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戴望舒

2018-04-01 22:56:2908:00 42
所属专辑:相遇诗歌
声音简介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自《雨巷》之后,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朱自清先生说:“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深情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大去处,并且它在美中不乏情怀,柔中不失信仰。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同时也接受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丁香姑娘这样一个象征性的抒情形象。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丁香愁,为何愁?这就要来看看当时的背景了。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雨巷》一诗正是他内心的写照,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幽远深邃。

戴望舒,这是一位值得大家缅怀的诗人。从1926年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璐》旬刊上发表诗歌,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始终在全力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译工作。《雨巷》写于他22岁的时候,《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1942年他在狱中受伤致残的时候。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因气喘病逝世。

有心的同学也许会发现,我们校园里的丁香花已经开了。小巧的愁结一般的花蕾,已经成为枝头清香淡雅的美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戴望舒诗集:雨巷

戴望舒,汉族,又叫海山,生于1905,死于1950,卒45岁,生日11月15日。浙江杭州人,名承,又有笔名,信芳,思江等。他是近代诗人,象征主义代表家。戴望舒的...

by:枫叶杨

雨巷诗人|戴望舒

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戴望舒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的形象则往往是他自己。欢迎评论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by:云知故事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

by:听故事的子萱

徐涛朗诵丨戴望舒:雨巷

《雨巷》写于1927年夏,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当时诗人居住在好友施蛰存的家中,他深爱着施的妹妹,却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压抑的外部环境和沉郁的内部心境,相互交织,使他...

by: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

雨巷诗人戴望舒:散文·随笔

本专辑收录了戴望舒代表性的散文随笔40篇,他的散文在精神气质、表现手法和情感抒发上体现了浓厚的现代性,表达了个体独特的人生体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

by:美美的小豆子

雨巷的丁香--戴望舒作品欣赏

乔榛朗读戴望舒作品,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by:幽夜听雨

戴望舒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by:lie流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