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2

2018-04-06 15:01:5004:53 79
所属专辑:四十自述
声音简介


我父亲死时,我母亲只有二十三岁。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他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十七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
结婚后不久,我父亲把她接到了上海同住。她脱离了大家庭的痛苦,我父又很爱她,每日在百忙中教她认字读书,这几年的生活是很快乐的。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作教师,母亲便在旁作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代理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了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字,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的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纪念。


生活的纪念。
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二十三年。
我父亲在临死之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我母亲和四个儿子每人各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糜儿(我的名字叫嗣糜,糜字音门)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糜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不敢哭。
但父亲的遗嘱究竟是父亲的遗嘱,我是应该念书的。况且我小时很聪明,四乡的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是能够念书的。所以隔了两年,三哥往上海医肺病,我就跟他出门求学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家乡美

弥河三觉庙的传说青州境内的弥河,发源于沂蒙崇山峻岭的腹地,浪翻流急,一泻千里,直奔东海。弥河西岸,距弥水半里之遥,有一个不大的村落,名叫三角庙村。这“三角庙”,...

by:冯惟鹏

萍述家乡

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家乡的山水之情,城市的温暖之情,世间的烟火之情。

by:楚萍鲁声

家乡的爸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为了生活与事业带着梦想独自漂泊异乡,不管流过多少泪,不管有多煎熬;为了更好的相聚,为了家乡的爸妈,...

by:华语音乐

家乡的爸妈

华语内地男歌手熊伟强,个人初次演唱的作品《家乡的爸妈》词曲由张小龙创作,出品:西安旭合泰森实业有限公司,宣发:北京吉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by:华语音乐

藕花说家乡

我的家乡曾经孕育出光辉灿烂的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小小的我,用声音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

by:hai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