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笃实”与“强毅”,两者缺一不可》

2024-05-26 07:21:5509:36 34
声音简介
《曾国藩:“笃实”与“强毅”,两者缺一不可》

作者:亦然花开

曾国藩对“笃实”与“强毅”有着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两者不管是在带兵上,还是在处世上,都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一、“笃实”而去机巧

曾国藩身为带兵打仗的军事将领,却主张要做一个“笃实”而去机巧的人,这让人有些不可理解。

如果曾国藩只是做文官,一辈子与文章、学问打交道,那么这种主张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可曾国藩和曾国荃两个人都是带兵打仗的军事将领,想要克敌制胜肯定要讲计谋,而讲计谋还怎么能够做到“笃实”呢?

在《致沅弟·笃实与强毅》中,曾国藩说:“弟书自谓是笃实一路人,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

曾国藩认为自己生来是一个笃实的人,只是因为身在官场,历经沧桑,才多了一些权谋,这样反而把人学坏了。

“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

加上权谋之后,所起的作用其实并不十分明显。只会惹人发笑,让人感觉有些遗憾,最终能有什么益处呢?

“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

最近居家反省,开始向平实处用心,决定将原来的笃实本质找回来,还我真面,复有固有,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笃实。


二、坚持做到“笃实”
曾国藩时刻要求自己的兄弟和部下都坚持做到“笃实”。

“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

贤弟此时在外,一定要想办法把笃实找回来,万万不可沿着耍小聪明的路子走下去,长此以往,只会越走越差。

“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面对别人的巧诈,自己以浑应对,以诚实应对,时间长了,那么别人的巧诈也就会自然消退。如果仍然勾心斗角,我行我素,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曾国藩这样做实在是太过于迂腐了。其实这件事要一分为二地看。

曾国藩对待敌人当然不会“以诚相待”,但在管理士兵、治理军务方面还是要力求“笃实”。自古以来,带兵的将领们都以“机巧”为主,而曾国藩却以“笃实”来严格要求部属,并且获得了军事上的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


三、强毅之气不可无
俗话说,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毅”之人。说到强毅,曾国藩有自己的解释和看法。“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

他认为“强毅”是自古以来的兵家所强调的,强毅可以激发出一个人拥有的最大的潜能,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过去我们说自胜者强。这里的强包括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自胜的意思。

随后曾国藩又列举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强”。

“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

比如说,不习惯早起,而强迫自己天未明即起床;不习惯庄重敬慎,而强力要求自己无论坐和立都端正严肃;不习惯劳累吃苦,而强迫自己与士兵同甘共苦。强迫自己勤劳不倦,这就是强的意思。

这些都是强迫自己改正缺点的很好例子。

而“毅”就是有毅力,有恒心。“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不习惯于有恒,而强迫自己坚定不移,这就是毅。这个相对好理解一些。


四、“强毅”与“刚愎”
“强毅”与“刚愎”是有区别的。“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二者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它的发展趋势却有天地之别,不可不细察,不可不谨慎。

但万事都有一个度。一个人如果过度强毅,就有可能变得刚愎自用。

九弟曾国荃就是一个在强毅方面有些过度的人,很容易变得刚愎自用。这也是曾国藩所担心的事。所以曾国藩在很多封信中都对九弟进行提醒和劝诫,希望他有所改进。

曾国藩还送给九弟一幅对联。“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从这幅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的良苦用心。

曾国藩强调“强”最重要的是要自强,即在自胜的地方求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胜者强。

曾国藩教导弟弟的“笃实”与“强毅”,不但在治军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做人也有很大的启发。

品读《曾国藩家书》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亦然花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原文|曾国藩家书译文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

by:主播大亮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与家人往来信件的辑合,记录了曾国藩在清朝道光二十年左右至同治十年左右的军政生涯和家庭生活。本书音频从一千五百封家书中,精选出近二百封思想深...

by:栖俽

曾国藩传/讲述曾国藩61年

逐年逐事讲透曾国藩61年人生的无奈、复杂与挣扎由于主播不是专业主播所以在降噪以及音质等问题的技术有限,如有影响听感,望请见谅!

by:邹敦明

《曾国藩家书》【清】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

by:山野伍樵夫

曾国藩

晚清第一重臣,平步青云的军政谋略,传统文化宗师,为人处事的金玉良言。

by:浅墨时光SY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

by:清逸豆豆

曾国藩

一代大儒,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由巅峰到谢世的经典记录,著名历史小说家唐浩明的成名之作。

by:白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