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房:《食林广记》

2023-07-03 21:11:0310:00 441
所属专辑:尚书房
声音简介

马红丽 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3月


《食林广记》是一本美食文化集。记叙了烧烤、馒头、包子、桶子鸡、七夕巧果、土菜、腊味、牛肉面、胡辣汤、洛阳水席、花糕、鲜花饼等多种河南美食的历史由来、掌故逸事、食材搭配、制作方法和流程,力求为我们展示河南美食的多个侧面。全书充满人文关怀,考证严谨,文笔流畅,图文并茂,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是一部反映河南乃至中国美食文化流变的好书,极具文化价值和可读性。作者讲美食之美味,谈烹饪之奥秘,聊食界之奇闻,尤重中原和北方食品食事的讲说,以此唤起大众对自己家乡美食的热恋和敬意。

作者马红丽,《河南商报》首席记者,致力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介绍与传播。


节目播出


海峡之声新闻广播

周六

周日

12:45-12:55


每周两档,用十分钟时间和你捧起书本,开启美好人生


书摘:满城尽是胡辣汤

在河南省内,哪样饮食可以不分区域、不分人群,几天没吃着就想得慌?答案如果说是胡辣汤,估计不会有太多吃货提出反对意见。

胡辣汤,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已经成为河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饮食之一,也是最受争议和诟病的地方饮食之一。

喜忧参半胡辣汤

对于胡辣汤,河南人有着特殊的情感。早上喝、中午喝,现在还有24小时售卖的。

牛肉、粉条、面筋、黄花菜等,散落在胡辣汤中,疏密有度,黏而不稠;粉条是滑软的,但滑而不散,入口即化;那辣是清香而渐进的,透着一股辛味。喝一碗下肚,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胸腹直散到肌肤毛孔之末,汗也出得畅快淋漓。

 “冬天早上喝碗胡辣汤,感觉全身都暖和和的;夏天雨季潮湿季节,来碗胡辣汤,出一身汗排排毒,嘿,甭提多爽了。”作为胡辣汤的忠实粉丝,左左的体会已经上升到了健康生活理念的高度。

但外省人到河南来,最受不了的就是胡辣汤:“什么呀,黑乎乎的,看着就没胃口。”“齁辣、齁咸。”

这种鄙视一是源于口味、口感的不认同;二是源于外省人吃到的也许并不是正宗的胡辣汤(用各类料粉勾兑出来的“速成胡辣汤”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正点的胡辣汤并不是“齁辣、齁咸”,而是循序渐进式的甘辛,是走了二里地,打个饱嗝,胡椒味才出来了的透彻与爽亮。

任何地域的任何美食,无论诞生还是流传,必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胡辣汤自然也不例外。


胡辣汤的传说

河南胡辣汤,又名糊辣汤,历史悠久,从采访到的专家和手头可以找到的资料来看,胡辣汤的传说大多是民间传闻。

 一说是,胡辣汤源于宋徽宗年间。当时宫中御膳厨师,以少林寺“醒酒汤”和武当山“消食茶”二方为基础,做出了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汤,该汤既消减了茶之苦味,又去掉了汤之辣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后来,此汤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胡辣汤。

一说是,胡辣汤的祖宗应该是酸辣汤和肉粥。按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在食物里加入花椒、胡椒等辛温香燥药物,估计是宋代的社会潮流,而胡辣汤就是在这两种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取酸辣汤的醒酒、消食功用;加入肉类恐怕是为了适应大多数人的口味,再辅以生姜、花椒、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辛香行气、舒肝醒脾。

还有一则这样的传闻。说是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忙于修道,欲图长生不老。严嵩为取悦皇帝,便派人四处搜寻秘方,无意间在一个道士的手中求得一方,严嵩遂献此方。御膳房照此方熬制成汤,嘉靖皇帝服用后,口爽气顺,精神焕发,遂赐名:“御汤”。至明末,清兵入关,御厨赵杞携带此秘方逃至中原名镇逍遥镇,不忍此汤失传,遂传于当地居民。后经多方演变改良,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胡辣汤”。


传说之外的疑问

我个人认为,胡辣汤源于北宋时期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靠谱的。

首先,时间吻合。花椒原产地就是中国,胡椒则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的,所以源于北宋时期相当有可能。

其次,北宋时期曾是中国饮食,也是河南饮食最辉煌、最鼎盛时期,今天我们中国厨师遵循的烹饪技法,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包括流传至今的一些名菜、名品,诸如杭帮菜的经典菜品宋嫂鱼羹等,甚至现如今大江南北都作为主食之一的包子和街头卖的糖炒栗子,都是在北宋时期形成并成为主流的。因此,胡辣汤源于北宋也是极有可能的。

还有一个疑问:河南人为什么喜食胡辣汤?个人觉得这除了跟当时北宋兼容并蓄的饮食胸怀有关外,跟河南的气候及当时的医疗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河南地处中原,四季分明,冬天干燥寒冷,夏季梅雨季节湿气太大,而胡椒既可以暖胃、驱寒,又可以起到祛湿辟邪的作用;再加上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皇城开封当时的饮食气象除了丰富之外,养生食疗法也比较盛行。所以,胡辣汤才会被皇城根儿相当一部分人接受并喜欢,进而推广至其他地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尚书房

每周两次,与你分享好书。以阅读之美,声音之美,灵魂之美,致敬写书人、读书人、爱书人。

by:尚宇轩

云尚书房

“云尚书房”是福田区图书馆为延伸阅读服务内涵而设立的图书作品推荐和音频推送栏目。云·分享栏目:名家“推”书,大咖“荐”赏,品味书中内涵,领略百态人生。云·绘享栏...

by:福田图书馆_云尚书房

尚书房•社科三分钟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记忆,也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每个地名的由来,都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髓。上城区是南宋皇城的所在地,也是杭州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区域,作为无数帝...

by:HY960华语之声

尚书

尚书中华书局

by:关尔子

尚书

惟事事,惟有备,有备无患。

by:听友312620043

尚书

听上古之事,崇上古之人,践尚古之行

by:小诺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