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038(此說真妄二心,為是法相宗?為是法性宗?)

2024-05-25 22:55:2903:11 51
声音简介

問。此說真妄二心。為是法相宗。為是法性宗。
答。准華嚴演義云。論云。三界虛妄。但是一心者。若取三界虛妄。即是所作。便屬世諦。今取能作。為第一義。論釋唯是能作。今經云。三界唯心轉者。則通能所。然能所有二。若法性宗中。以第一義隨緣成有。即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變。謂第八等。唯識論云。又復有義。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不相應心說。心有二種。一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皆心相應。以是故言。心意與識及了別。義一名異故。二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虛妄。但一心作。是相應心。今依法性。故云第一義心。以為能作。言轉者。起作義。亦轉變義。

問。如上所說。真妄二心。但是文理會歸。何方便門得親見性。

答。妄息心空。真知自現。若作計校。轉益妄心。但妙悟之時。諸緣自絕。如古佛悟道頌云。因星見悟。悟罷非星。不逐於物。不是無情。又寶藏論云。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士。應化萬端。而不為主。道性如是。豈可度量。見性之時。自然披露。所以古偈云。妄息寂則生。寂生知則現。知生寂已捨。了了唯真見。又信心銘云。前際如空。知處悉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一心有滯。萬法不通。去來自爾。不用推窮。

如學人問黃蘗和尚。秖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

答。甚麼心向境上見。設爾得見。元來秖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秖是影像。何關汝事。

問。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答。若涉因。常須假物。有甚麼了時。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

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

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師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道人。


宗鏡錄卷第五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宗镜录

《宗镜录》是延寿的主要著作,它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学的得失,指出了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在五代宋初演变的基本轨迹。《宗镜录》的主旨,是要在...

by:大易斋主

宗镜录

《宗镜录》乃“弥勒化身”延寿大师代表作,一本真正的佛学概论,学佛修行者的必读典籍

by:龙元富律师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它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学的得失,指出了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全书多达一百卷,分为三章,计八十...

by:吴永达国学

14吴永达-宗镜录

吴永达-宗镜录,欢迎转发打赏...

by:吴永达讲国学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

by:寻道有声

真镜

【内容简介】既然天看不见我,那么从此我的眼中也不再有天!一块神秘的黑色石头带着他走出了十万大山,靠着一次次觉醒,不断变强,走上了武道的巅峰。这里有武者与修真者之...

by:4月芳菲

宗镜录-永明延寿大师

诚以六祖以后,永明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也。朕谓达摩西来以后,宗门中述佛妙心,续绍佛命,广济含生,利益无尽者,未有若禅师此书者也。——(清)雍正皇帝

by:Th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