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21-4>二十七岁的苏轼“归功太空”理念罕有能解,乾隆皇帝直到七十二岁才渐渐领悟

2024-05-20 21:39:0009:36 1234
声音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文醇》卷四十四:

“天固妙万物而不有者也,

轼故曰‘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也。’

虽然,妙万物而不有,万物是以大有,

人人不自有其善,天下于是大善,

而岂区区焉,斤斤焉,饰貌矜情,

以谐媚君父,矫诬上天云尔哉?

轼斯记也,几于道矣。


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引虞集:

“此篇题小而语大,议论干涉国政民生大体,无一点尘俗气,

自非具眼者,未易知也。”

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引王世贞:“凡人作文字,须是笔头上择得数百钧起。

此篇与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看来笔力有千钧重。”

看来东坡此篇文字,胸次洒落,真是半点尘埃不到。”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亭与雨何与,而得以为名?然太守、天子、造物既俱不与,

则即以名亭固宜。此是特特算出以雨名亭妙理,

非姑涉笔为戏论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东坡是人不是神

我也是醉了

跟你在一起好快乐

原来太空与老子和易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