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朱子之悔

2018-04-12 19:00:0103:52 1068
声音简介

6朱子之悔
【原文】

士德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

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著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译文】

杨士德问:“格物之说,诚如先生所教诲的,简单明了,人人皆懂。

朱熹聪明盖世,而对格物的阐释反而不准确,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朱熹的精神气魄宏伟,早年他下定决心要继往开来,因而,他一直在考索和著述上苦下功夫。如果先切己自修,自然无瑕顾此。等到德行高时,果然忧虑大道不行于世。拿孔子来说,修著六经,删繁从简,开导启发后生,大概也无需多少考索。朱熹早年之时就写了不少书,到晚年时才后悔,认为功夫给做颠倒了。”

〔评析〕

朱熹早年把工夫弄颠倒了,虽有志向,但一心只在著书立说上用功,而忽略了对自我身心的修养,当他醒悟时则已晚矣。

【原文】

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误’,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又谓‘此与守旧籍,泥言语,全无交 涉’,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

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一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

【译文】

杨士德说:“朱熹晚年无尽后悔,他说‘向来定本之误’,又说‘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此与守旧籍,泥言语,全无交 涉’,这些话,表明他此时才发现从前的功夫不对头,方去切己自修。”

先生说:“是的。这正是人们不及朱熹之处。他力量大,一后悔就改正,令人惋惜的是,之后不久他就去世了,平时诸多错误都来不及改正。”

〔评析〕

在常人的眼里,朱熹晚年无尽后悔的,不过功夫不对头罢了,算不得什么过错。然而,朱熹毕竟是圣人的境界,一旦发现了自己的过错,立时改正,直到“死而后已”。虽然悔之已晚,但已转轨定向,在正确的人生航道上行驰,这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朱子近思录

《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一部著作,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

by:素心归一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的“教条”在今天是否依然适用,我们一起讨论!《朱子家训》,作者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

by:山哥杂谈有温度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齐家修身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

by:宇轩学苑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朱柏庐所著的启蒙教材,创作于清朝,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它全篇仅524字,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by:弘化社

朱子家训

介绍国学经典,受益非浅

by:这样正好可以

朱子家训

国学经典,教子之方,传家之宝,智慧之师,为明代朱柏庐先生所著,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复涵泳其中,必能运化于心,体现于形,适合幼儿启蒙教育,老幼皆宜,特此供养给广大听...

by:小狐播音室