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郡主、格格:傻傻分不清楚?看完就明白了!

2024-05-18 20:30:1504:05 21
所属专辑:古代那些事儿
声音简介
在古代,皇室和贵族女性的称谓有严格的等级和区别。称谓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社会秩序的体现。其中“格格”、“公主”和“郡主”是三个常见的称呼,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合。

公主

通常指的是皇帝的女儿。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帝王的女儿开始被称为"公主"。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天子嫁女儿给诸侯时,由于天子不亲自主婚,而是由同姓的诸侯主婚,因此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

汉朝时,皇帝的女儿正式被称为"公主"。

晋朝时,皇帝的女儿继续被称为"公主",并且开始以郡名为封号,称为"郡公主"。

清朝初期,皇女与宗女皆称为"格格"。自清太宗起,改皇女为"公主"。清朝还细分了公主的封号,皇后所生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

郡主

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含义。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隋等朝代,郡主是公主的最高等级。

到了唐朝,郡主成为皇太子的女儿的专称。

而在清朝,郡主指的是亲王的女儿,也就是亲王之女的封号,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格格

是满族对女性的尊称,原意为“小姐”。

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

皇太极继位后,仿照明朝的制度,皇帝的女儿开始称为“公主”,而“格格”则专指王公贵族的女儿。

在清朝早期,“格格”主要用来称呼皇帝的姐妹,也就是皇姑。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格”这个称呼逐渐扩展到王公贵族的女儿。清朝顺治年间,对“格格”的称呼进行了分级:

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

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女为县君。
贝勒之女:亦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君,侧福晋所生女为乡君。
贝子之女:封为“固山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称“格格”为乡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在非正式场合,“格格”有时候也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例如,康熙年间,内务府的报告中有称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曾抚养康熙帝)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

在清代早期的某些历史文献中,“格格”也指宗室侍妾。这一用法在清后期也有出现。

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除公主外,无正式封号的贵族之女,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皆统称格格。

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位在侧福晋、庶福晋之下。

通过这些称谓,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社会中对皇室和贵族女性身份的严格区分和等级制度。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格格们的故事|大清公主命运实录

每周一、三、五更新《何苦生在帝王家——大清公主命运实录》作者:李景屏、康国昌清代公主是金枝玉叶,但她们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当政局发生变动时,带给她们的往往是家...

by:鸭梨是朵奇葩

格格坞

节目主题:人是情感动物主播介绍:一格一品:多年基础教育工作熟悉孩子家长,愿为家长答疑解惑为学生助力加油。文艺范,专注世间美好情感,疏通疗愈主播寄语:你说我听,直...

by:日升月亘

格格君

格格聊天群:467218127,大家一起来玩吧5sing链接地址:http://5sing.kugou.com/iloveu/default.h...

by:从小就不污哦

格格驾到|古典架空|公主|王爷|AI专辑

【作品简介】她是八王爷的遗腹女,她是天皇贵胄的艾格格,她从小怀灭家之仇,立誓要对雍正朝王公大臣复仇,恢复家声,还父亲八王声誉。他是她的首要复仇对象,他英俊潇洒腹...

by:高甜团宠小剧场

私语格格

源于知识,游随续缘,知性儒雅,优芳自赏

by:自在有声书社

林郡主

男尊女卑,没有顶梁柱。那就自己做个顶梁柱。

by:雨语于你

福运郡主

韩梦沁她命好,旺母旺夫旺己,一朝父亲和母亲和离,都说她要没人管了,谁知一转头她母亲就二嫁进宫做了皇后,还生下了太子。从此,她爹和祖母再也不敢怠慢她,把她当祖宗供...

by:文抄大佬的日常

惜颜郡主

大齐第一战神被赐婚京城第一美人,被嫌弃长得丑,出身差,吹了。三年后,立下战功的将军被一众贵女争嫁。后来,全京城到在问,将军今天休了那母老虎吗?将军:休妻?那是绝...

by:小圆903

声音主播

4767518

简介:欢迎收听万里小竹讲故事。 声音是最早被人类理解的一种能量形式。 时至今日,声音已经成为了人类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桥梁之一,承担着传播文明的重要职责。声音是有着无限能量的,好的声音可以悦人耳目,让人心旷神怡。 希望通过声音,能增进彼此了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