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清明特辑】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023-05-03 02:20:4319:00 34.1万
声音简介

【本期海报】



【文稿】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你肯定非常熟悉这首诗,它是清明节最著名的一首诗。这首诗的独特性在于:好像有关清明节的诗,你只知道这首,其他都不大能想得起来。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杜牧的这首《清明》确实写得非常好,写出了清明节的氛围、清明节人们的活动、人们的内心情感。第二,说明怎么把清明节这个题材写得既传神又能贴近我们的生活,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高手就是高手,杜牧只用短短四句诗,就把一个清明节如此深地镌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诗题是《清明》,就是在写清明节这天发生的事。这天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首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知道,清明节就是初春的时节,雨水其实并不多。常言说“春雨贵如油”,为什么贵如油呢?就是因为少,同时也说明初春时节的雨对庄稼非常宝贵!那“清明时节雨纷纷”,难道是说雨下得很大吗?绝对不是。我觉得,这里的“雨纷纷”就像朱自清在散文《春》里说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所以,“清明时节雨纷纷”是说小雨连续不断、纷纷扬扬地飘洒,不但飘洒到了草地上,飘洒到了树叶上,还飘洒到了人的心里。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你注意,这路上行人可能指的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几个人,甚至有可能是一群人。诗人为什么说“路上行人欲断魂”呢?难道说清明时节下了点雨,就把路上行人的魂都给夺跑了不成?肯定不是这样。这个“断魂”就是失魂落魄,指的是人们的心情、情绪很低落。为什么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时候,路上的行人会“断魂”呢?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清明节了。


清明是咱们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清明一到,气温就慢慢升高,就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这个“清明”是什么意思?万物到了春天,都开始蓬勃地生长着,既明亮又清洁,所以叫清明。


清明除了是一个代表物后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靠天吃饭,节日往往跟农时、劳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中秋其实就是中秋的时候要收获。清明节就是初春的时候,万物生长,草木繁盛。在这样一个节日里,人们做什么呢?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试新茶。清明前后的茶是非常好的,为什么不等到中秋再喝茶呢?那就过了时节了,对不对?再有一个是扫墓祭祖,你可能会想,为什么要在清明节的时候扫墓祭祖呢?这有一个原因,在清明节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寒食节。


你可能知道,寒食节是在先秦传下来的。据说,晋文公为了追念介子推的忠诚,报答介子推的恩情,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这一天不准生火做饭,不许吃熟食。晋文公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对于介子推的尊重和怀念,后来才由此延伸到祭奠先人,为先人扫墓。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基本上合二为一了,两个节日的内涵融合到一起。初春时节,既少不了做一些跟春天相关的应景的活动,外出踏青,感受春光的美好,感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青春气息,同时又要慎终追远,扫墓祭祖。


你可能会问,讲了半天,到底为什么要“断魂”?他当然得断魂。你想想,这天出去扫墓祭祖,内心里既有一种失魂落魄的情感,又在这场初春时节的小雨中,荡漾起了无限情丝。“断魂”是个偏向消极的词汇,意思无非是失魂落魄。但我认为,“路上行人欲断魂”,他的主体情绪可能是扫墓祭祖引起的,对先祖、对爱人、对亲人的追念,使得他心情有点低落。但是,在如此美好的春光面前,在如此美好的春雨之中,这“断魂”是不是也有点让他销魂的感觉呢?让他沉迷在这春光当中呢?毕竟这首诗整体的格调并不是消极和低落的。人在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一样东西,让他在断魂中情绪得以舒缓。


接着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需要什么?需要的是酒。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想,这时候路上的行人想要喝点酒,肯定是想借酒浇愁,借酒浇他心中的“断魂”,但也绝对不仅仅是借酒浇愁。你细想,一路上春暖花开,一路上小雨润如酥,一路上看到天上飞的风筝,看到路边绽放的新芽,看到有人在拔河,有人在斗鸡,有人在蹴鞠,你难道还会断魂吗?你不觉得应该喝点酒助助兴吗?所以,诗人说“借问酒家何处有”。在祭完祖、扫完墓之后,诗人觉得这会儿还缺个东西!缺点酒,助助这个春天的兴。


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他问谁?他拉住你问,拉着我问,都没有诗意。他得问一个有诗意的对象,这个诗意的对象是谁呢?就是牧童。大家会说,牧童有啥诗意啊?牧童的诗意可大了去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古典诗词中有一些固定的意象。比如樵夫,王维诗云“隔水问樵夫”。比如渔夫,孟浩然诗云“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柳宗元诗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还有屈原笔下的渔父,也都是隐士的象征。此外,在古典诗词中也经常出现牧童,王维诗云“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孟浩然诗云“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清代袁枚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牧童可能是虚指,或者说恰好碰到了一个牧童。


再看“杏花村”,这并不意味牧童指的那个地方一定叫杏花村,当然也有可能这村子真叫杏花村。牧童指着说,看!酒家就在远处那片杏花掩映的村子里。唐宋代诗人写春雨、春花的都很多。陆游有一首著名的诗《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这首诗也写在清明前后,也写到了杏花。


此外,我们经常把杜甫与杜牧并提,一个是老杜,一个是小杜。杜甫《春夜喜雨》诗中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那你现在想想,杜牧诗中的那一片杏花是怎样的?在那杏花村里喝到春酒又该是怎样的酒?杜牧一个字也没再写,把全部的空白和想象都留给了你,也留给了我。


回顾整首诗,前两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还看不出来诗人是在哪儿?咱们走在长安大街上,也能“行人欲断魂”,对不对?但是后两句就点明,诗人者在哪走着呢?一个牧童,一个杏花村,就点出他在乡村里。整首诗都是在一个美丽的、春光无限的又春雨纷纷的乡村里发生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了一幅春光图。诗人也许是想要去喝酒,也许只是想去杏花掩映的村子里转一转,看一看,他的心情就能好转,就能感受到比喝了酒更加醇厚的那样一种诗意。


杜牧的诗,尤其是七绝,被人称为“俊爽健朗”。什么叫俊爽?什么叫健朗?就是能够为我们描画出一幅美好清新的山水图画。这跟杜牧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杜牧出身高贵,是所谓的京兆杜氏。我们知道,在唐代杜氏共同的祖先应该是西晋大将军杜预,杜氏分支很多,诗人杜甫的襄阳杜氏、杜牧的京兆杜氏就是属于杜氏的不同分支,这是有区别的。杜牧的爷爷叫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的学问家。杜牧颇通兵略,好言王霸之术,先后在睦州、黄州和池州做过刺史,后来还做到了中书舍人,因此杜牧这个晚唐诗人不但胸中有壮志,笔下还有豪情。他的七绝可以媲美王昌龄和李白,事实上他也是整个晚唐时期七言绝句写得最好的人。


你可能还会问,这首诗到底写在什么地方?其实这首诗很难编年,有人认为这首诗可能不是杜牧所作,也有人认为这是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所作,并且认为在池州真的有一个杏花村。现在争论这些问题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关键的是他写了这样一首诗,给我们创造了杏花村这个意象,只要看到杏花村就想到了美酒,想到美酒就看到了细雨纷纷的清明,看到清明就想到了杜牧,想到杜牧就看到了一副春雨图景。


这首《清明》虽然是一首极小的乡村小诗,但正是这样一首乡村小诗让我们看出了杜牧的性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杜牧心目当中的春天,杜牧心目当中的清明,杜牧心目当中的那样一种乡村田园的生活。


【拓展知识点】

一、诗人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引用诗句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淇上田园即事》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康震书法】


【互动问题】

诗友们,又到传统佳节,清明你有什么样的安排,想如何享受假期呢。欢迎和大家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晋扎

非常喜欢听康老师讲解的古诗词。最近又看了中央电视台转播的一个节目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和小撒和老师穿越时空 来到了古人的身边 节目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精彩。

把海弄干的鱼X

哦!好了吧台账本地址你单位门口第一家?你的名字写在,没有呢怎么了呀哈

海高_存天理去人欲

我你听着读的讲的恰到好处,特喜欢

猜你喜欢
36.大钱细思

自己读得第三十六本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by:平凡是真6666

清明

4月5日,又是一年清明。《历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春分后十五天,就是清明,此时处...

by:海霞煦时

清明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

by:阿文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