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演播令呼伦贝尔第66集

2024-05-25 06:16:4111:49 544
声音简介

“那事早就完了,”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聂赫留朵夫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她继续说。“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聂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象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花了一点力气,向昨天感到存在于心灵里的上帝呼救,果然上帝立刻响应他。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

  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他现在对她的这种感情,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其中不带丝毫私心。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象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

  “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

  这时候,探监的人纷纷出去。副典狱长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说探望的时间结束了。玛丝洛娃站起来,顺从地等待人家把她带回牢房。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象都已说了……”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聂赫留朵夫说。

  “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

  第一次重逢的时候,聂赫留朵夫以为卡秋莎见到他,知道他要为她出力并且感到悔恨,一定会高兴,一定会感动,一定又会恢复原来那个卡秋莎的面目。他万万没有料到,原来的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了一个现在的玛丝洛娃。

  这使他感到又惊奇又恐惧。

  使他感到惊奇的,主要是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身分为耻(不是指她囚犯的身分,当囚犯她是感到羞耻的,而是指她妓女的身分),似乎还觉得心满意足,甚至引以为荣。不过话也得说回来,一个人处在这样的地位,也就非如此不可。不论什么人,倘若要活动,必须自信他的活动是重要的,有益的。因此,一个人,不论地位怎样,他对人生必须具有这样的观点,使他觉得他的活动是重要的,有益的。

  通常人们总以为小偷、凶手、间谍、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职业卑贱,会感到羞耻。其实正好相反。凡是由命运安排或者自己造了孽而堕落的人,不论他们的地位多么卑贱,他们对人生往往抱着这样的观点,仿佛他们的地位是正当的,高尚的。为了保持这样的观点,他们总是本能地依附那些肯定他们对人生和所处地位的看法的人。但要是小偷夸耀他们的伎俩,妓女夸耀她们的淫荡,凶手夸耀他们的残忍,我们就会感到惊奇。我们之所以会感到惊奇,无非因为这些人的生活圈子狭小,生活习气特殊,而我们却是局外人。不过,要是富翁夸耀他们的财富,也就是他们的巧取豪夺,军事长官夸耀他们的胜利,也就是他们的血腥屠杀,统治者夸耀他们的威力,也就是他们的强暴残忍,还不都是同一回事?我们看不出这些人歪曲了生活概念,看不出他们为了替自己的地位辩护而颠倒善恶,这无非因为他们的圈子比较大,人数比较多,而且我们自己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令呼伦贝尔

男主伤害了女主想请求她宽恕他,希望她改变 ,喜望她回复本性,但她不愿意恢复。对他十分的抵触。她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

猜你喜欢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贵族世家,从小特别关注心灵成长,受到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在作品中追求最美好的人间,由此成为“俄罗斯的良心”、“...

by:枕边文史馆

复活 列夫托斯泰 令呼伦贝尔演播

小说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贵族出身并且也继承了公爵爵位,家族地位高,家境富裕。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在自己姑妈家遇见其养女、出身低微的小说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产生纯洁爱情...

by:令呼伦贝尔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始于2024.3.20,共计47万字

by:江海舟行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经典文学巨著 中小学必读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

by:悦读烩

忏悔录|列夫托尔斯泰|学术经典名著

托尔斯泰50岁时,已创作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世界名著,但面对自己的人生,他依旧困惑,甚至感到痛苦。他因痛苦而忏悔,因忏悔而追问,追问生命的本...

by:先读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

by:红猪侦探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

by:飛翔的金子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

by:艾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