是你落冠的时候,我送给你的礼物。今天我来香暖阁做客,一眼就看出这把尺子是你的,所以回家之后就与父亲说了,父亲多年未见你,思念的不得了,这不大半夜就赶来见你。”


李三顺闻言挠了挠头,丁海泉见到这个女婿很是满意,屋子里的人洋溢着高兴的气氛。


今晚的事情,众人都不曾告诉丁玉娘,担心她为此事留下心中的阴影。


只是,第二天,李三顺不辞而别让丁玉娘有些难过,像是心里被抽空一样。紧接着,丁家对外宣布婚期,定在十二月初八,丁玉娘与李家二公子成亲的日子。


那一天,十里送红妆,苏州城百姓人人羡慕。


洞房夜,丁玉娘带着喜帕安静的坐在喜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房门被推开,只见新郎缓缓走来。


丁玉娘此刻脑海里突然出现李三顺的影子,她晃了晃头,将杂念抛开。只是眼泪有些不争气,她呢喃道:“傻小子,你为什么走的时候不告诉我。”




新郎已经来到丁玉娘跟前,他轻轻掀开红盖头与梨花带雨的丁玉娘四目相对。


丁玉娘捂嘴惊呼道:“傻小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窗外一轮明月,真是花好月圆,幸福美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园丁与木匠

本书带你走出传统“让孩子成才”的教养误区,告诉你养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体的教养方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与孩子的关系怎么样。高手父母与...

by:潘存丽

园丁与木匠

高普尼克认为,相比于其他生物,漫长的童年就是人类专属的学习期,它使孩子成为全宇宙最高级的学习者。通过比较孩子和成人的意识,高普尼克得出结论:对所有人类而言,孩子...

by:方舟一号_at

园丁与木匠

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带你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学习规律。他深刻地揭示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高手。养育孩子不能套用公式,高手父母懂得为孩子搭建成...

by:柠檬金6

山村小木匠

为完成爷爷遗愿,莫凡放弃了城里工作的机会成了饿狼山下裕山村的小木匠。学艺开店,莫凡从此开启了顶级木匠的传奇人生。你看这棵树看上去中暑了,不如我们把它【作者简介】...

by:意志神牛

苕木匠读《周易》

大家好!我是苕木匠,2004年出版《周易正读》,并被收录安卓《一生必读的三十本哲学书》中。之后又出版了通俗版的《揭开帝王的秘籍——正读周易》。2010年出版《揭...

by:苕木匠

四季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主要内容:《四季民间故事》专辑收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化。专辑中的故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

by:四季如春Spring

小木匠的女尊生活

平凡女人穿越到女尊做木匠的故事。家长里短的种田文,不虐也没什么大起大落,没有阴谋诡计也不会翻云覆雨,安安心心的在村里做木匠而已,唯一的心愿就是娶个夫郎过个好年...

by:呆棣_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