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期:40岁之前,请逼自己养成这个好习惯

2023-08-12 12:16:5211:51 1.8万
声音简介

朋友16岁的女儿在上高中,平时蛮喜欢阅读的。


不过是个小愤青。


她常振振有词地对我说过:“你们这些搞金融的,就喜欢故作神秘,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很难懂,然后趁机浑水摸鱼。

但我发现,这个小愤青最近竟然在捧着《原则》看,要知道,这本书是世界第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的大作。


她怎么会对这本书感兴趣了?我不禁好奇地问她。


“好懂,真的很好懂!能把这么高深生活和工作道理讲得这么明白的人真不多。


她赞不绝口,完全没有了平时对于金融人的偏见。“佩服这样的大牛,能创造巨额财富还能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背后的道理,很受益。


原来她在内心深处对金融大神还是很敬佩的。



我最早注意到瑞·达利欧是因为那则30分钟的视频——《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视频用小动画的形式,寥寥几笔,就把庞大的经济体系说得透彻。就连比尔·盖茨都说,花这30分钟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的投资。


瑞·达利欧究竟是谁?


他出生在美国普通中产家庭,8岁送报,12岁炒股,26岁被炒鱿鱼后,在自己租的公寓里创业——现在的桥水公司,管理着15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


身家153亿美元的达利欧,把人生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你在上学阶段,很依赖他人,并不断学习新知识;


第二个阶段中,你步入了工作阶段,他人开始依赖你,你渴求成功;


第三个阶段中,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我不需要变得更成功了,我要帮助他人成功。


2017年,迈入第三阶段的达利欧,卸任桥水公司CE0,并对自己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写成了《原则》一书。


这本书被认为是2018年中国的第一本网红书。


他认为,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处理各种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原则”,往往就会一次次重蹈覆辙,而不自知。


相反,如果有了“原则”,就能更快地做出决策,过上更好的生活。


举例来说: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在50岁回头去看自己过往时,做得并没有比20岁更优秀,日子似乎在重复,总是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即便偶有激情,但很快就会被繁琐磨平。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缺乏上进心和挑战精神,另一种更常见——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所谓“诗和远方”早就被“柴米油盐”给打败了。


《原则》是写给后一种人的。



在一个吹嘘”变化“的时代,我们其实更应该注意“变化”中的“不变”——原则。


一个专业棋手在研究过棋谱后,花费同样时间,就能把业余棋手甩开十条街不止。道理很简单:棋局表面上千变万化,但“套路”是会反复出现。



专业棋手的进步有如上台阶,掌握了这些套路,就可以稳步走到更高的地方。


而业余棋手就会不停重复,每次遇到困境都需要重新去思考一次应对的方法,低效还不一定奏效。


当然,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比下棋复杂得多,想有一本厚厚的“人生指南宝典”就可以对现实里千变万化的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可不太实际。


这个时候就不仅要依循“套路”思维,更要依循“原则”思维。


套路和原则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掌握”不变“来应对”变化“。


区别在于,套路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适用于处理确定性,而原则解决的是“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更多适用于处理不确定性。


还用下棋来说明,当棋盘上出现的棋子和布局与你之前背过的棋谱一样时,那就请按“套路”去处理。


但不可能所有棋局的对弈从头到尾全是套路和套路的无缝结合,中间更多会出现棋谱上没有的情况,这个时候请要依循“原则”处理。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有很多事情可以依循“原则”高效和有效去处理,这样累积起来,我们就越来越有时间、精力和自信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而确保我们是在进步的。



我曾经总结过“一切商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下半句是:一切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个哲学问题),在《原则》这里再次得到印证。


《原则》归为生活和工作两大部分。为什么一本商业书籍要强调“生活原则”?


这首先就是一个对人性的重要洞察,达利欧明确写道:“任何组织或机构,若想正常运转,其工作原则,必须与其成员的生活原则相契合。


只有能更好地生活,才能更好地工作。


(一)《原则》中的生活原则,帮助我们去克服人性的弱点。


绝大多数人的成长史,都是一部人性弱点暴露史;


而优秀者的成长史,是他们爬的坡更高,暴露的弱点更多;


卓越者的成长史是不仅暴露的弱点多,而且找到了克服这些人性弱点的原则。



例如,人性中有一种偏好,都希望自己是别人眼里的聪明人,是别人眼里的问题解决者。


因此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难以放下身段,难以抱有开放的心态去求教别人,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因为这样感觉会显得不够聪明,显得没有能力解决问题。


但达利欧终于明白过来,重要的是问题得到解决而因此获益,在别人眼里聪明不聪明有那么重要吗?


要想成长,就一定要抱有开放的心态和放下面子的精神,关键就是问题要能解决,即便是我们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来解决的。


“唯利是图”虽然带有贬义,其实真正做到“唯利是图”并不容易,能把“利”摆到“面子”和情绪感受的前面去,就已经是一个克服人性弱点的显著进步了。


(二)原则中的工作原则,探究的更多的是如何形成更大的组织合力。


公司就应该是一台“机器”,这台机器的零部件——个人,理想状态就应该是克服了人性弱点的优秀者。


但仅仅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并不足够,公司这台“机器”的价值,更多在于把人的长处发挥出来,把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等发掘出来。


2008年,达利欧让桥水的管理者做了MBTI测试(职业性格测试),测试结果让他开始反思用人的方法。


例如,过去缺乏创造力的人被安排去做需要创造性的工作,而不关注细节的人被安排去做细节导向的工作。


这种反思促进了“打仗”时用来做“点兵点将”参考依据的“棒球卡”这种管理工具在桥水的诞生。


“棒球卡”追溯了员工的不同个性数据,理想状态是,这些卡可以被传阅,安排任务时可以做参考。


不过,这种管理创新工具开始就遭到了抵制,但慢慢地,人们发现,向其他人公开这类信息,更多起到的是解放而不是抑制的作用。


之后桥水形成了一种文化,人们可以像家庭成员一样彼此坦诚相待,在工作中舒适地做真实的自己。


可以说,《原则》最终就是为了探究公司这台机器是如何运行,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运行的。


深以为然,其实我们能获得更大的自由,不是因为上帝放松了对我们的约束,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懂得和应用更基本的原理、原则。


《原则》的扉页里这样写道:


瑞·达利欧在这本书中分享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帮助他从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成长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人士之一——任何人运用这些原则也都能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你要活成一个真正有形的人,而不是一摊肉,一团混乱不堪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未必都能达到像瑞·达利欧那样的高度,但肯定有些方法,能让我们提高自己,过得比现在要好,这就是“原则”思维的力量。


感谢瑞·达利欧,为我们详细地列出了他所遵循的数百条生活和工作原则。


这里我也要陈述我的一条原则:站在那些被证明过成功的巨人肩膀上,尤其当他们诚意和你分享时,绝不要错过。


所以,不要错过《原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玙沬唻哃荹

声音好听

有书 回复 @玙沬唻哃荹

喜欢这个主播,记得给有书君点个赞哦,音频可点赞哦~~

玙沬唻哃荹

文章没有中心思想?

顾_0f

值得重新塑造自己。也值得学习。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期待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现在是一种奢望了,曾今好像不,因为在我年轻之前,处处皆是。在都市里时间长了,看着原有的自然景观都变成楼群、马路街道,一切都留下人为的刻意...

by:艺术与绘画

过期

一阵春风拂面,一阵狂风暴雨,忽远忽近不过是ta施展的暧昧手段,心荒芜的像风一样飘忽不定,把坚持和放弃都揉进了自己纯粹的纠结里。“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还是忍...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