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为何要杀韩信?除了韩信缺乏政治头脑之外,背后还有什么原因

2024-05-16 08:03:0107:01 18
所属专辑:清水空流
声音简介

在《史记》里刘邦在得知韩信被吕后所杀的消息之后,对此的表示是“且喜且怜之”。这五个字真是神来之笔,诛心之句。司马迁用这五个字将韩信被杀之后,把刘邦复杂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但问题是,杀韩信的是吕后而不是刘邦,那吕后杀韩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首先必须确定两个问题,第一韩信该死,第二韩信没有谋反的意思。韩信为何该死,汉初三杰就韩信被诛三族。韩信从“要挟”刘邦让他当齐王那天就注定了韩信的死期。可以说,吕后即便不杀韩信,刘邦必然得杀韩信,当然,要说韩信要谋反肯定也没用。

韩信希望得到了是一个实权的诸侯异姓王,他对刘邦的忠诚,夹杂了太多个人的利益。吕后杀韩信就是为了大汉天下,杀韩信不在于你能不能反,而在于你有没有能力反。当时的刘邦已经60多岁了,萧何也差不多,韩信那年才34岁。刘盈是17岁。一旦刘邦驾崩,而韩信造反的话,天下大概无人能控制韩信,所以对于吕后来说,必须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的态势。

吕后杀韩信最大的原因就是政治原因。作为政治家的大权谋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她为了让他儿子政权的安全和位置稳固,必须将所有的清除不安定因素全部清除,还有一个就是吕后的性格使然,经过战争创伤的吕后已经是铁石心肠了。心狠手辣而且野心特别大。从后来吕后对待戚夫人的手段来看,吕后是一个眦眦必报的人。

我觉得在吕后眼里,其一韩信说出羞于跟樊哙为伍这样的话,就足以让吕后杀了他。其二,作为政治家的权谋,出于安全考虑。为了让她儿子以后的位置稳固,必须清除一切不安定的因素,杀韩信也是必然的。吕后杀韩信也有试探刘邦底线的意思,吕雉看出来刘邦对于韩信的矛盾态度,想就此试试杀了韩信之后,刘邦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识,自己的权威有多大,有拿韩信练手的意思。结果吕后的试探成功了。

韩信作为大军事家、兵家鼻祖。但在政治上显然是个小白。但刘邦更委屈,杀韩信的是吕后。而背上杀功臣之名的却是刘邦,都认为是刘邦指使吕后杀害韩信。韩信从一开始,人设就不是忠臣,他就不是刘邦的嫡系。更像是一个外聘人员。

当事业成功之后,刘邦与韩信的理念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最后就是种种现实与可能性交织在一起,使得韩信悲剧就是必然。韩信的一生让人感叹良久,一代名将居然死于妇人之手,他悲剧性人生的根源在于,他与萧何、樊哙、曹参不同,韩信还是“旧时代”的贵族,他没有意识到,属于他的时代已经失去了。

再就是作为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安全感的缺失是刘邦的最大心结,而且自古帝王都有“卧榻”心结,对执掌强兵的武将都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担忧,刘邦对于手握重兵的韩信自然也有这样的担忧,何况,刘邦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谙熟帝王权谋的皇帝。

韩信是睿智的天才战略家,但却不是权谋家,他有军事家的韬略,却没有帝王的权谋,更不是政治家,自然是玩不过刘邦的。韩信在攻齐成功之后,项羽曾派策士武涉来说服韩信,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也献上了策略,都建议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王”,可是,韩信都拒绝了。

当时,韩信还很相信刘邦,自信心满满,认为刘邦是不会剥夺他的封地齐国的。可是,韩信太自信了,多次征战获胜之后,他开始自傲,忘记了作为武将,作为臣子该有的低调和收敛,他屡次触犯了刘邦的底线,这让本来就提防武将的刘邦对他难以容忍,韩信没有搞懂这个时代的规则,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

刘邦明知道韩信现在不会反,也要杀死他,现在不反,将来谁说的准,人在权力的诱惑下,是会变的,他不反,他的儿子呢,孙子呢,曹操一辈子没有篡位称帝,刚一死儿子就动手了。刘邦手下的大臣都知道韩信不会反,也只能配合刘邦杀韩信,如陈平,刘邦让他出主意收拾韩信,他就是不愿意多说,实际就是不愿意冤杀韩信,但是没有办法,事已至此,非死不可。以上是刘邦的角度,站在韩信的角度,如何能不被杀。答案是除了造反,没有办法。

而韩信依然很自信,他为能当上齐王而志得意满,他以为他的巨大战功让刘邦让步了。但刘邦在局势稳定之后,解除了韩信的齐王之职,转封他为楚王,让他有王位但掌控不了齐军;其次,一年之后,刘邦以游云梦泽的名义诱捕了韩信,把他带到长安,降封他为淮阴侯,理由是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有没有杀韩信不得而知,或者说时机还没到,因为吕后提前动手了。

吕后一定要杀韩信核心就是受太强的权力欲驱使所采取的行动。吕后杀了韩信,这对于刘邦维护皇权专制是有利的,在吕后看来,她 不能让韩信这样一个军事天才且屡次不听话的武将活着,她不会让韩信有机会构成对汉朝皇权的威胁。吕后杀了韩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立威,是为了震慑功臣集团,也让刘邦看到她的厉害。吕后用韩信的人头换来她地位的稳固。

一代功臣名将就这样死在一位权力欲极强的女人之手,而这个女人后来成功地临朝称制。在刘邦死后,吕后控制了汉王朝的最高权力,成了虽没有皇帝之名的“女皇”,可是,她不知是否能料到,在她死后,周勃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了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而吕氏家族正是因为吕雉的专权才带来了祸害,可见,嗜权如命、杀人如麻,有时会给后代带来悲惨的结果!

韩信是战国时代最后一个“士”,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没想到的是,刘邦却一直对他不放心,而吕后更是借他的人头立威,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不再是智者的舞台,而是小丑的表演时刻。英雄已经开始谢幕。韩信坚持他的信仰,坚持着战国时代的贵族精神。从此以后,贵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

by:冰瑶_2s

韩信

“这青史荣耀之上,我刻上国士无双!”在2018年末之际,内地知名歌手胡夏携王者荣耀电竞主播温柚,共同唱响英雄《韩信》。...

by:华语音乐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

by:醉山恋

韩信传

他幼时家境贫寒,勤奋好学,为实现理想抱负忍辱负重,为刘邦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何落得惨死的下场?他短暂的一生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by:戎装悍马_一修

吕后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by:冰瑶_2s

韩信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乱世出英雄”。两千余年前,韩信便是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乱世中出现的一位英雄。给孩子读书,让孩子更好的了解历史人物。

by:花之雨瓣

韩信挂帅

本书是丁建中先生记录整理的丁正洪老先生的评书传本《西汉演义》系列丛书的第二部书。是大概五年前,我自己录着玩的一个练习作业。谈不上作品更与艺术无关。很稚嫩幼稚但是...

by:文涛学员

吕后大传

吕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

by:白话简读历史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