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禅五行能量|道家识人术缘起

2022-09-20 14:50:2109:14 146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学习易道禅五行能量篇中的道家识人术。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就在于道文化,

显而易见,我们作为炎黄子孙,

我们的根在于道家文化,

那可能很多朋友会理解为什么是道文化?

我去道观里面上柱香拜一拜求一下,

这就是道文化吗?

当然,这是一种片面的认知,也许我们都不了解,

其实真正的道家文化分为山、医、卜、相、命五个部分,

山,指的是选点,也就是在山中打坐修炼,修身养性的意思;

医,指的是道医啊,中国的中医文化就源自于道医;

卜,是指占卜,通过一些灵性的手段,

借助工具可以对未来的发生的事情进行一些前瞻性的预判,

从而产生一些提前的准备和改变;

相,分为手相、面相、骨相,

当然更高的还有心相;

命,很多朋友都很了解,民间有四柱八字的说法,

可以通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观测预测其一生的气运兴衰的变化,

当然我们在道家文化而言,对于命运学说的预判,它有很多的技术分类,

比如说有太乙神数、梅花易数、紫薇斗数,

当然更高的还有奇门遁甲。

 

二、

我们今天就专门来学习山医卜相命中的卜和相的部分,

这里边也不同于我们现在人所了解的曾国藩的冰鉴识人术。

当然冰鉴是另外一种基于面相学的一种认知,

但是它比较复杂,不太容易学,

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人们学的四柱八字,

四柱八字,也很复杂,

哪怕由专业的老师去教去练

也得一两年的时间,

并且四柱八字的流派很多,众说纷纭,

哪怕是我们掌握了很长时间。

有时候,在对真正的事情的预判,来做出判断的时候,很难下结论,

所以我们今天专门来讲述道家周易文化中的识人术。

其实了解我们周易文化、道家文化的朋友都可以很清晰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而中国真正的文化的开始就是从周文王做了周易以后才有了道文化,才有了儒家文化的开始。

才有了,以阴阳五行变化为基础的各种易学技术的应用,

而道家识人术是其中的一种,

那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家识人术不同于普通的面相、手相,

也不同于冰鉴识人术,

更不是我们想象意义中的四柱八字,

我们讲的是唐以前,秦汉文化极其繁荣昌盛之时,

那些辅佐帝王辅佐王侯将相的道家人,

他们大多在朝中为官,

大多通过长年的对人对事对物对自然对整个社会的认知,

他们提炼出的一种准确、简单、有效地判断一个人五行气运的方法。

这套方法就是最古老的道家使识人术的缘起。

这套方法非常简单有效,

即便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他没有太多的易学的基础,

也可以通过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训练,

就可以通过观其肤色,听起声音,查其行为举止,

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

对身边的人的阴阳五行作出准确的判断,

可以了解一个人,五行中缺失了哪一个五行,

应该如何去补益这个五行,

如何去改变气运、命运,来调整人的身心,

从而达到一种生命质量提升的这样的效果。

那我们都知道,

道家人是讲木火土金水这五行是自然界的本源元素的变化,

而佛门则讲地水火风空,代表了宇宙的本源,

这是语境表述的不同,

但是从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都在讲述万事万物分作这五类。

这五类的深刻的变化就产生了,

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的平衡或者失衡的关系,

也就有了人一生运气变化的旦夕祸福。

那我们学习道家识人术,

就是要从最基本的阴阳五行开始,

从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来对应人的肝心脾肺肾,

对应人的肤色的青红黄白黑,

来对应人的声音的角徵宫商羽的这种变化,

然后然后我们来开始进行这样的训练,

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

就可以做出简洁有效的判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道禅舞

身、心、气、乐、境五觉合一,安住舞蹈

by:fr海霞

道禅(Zen Breakfast)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美大姐:hfm819走进佐丹力,恢复自愈力!吃素点亮地球,积善改变命运。

by:听友72728488

道家五行养生音乐

五音中国音乐的五声来源于五度相生,古人认为五音是正音,因为它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人有五官,五脏,五指,这与五音组成的五声音阶,也是非常和谐的。什么...

by:道隐无名11

Karunesh:《Zen Breakfast》道禅

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民间乐器,比如中国人清秀的笛子,印度人神秘的西塔尔琴,当然还有不能缺少的部落的民间人声。这些东西的点缀让唱片变的丰富,变的充实而饱满。作者是一...

by:小锐蕊

道家五行药音-以五音养五脏

以五音,养五脏【五音疾疗】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曲终了,病退人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

by:禄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